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探讨土壤盐渍化程度对造林结果的影响,以便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在黄河三角洲选择轻(0.8~1.6 g/kg)、中(2.0~3.1 g/kg)、重(4.7~6.9 g/kg)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地进行绒毛白蜡和侧柏造林,调查分析2种树种在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块上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生长及受害情况。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地块生长良好,成活率分别为94.1%、83.3%,侧柏在轻度盐渍化地块生长良好,成活率为88.9%;2种树种在重度盐渍化地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成活率分别为22.2%、11.1%,受害叶片增加,达到30%~50%。因此,在黄河三角洲造林,首先要考虑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绒毛白蜡可作为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侧柏只能用于轻度盐碱地造林。对重度盐渍化土地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含盐量达到中度含盐量以下时,再进行造林才能收到好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耐盐育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金岭 《种子》1992,(5):39-42
盐渍化的土壤在世界上分布极广,面积也很大。据估计,世界上约有35亿亩灌溉农田受到了盐度问题的影响,到本世纪末,这种现象可能危及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农田。在我国,15亿亩耕地中就有1亿多亩的盐渍化土壤,另外还有5亿多亩的盐碱荒地。据1979年统计资料,我国盐碱地小麦面积达3800万亩,经改良后仍有相当大面积的盐碱地小麦。为此,对耐盐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区土壤盐渍化驱动力分析与生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海土壤盐渍化问题是海岸带区域典型灾害之一,近30年来海水入侵加剧了灾害的发展。为了研究海水入侵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过程和程度,选取莱州湾南岸昌邑市北部滨海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下水和土壤样品的采集、整理和化学分析,通过Excel和SPSS相关模块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微地貌、海水入侵、土地利用方式等9个主要影响因子对滨海土壤盐渍化的影响过程,并对各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矿化度(TDS)与土壤全盐量相关系数达0.87,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具有典型相关关系;海水入侵是引起滨海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最后,遵循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出了3方面的防治盐渍化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物耐盐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恒戬 《种子》2008,27(1):51-54
土地资源缺乏是普遍性问题,大量存在的盐碱地和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土地的有效利用非常重要。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已多有报道,本文总结了作物耐盐诱变育种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盐渍化治理是新疆南疆土地利用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疆沙质盐渍化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暗管+竖井排水控盐工程及技术模式的筛选研究,并对该模式的系统组成与功能、模式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等进行详细介绍,为新疆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菜稻轮作防治大棚蔬菜地次生盐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连作,大棚蔬菜地次生盐渍化不断加重。简要阐述了大棚蔬菜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及危害,提出了蔬菜一水稻轮作是解决该区域次生盐渍化,保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同时,针对大棚蔬菜地轮作水稻出现的问题,提出了6条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滴灌技术是当前农业节水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半干旱地区地表蒸发强烈,导致农田土壤盐分表聚及次生盐渍化的发生风险增大,在石灰性土壤地区尤为明显。本文综述了灌溉制度、田间管理、土壤质地等因素对土壤水盐运移及次生盐渍化影响,并针对目前半干旱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提出了明确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土壤盐分累积效应、以及防止次生盐渍化调控途径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半干旱地区农业节水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滴灌技术是当前农业节水的主要方式之一。半干旱地区地表蒸发强烈,导致农田土壤盐分表聚及次生盐渍化的发生风险增大,在石灰性土壤地区尤为明显。笔者综述了灌溉制度、田间管理、土壤质地等因素对土壤水盐运移及次生盐渍化影响,并针对目前半干旱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提出了明确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土壤盐分累积效应以及防止次生盐渍化调控途径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半干旱地区农业节水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施用改良剂后盐渍化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初步阐明在施用土壤改良剂后盐渍化土壤养分和棉花生长变化。利用4种不同的土壤改良剂,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施入不同品种改良剂后棉区盐渍化土壤的养分及棉花生长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盐渍化土壤输入4种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这4种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效果,其中以DS1997和磷石膏的改土效果较显著。棉区盐渍化土壤输入改良剂后,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并促进了棉花的生长发育,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得出,土壤改良剂可有效减少盐分危害,改善土壤质量,进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亚麻是主要的纺织和油脂原料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黑龙江省亚麻产区的变化,盐渍化土壤条件下发展亚麻种植,其农业产值性价比具有明显优势.2009年在大庆星火牧场盐渍化土地上进行了亚麻新品种双亚13号原种繁育,采用高倍稀植技术,种子产量达到675 kg/hm~2,原茎产量达到4 500 kg/hm~2,充分体现了双亚13号高产、耐盐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近50%的土地为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在土壤盐渍化过程中,地貌因素至观重要。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地面、地下径流的运动,土壤中的水分和盐分也就随之重新分配和积累。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同尺度下地貌单元之间土壤盐渍化特征差异及原因。