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冀姜5号”为试材,在生姜小培土至根茎膨大期施用高氮型(T1,N-P-K=30-10-20)、高钾型(T2,N-P-K=15-6-30)和高磷型(T3,N-P-K=10-30-20)3种水溶肥处理,研究不同水溶肥对生姜生长、光合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以T2处理茎粗、分枝数和叶面积最高,株高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肥(CK)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叶片蔗糖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升高,单株根茎鲜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与CK相比,T1处理生姜株高显著增加,茎粗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产量显著低于T2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各生长指标及光合生理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产量显著低于T2和T1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青海山旱地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青海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下寨65”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及农户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施肥水平为9 000 kg/hm2(T1)、7 500 kg/hm2(T2)、6 000 kg/hm2(T3)、4 500 kg/hm2(T4)、3 000 kg/hm2(T5),测试其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总干物质积累、各个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及产量。结果表明,2个主栽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现蕾期至膨大期干物质增长速率最大;有机肥使用量为4 500 kg/hm2,2个品种在膨大期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为了获得高产与高效,推荐有机肥施用量4 500 kg/hm2,主导品种较其他处理增产较显著,较...  相似文献   

3.
探究移栽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党参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党参分期移栽试验,设置3个移栽期,以传统移栽期为对照(CK,4月1日移栽),设置较传统移栽期推迟5 d(T1,4月6日移栽)和10 d(T2,4月11日移栽)处理,并对不同移栽期党参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特征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分枝期出现时间差异最大,T2较CK、T1分别推迟5、2 d,移栽期推迟,生长期缩短,参根进入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起始生长势(C0)增大,T2较CK、T1分别提高24.72%和6.65%;生长渐增期持续时间随移栽期的推迟而缩短,快增期持续时间差别不大;T1处理参根平均生长速率(Va)较CK、T2分别提高3.73%、2.45%,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均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大生长速率(MGR)表现为T2>T1>CK,T2较CK、T1分别提高17.29%、10.46%,C0Va均最大,T2处理C0较CK、T1分别提高7.74%、10.32%,Va增幅分别为19.67%、12.30%;移栽期推迟,地上部不同生长期生长持续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增大,产量增加,CK、T1、T2处理产量分别为257.67、306.68、524.90 g/m2,T2较CK、T1分别增加104%、72%。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优质栽培,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在不同旱直播方式下的表现,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以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北粳1705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3种旱直播方式,即旱条播(T1)、旱穴播(T2)、旱撒播(T3),以机械水直播为对照,分析不同旱直播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2、T1、T3、CK;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总茎数及分蘖成穗率最大,T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比CK处理高17.69%;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株高、穗粒数、穗数、单穗粒重、千粒重、结实率、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最高。综合来看,旱穴播方式的水稻各性状表现最佳,能够达到促进水稻生长及提升水稻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薏苡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旨在为其高产高效栽培和理想株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壤盆栽试验,以贵州省薏苡主栽品种仁薏1号为供试材料,在相同施氮量(1.6 g/株)条件下设单施硝态氮(N1)、单施铵态氮(N2)、单施尿素(N3)和硝—铵态氮1∶1配施(N4)处理,以不施氮为对照(CK),分别对薏苡光合作用参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分蘖与分枝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测定,并对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施氮可显著增加薏苡茎粗、分蘖数和全株籽粒产量。抽穗期,N3和N4处理的薏苡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N1处理。与N1、N2和N4处理相比,N3处理可显著增加薏苡干物质积累、分蘖数、生物产量(鲜质量)和全株籽粒产量。薏苡全株籽粒产量与一级分枝数、茎粗、一级有效分枝数、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等指标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马铃薯对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明确马铃薯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华颂7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遮雨棚下对马铃薯各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T1)后恢复灌水,相较于对照,成熟期马铃薯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产量和产量构成方面,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后恢复灌水,大薯率较对照显著提高11.00个百分点、小薯率较对照显著降低10.34个百分点,块茎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31.34%。