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家储备林是由国家统一收储、动用及轮换,具有一定规模和培育潜力的珍稀树种及大径级活立木资源。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国家应对木材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意义重大。此次湖北省国家储备林划定工作充分利用了全省林地"一张图"数据成果。省林业厅成立  相似文献   

2.
河南中部低山丘陵区国家储备林营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国家储备林是解决木材供给总量不足和大径级用材结构性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国家储备林新建林林地和树种要求及相应的造林模式,探寻适合河南中部低山丘陵区国家储备林营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种大树蓄良材——高峰林场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到2020年,全国25个省(区)将建成2.1亿亩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广西入选首批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和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省(区)。2013年12月,高峰林场被评为"国家储备林示范林场"。先后在界牌分场、长客分场、银岭分场等地选良种、种大树、蓄良材,推广珍贵树种混交造林、松杉林套种珍贵树种等新模式,发展珍贵树种和培育大径级木材。截至2015年6月止,全场累计划定国家储备林面积  相似文献   

4.
《绿色大世界》2014,(5):124-124
国家储备林是由国家统一收储、动用及轮换,具有一定规模和培育潜力的珍稀树种及大径级活立木资源。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国家应对木材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意义重大。此次湖北省国家储备林划定工作充分利用了全省林地“一张图”数据成果。省林业厅成立了“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项工作经费。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初步安排我省国家储备林划定任务100万亩,预计5月底这项工作可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5.
珍稀大径级材树种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珍稀大径级材在安徽省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有利条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途经、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安徽省珍稀大径级材的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珍稀大径级材树种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珍稀大径级材在安徽省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有利条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途经、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安徽省珍稀大径级材的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刘军  刘佳 《热带林业》2023,(1):17-21+25
海南省具备发展国家储备林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具有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的优势。针对现有林分特征,设计了4个现有林改培模型和4个中幼林抚育模型,并从适用林分、改培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标杆工程,为海南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林业局结合林业改革发展实际,经过试点示范、科学研究和论证,提出建设国家储备林。国家储备林是指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的工业原料林、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国家储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业》2020,(1):130-135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人工用材林事业书写了恢宏诗篇,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从速丰林向国家储备林、从一般树种用材生产向大径级和珍稀树种用材储备、从主要利用国际贷款向创新利用国家开发性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明确34科63属共97个国家储备林树种的名称、科属、材质特征和主要适生区域。据了解,列入《目录》的树种包括松、杉、毛竹等主要用材树种和花榈木、降香黄檀等珍稀树种,其中大多数为乡土树种。《目录》依据《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主要树种(组),结合国家储备林目标,优选确定的种植时间长、培育技术条件较为成熟的树种。  相似文献   

11.
《绿色科技》2014,(9):3-3
日前,国家林业局出台《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明确34科63属共97个国家储备林树种的名称、科属、材质特征和主要适生区域。据了解,列入《目录》的树种包括松、杉、毛竹等主要用材树种和花榈木、降香黄檀等珍稀树种,其中大多数为乡土树种。《目录》依据《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主要树种(组),结合国家储备林目标,优选确定的种植时间长、培育技术条件较为成熟的树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金融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主要森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多地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的宏观背景下,对于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笔者从森林培育技术角度,对树种选择、项目布局、林木培育技术和木材产量四方面进行经验归纳总结,从而准确把握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13.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为分析国家储备林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家储备林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储备林研究始于2014年,研究学者人数有限,产生了以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代表的两大研究团队;现阶段研究专注于储备林与木材安全的关系、储备林的金融支持模式及以国有林场为承储主体的建设实践的探讨;关键词的演进与政策性文件的出台高度一致,未来该主题的研究有与碳达峰碳中和相结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木材刚性需求不断增加,木材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我国用材林资源的权属、起源、龄组、树种等基本情况及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对我国近70年的木材产量、目前的木材需求及木材安全进行了分析。从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大力培育珍贵用材和大径材、加强森林科学经营、提倡木材节约代用、引导规范木材进口等5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木材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原木和锯材的进口主要是优质大径级用材。而现在随着各国对大径级、珍贵木材产品需求的增长,大径级、珍贵树种用材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世界木材市场的竞争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家储备林是国家借鉴粮食、石油等战略资源储备的通行模式,培育储备国家急需的珍稀和大径级立木资源。本文对林业外资项目所采用的尊重需求和经营主体意愿进行科学设计,创新森林经营方式,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等,安徽省国家储备林项目可借鉴的先进理念、技术及管理优势进行了探讨,拟推动林业外资项目与国家储备林建设相互融合,促进国家储备林的建设质量,实现国家储备林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高峰林场建设216.13hm^2国家储备林基地为例,探讨高峰林场通过建设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发展乡土用材林树种杉木、火力楠、米老排、大花序桉,按照科学配套的生产技术方案实施造林和抚育,有效地增加木材供应,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促进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森林保护、发展、利用与农户增收同步发展,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实施我国国家竹材储备战略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施国家储备材和储备林制度是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竹林资源丰富,竹子种类与竹林面积均居世界首位,竹材长期以来对维持木材供给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竹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被纳入国家储备材或国家储备林计划进行管理。文中在分析我国木材安全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国家竹材储备战略计划的重要意义与保障措施,提出建设竹材储备国家体系,制定长期国家规划,对每年成熟的竹材当年采伐、合理利用、及时储备,对于充分发挥竹资源潜力、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木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日益凸显,木材需求成为刚性需求。因此,国家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划定与基地建设工作。玉溪市两个国有林场划定储备林(后备林)3700 hm~2、储备蓄积达612711.2m~3,通过对储备林采取林改培、森林抚育等措施,提高林地林木生产率,对玉溪市木材储备和培育大径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高峰林场桉树大径级用材林经营、红锥大径级用材林经营和杉木大径级用材林经营等三种国家储备林经营模式营造示范林,设置固定样地进行了监测,检测统计了三种林分的林木生长量、林下植被及土壤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桉树、红锥和杉木等三种国储林大径材林的营造是成功的,土壤中磷、钾含量缺乏,需通过增施有机肥或制定大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