为此,利用2002年5月23日到29日对近、现代黄河三角洲野外考察、GPS定点和土壤采样分析所得数据,对6个表征土壤盐渍化特征的参数(土壤的全盐量、pH值、有机质、Cl-/SO42-、HCO3-/(Cl-+SO42-)、(K++Na+)/(Ca2++Mg2+))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和Median Test),检验6个参数在同一尺度不同地貌单元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差异,结果表明:(1)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整体属于滨海氯化物型盐渍土类型,有机质相对缺乏,土壤偏碱性。随土层深度增加(0cm~10cm、10cm~30cm、30cm~60cm),盐渍化程度逐渐减轻;(2)同一尺度下不同地貌单元之间土壤盐渍化特征存在差异。一般地,随尺度变小(从一级到四级地貌单元),土壤盐渍化特征差异越来越明显,存在差异的参数也逐渐增加。一级地貌单元只有pH值明显不同,从二级地貌单元到四级地貌单元,3个土层土壤的全盐量随不同的地貌单元而有明显的差别,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HCO3-/(Cl-+SO42-)和(K++Na+)/(Ca2++Mg2+)也变得明显不同。这也说明不同地貌单元下盐分组成及离子比例、积盐、脱盐过程存在差异,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2.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内部盐渍化土壤年际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内部盐渍化土壤年际变化规律,分析变化成因。在盐渍化土壤理化特性和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土壤盐渍化指数SSI,对盐渍化土壤做出等级评定。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玛纳斯河流域共有9.45×104 hm2盐渍化土壤被成功改良,盐渍化土壤景观破碎度和分维度指数都有所增加。2014年耕地中的盐渍化土壤与1990年盐渍化土壤划分程度相比较,有向轻度转化的趋势。1990—2014年间始终未被开垦的典型盐渍化土壤盐碱程度有向重度转化的趋势,其上的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研究构建的SSI可以应用于盐渍化土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可为农业部门科学管控盐渍化土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耕作模式对设施菜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耕作模式对设施菜地盐渍化成因与土壤根际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和活性的影响,以宁波市某农业产业园区的大棚菜地和周边土壤作为取样点,选取封闭大棚地块、大棚与露天轮作地块,海边盐渍化的填海造田土,一般农业地块四种类型6个样品地上的5~15 cm浅层土,分析了不同耕种模式下根际土壤的物化性质、微生物的群落分布特性、土壤的呼吸度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模式下,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盐分浓度、硝态氮的含量等有很大的不同。封闭空间耕作模式,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短期使用的大棚土中菌群总数和硝酸盐还原菌活度都比较高,长期使用有盐渍化现象的则活度明显降低;轮作和大田土中的硝酸盐还原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多于大棚盐渍化土;尽管封闭体系的栽培模式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增加,但土壤盐度的积累使微生物品种和能力退化,是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在盐碱度比较大的土地环境下,封闭和露天轮作耕种设施菜地是改善根际土壤环境的良好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综述了西北干旱区灌区盐渍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在干旱区灌区土壤水盐运动研究中,引起灌区盐渍化的盐分来源与去向问题涉及较少,有待深入研究;(2)干旱区灌区灌溉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咸水灌溉对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关于干旱区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研究,可以考虑将各种措施优化组合达到最佳改良效果,这将是今后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抗旱耐盐基因与作物的改良及其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食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主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粮食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环境,有效地利用土地提高作物产量,迫在眉睫。近年来,一大批与植物抗旱、耐盐有关的基因相继得到克隆,植物转基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这为有效利用旱地及盐碱地提高作物产量,治理盐渍化及荒漠化土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综述了影响植物抗旱、耐盐性的各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退化普遍存在,全国退化土壤总面积为4.65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8.44%,局部地区退化严重,中度以上(含中度)退化土壤面积1.58亿hm2,占34%。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土地退化的深层原因。发现私人利益、集团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受集团势力的影响,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导致土地过度使用;外部不经济性难以实现内部化,导致土地破坏严重;地权“四权”分离导致土地护理不力、滥占严重。针对土地退化的原因,提出行政干预、完善法律、经济手段以及工程技术等防治措施,共同防治土地退化,可较好达到防治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2 全球农作物转基因研究及应用概况 全球人口2000年超过了60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0亿,其中大约有90%的人口将生活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发展中国家有8.4亿人口忍受着营养不良,13亿人口为贫穷所困扰。作为生产粮食的土地每年在大量减少,未来靠土地产出供养全球不……  相似文献   

18.
The Saline Soil Was Improved by Engineering Techniques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河西走廊的盐渍化土地上,建立明沟排水、井排和干排(植物)的排水系统,将深耕、客土等农艺措施与淡水洗盐结合,应用地表覆盖、免耕和沟植技术形成了盐渍化土地的工程治理系统。应用减产系数法计算工程治理的效益,治理区的减产系数下降了0.40个百分点,即土壤的总体质量提高了60%,其中粮食产量增加了69.13%,种植面积增加了49.4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巴基斯坦国土面积近80万km~2,人口近2亿,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比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为伊朗,南临阿拉伯海,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27℃,年均降雨量270mm,全国可耕地面积约5768万hm~2,实际耕作面积2278万hm~2。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  相似文献   

20.
正土壤盐渍化也称盐碱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或现象。一般情况下,大棚种植蔬菜3年以后,土壤就会不同程度出现盐渍化,造成蔬菜作物根部吸水困难,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会逐渐加重。连栋大棚盖膜时间长、揭膜时间短、棚内温度高,土壤盐渍化速度比单栋大棚更快、危害更大。如果蔬菜植株生长矮小、产品品质变差,表明土壤已经轻度盐渍化;如果蔬菜植株叶片干枯、只开花不结果,出现绝收现象,表明土壤已经重度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