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干旱胁迫处理(T2、T3)的块茎产量较CK显著下降58.41%和27.84%,T2处理的大薯率较对照显著降低了25.34个百分点,但T3处理的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相较于对照,淀粉积累期干旱胁迫处理(T4)对马铃薯单株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和产量构成影响不显著。因此,可对华颂7号在幼苗期进行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苏北地区露地辣椒栽培更好的地膜覆盖方式,以苏椒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畦面地膜覆盖(T2)、畦面起垄连沟全地膜覆盖(T3)2种地膜覆盖方式,以不覆膜(T1)为对照(CK),研究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对露地辣椒植株生长、产量、土壤氮素、盐分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的辣椒初花期、结果期和采收期可至少提前5 d,鲜椒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18.95%和11.99%;在苗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3个时期,T3处理的辣椒株高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34.28%、30.30%和16.66%,茎粗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42.75%、26.79%和26.64%;在成熟期,T3处理的辣椒植株展开度可达78.9 cm×81.2 cm,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24.35%和12.01%。在开花坐果期,T2和T3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硒作为高等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甜瓜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建立提高甜瓜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吐鲁番秋季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甜瓜露地主栽品种西州密17号为试材,从初花期开始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处理5次,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甜瓜在各生育期的主蔓长、茎粗、节间长、叶面积和不同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外源氨基酸硒肥处理在一定时期内明显促进了甜瓜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在结果期(T3)、网纹期(T5)、成熟期(T6)3个时期A25处理,结瓜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处理分别高26.29%、53.51%和301.56%,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延缓了功能叶片进入衰老期的速度。【结论】各处理在初花期(T1)至盛花期(T2)主蔓茎粗和节间长增长速度最快,盛花期(T2)至结果期(T3)主蔓长和叶面积增长速度最快,A20和A25处理网纹期(T5)至成熟期(T6)主蔓茎粗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同节位叶片在3个生育期A20和A25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著改善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延长了不同节位叶片的功能期。外源喷施2 0002 500倍氨基酸硒肥是延缓甜瓜功能叶片衰老的理想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特定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全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氧营养研究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水稻)、IR45765-3B(深水稻)和中旱221(旱稻),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培养。试验设置5个溶解氧浓度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溶解氧浓度1 mg·L -1(T1)、3 mg·L -1(T2)、5.5 mg·L -1(T3)和7.5 mg·L -1(T4),以自然生长处理作对照(CK),溶解氧浓度由在线测试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昆腾Q45D,美国),并实时用便携式溶氧仪进行校对(YSI 550A,美国)。【结果】(1)水稻分蘖期,随溶解氧浓度上升,全浓度营养液中总氮含量下降速率减小,铵盐含量下降速率增加;硝酸盐含量在T1处理下最低,T4处理下最高;亚硝酸盐在全浓度营养液中含量极低且不稳定。(2)与CK相比,3个水稻品种在T2处理下根系活力均有所提高,T4处理根系活力显著低于CK。最大根长随溶解氧浓度上升而提高,TI和T4处理降低水稻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T2处理下,中浙优1号和IR45765-3B的根系形态指标和干重均高于CK。(3)3个水稻品种拔节期植株含氮率随溶解氧浓度提高逐渐下降,齐穗期和完熟期随溶解氧浓度提高逐渐上升。相较于CK,T2处理提高了3个水稻品种全生育期氮素积累量;T3和T4处理降低了水稻氮素吸收,但提高了齐穗期至完熟期生长阶段的氮积累量吸收比例。在完熟期,3个水稻品种氮素积累量,T2处理较CK增加2.3%—7.3%,T1、T3和T4处理较CK分别下降0.7%—3.6%、3.6%—8.5%和15.0%—27.1%。(4)3个水稻品种不同处理间干物质量和产量表现一致,均为T2>CK>T1>T3>T4。3个水稻品种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以T1处理表现最高;与CK相比,T2处理提高了3个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T1、T3和T4均低于CK;T1处理下,中浙优1号和IR45765-3B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低于CK,中旱221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度增氧可促进水稻根系形态建成,增加植株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低氧和高氧胁迫均会抑制不同生态型水稻品种根系活性,降低水稻植株氮素吸收,且旱稻对氧胁迫的耐逆性强于水稻和深水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水肥因素对生姜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云南小黄姜为试材,对生姜不同生育期(发棵期和根茎膨大期)进行灌水处理和施肥处理设计试验,通过测定生姜的株高、分枝数和茎粗、光合等数据,分析其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施肥量相同时,适当的水分亏缺有利于生姜的生长;含水量相同时,高肥会使得生姜的植株较高、分枝数较多、茎粗较粗,低肥处理呈相反结果;灌溉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施肥定额的影响。在发棵期,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施肥(N、P_2O_5、K_2O含量均为15%的复合肥)300 kg/hm~2的生姜分枝数和茎粗略高于其他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在此条件下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2 737.37 kg/hm~2和3.76 kg/m~3,有利于生姜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骏枣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骏枣为材料,以噻苯隆(TDZ)、赤霉素(GA3)、二氢卟吩铁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单、复配6种组合,于骏枣花期叶面喷施,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结果】 6种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骏枣光合特性,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单株产量,其中,T1和T2处理后骏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CK,T3处理的水分利用率(WUE)最高;T1+T3较CK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果重、纵横径分别高于对照44.45%、11.11%和16.78%,T3出干率最高为46%;T3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最高,并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56%、60.71%、352.77%;T1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为2.65 kg/株,与对照(CK)相比提高了194.44%。【结论】 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骏枣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果实品质及产量均有显著提高,以T3处理的光合作用参数、水分利用率与果实品质较优,T1与T2+T3处理的果实的产量优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探索适合沙地蛋白桑生长的最优肥料配比模式。以适应性较强的沙地蛋白桑‘榆引桑-1’3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8个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T0、T1、T2、T3、T4、T5、T6和T7),通过测定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陕北风沙草滩区沙地蛋白桑种植的最优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光合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T5处理各生理特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施肥处理对蛋白桑株高和单株茎杆重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单株干叶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和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P<0.05);粗蛋白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T4和T5处理下的桑树叶片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粗脂肪含量在T4、T5和T6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80、1.90、1.78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桑树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沙地蛋白桑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品质指标,T5处理(氮肥150 kg/hm2、磷肥90 kg/hm2和钾肥60 kg/hm2)光合能力较强、产量高、品质优,并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T5处理是陕北风沙区沙地蛋白桑种植中较适宜的最优肥料配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戈壁日光温室内不同番茄留果数对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获得戈壁温室番茄生产的经济最适留果穗数。【方法】 以NS3389番茄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留果穗处理(T3:留3穗果;T4:留四穗果;T5:留五穗果;T6:留六穗果),测定各处理下,番茄叶片光合特性、植株产量、以及果实品质,筛选出综合效益较优的戈壁设施番茄留果数。【结果】 除T3和T6处理外,不同留果穗数的番茄功能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普遍随留果数增加而增加,T4和T5处理下的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5和T6处理下的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数据却较高。单株果实产量T6处理组数据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5和T6处理的设施年产量最高。果实果形指数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VC)以及番茄红素的果实品质指标T4和T5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戈壁温室番茄生产较适合采用4穗和5穗的留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影响棉花生长性状和产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研究化肥有机替代比例(20%、40%、100%)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棉花株高、叶片数、SPAD值、茎粗以及棉花产量变化规律一致:T5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1、T5分别与T2、T3、T4处理差异显著。与无机肥处理(CF)比较,化肥减量20%下施用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40%下施用800 kg有机肥处理,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T3、T4处理棉花产量分别比空白处理(CK)增产27.70%、21.75%。【结论】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达到化肥减量、棉花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试验.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育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CS(China Construction Seed)种动源能量波种子处理技术”对南瓜种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处理南瓜种子的最适方法。【方法】以南瓜品种“银冠”为材料,分别设置12、24、36 h的不浸种处理以及浸种8 h后处理12 h,共计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南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T2处理(不浸种处理24 h)和T3处理(不浸种处理36 h)的南瓜生长期间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指标优于对照处理,果肉中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0.89 %和21.99 %。【结论】使用“CCS种动源”技术处理南瓜种子24和36 h,在保证南瓜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南瓜产量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减施对滴灌冬小麦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最佳的减肥模式,为滴灌冬小麦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施肥(N240 P105 K37.5)和空白处理(N0 P0 K0)为对照,设置4个减肥处理,测定滴灌冬小麦的产量及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常规种植相比,4个减肥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