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了国内外双孢蘑菇的栽培历史,介绍了国内麦粒菌种生产现状与国外专业化菌种公司生产麦粒菌种现状,阐述了双孢蘑菇麦粒菌种的生产流程,对比分析了国内与国外采用的不同生产技术、麦粒菌袋的应用以及国内外麦粒菌种质量差异。为我国麦粒菌种高质量高效地应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两点接菌法     
生产木耳、香菇、双孢蘑菇等原种或栽培种,从接种培养到菌丝长满全瓶,一般都要25~40天,特别是原种生长更慢,同一瓶里不同部位的菌丝其菌龄相差悬殊,活力也各有不同。根据真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点——从接种点向周围呈球状逐步扩大,我们在生产食用菌原种、栽培种时,常常采用“两点法”接种,可使菌丝提早1/3~1/2的时间长满瓶,不仅节约时间和开支,而且菌龄较一致,活力也更强。为了说明事实,我们重新作了“两点法”接种和“一点法”(常规法)的比较试验。试验菌种为新鲜的木耳、香菇、银耳、平菇、紫晶蘑和双孢蘑菇斜面菌种各1~2管和原种各1瓶。木生菌用常规锯屑培养基,紫晶蘑和双孢蘑菇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的固体菌种栽培时间周期长、效率低,造成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状,进行了双孢蘑菇As2796液体菌种接种固化培养的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生产双孢蘑菇菌种采用液体菌种来扩接固体麦粒栽培种,培养菌种的时间要比固体菌种接种快,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菌种退化和变异,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常蘑菇麦粒种制作容器都使用750mL玻璃菌种瓶,而用塑料袋代替菌种瓶制作麦粒种虽有装运方便、成本低、装料快、菇农播种省工、播种后菌种萌发快等优点,由于污染率较高,在生产上难以推广。笔者经过三年试验,用塑料袋制作蘑菇麦粒栽培种,使平均污染率降至65...  相似文献   

5.
平菇纯麦粒菌种易污染、积水、破裂发粘和老化。我们经过近3年的实验,改煮沸为浸泡,拌入稻麦草粉等添加剂,并在瓶底垫0.5cm厚的干料,用米糠、、棉籽壳、草粉作封口料,打孔接种,大大减少了制种难度,污染率小于5%。满瓶日数为原来的一半,最快为一周;菌种不积水,麦粒不破裂;制种成本降低10—15%。这种方法稍加改变和调整,可用于双孢蘑菇麦粒种的大规模生产。也可用于金针菇、黑木耳、黄背木耳、香菇、猴头等的麦粒菌种制作。  相似文献   

6.
韩金陵 《食用菌》2013,35(1):51+58
现在双孢蘑菇栽培种基本上都使用麦粒菌种,麦粒菌种具有制作方便萌发快,便于撤播省工省时等优点.笔者认为家庭自制菌种应以三级种即栽培种为主,所用原种可到有声望的科研单位或大型菌种厂购买,一般一瓶麦粒原种(二级种,下称原种)可转接栽培种80~100瓶,500 m2的菇棚所用原种不超过8瓶,可接栽培种800瓶左右.另外栽培种制作简单,一般情况下,利用家庭闲置的房屋均可,制种原料易得、投资小、劳动强度低,老人小孩都可装瓶接种.生产时间短,一个500 m2标准菇棚所需的菌种,一般1~3 d即可完成,同时家庭自制菌种仅制栽培种不生产技术含量高、时间长,制作繁琐的原种和母种.所以大部分人稍加学习都可掌握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7.
韦兰英  刘建灵  陈勇 《广西园艺》2009,20(3):12-12,14
在生产中,双孢蘑菇菌种菌龄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菌种的质量,是蘑菇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为了探讨不同菌龄的菌种对双孢蘑菇种植的影响,找出适宜菌龄的菌种,进行此项试验,为正确使用双孢蘑菇生产用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Zm_1菌株,是澳大利亚专家来华讲学时赠送的,现将1983~1984年度的试种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种制作:母种用玉米粉培养基繁殖一代,堆料培养基保种。原种和栽培种均用麦粒培养基,1.4公斤压力灭菌1.5小时。 (二)栽培材料:采用粪草料和合成料。  相似文献   

9.
菌糠在双孢蘑菇菌种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导了菌糠在双孢蘑菇菌种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菌糠是代替一部分麦粒制作蘑菇菌种的好材料,麦粒:菌糠比为100:40,100:60和100:80的配比比较适合蘑菇菌丝生长,其中麦粒:菌糠比为100:60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棉籽壳麦粒混合制种实践表明,用纯棉棉籽壳制作的凤尾菇栽培种,成本低,但菌丝上床后恢复吃料较慢,在等量接种情况下,一般要比纯麦粒种减产2~3成。而纯麦粒种耗费粮食,菌龄甚难控制,往往影响菌种计划供应。为此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棉籽壳麦粒混合制种试验。试验设A、B、C、D四个处理,每个处理20瓶,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麦粒菌种(蘑菇、凤尾菇等)在许多食用菌的栽培区使用较为普遍。它具有用种量省、菌丝恢复快、成活率高和产量高等优点。通常一支试管麦粒母种可接15瓶的原种,一瓶麦粒原种可接70~80瓶的栽培种,一瓶麦粒栽培种可接1.5平方米左右的栽培面积,相当于5~6瓶的粪草种。但也有些制种专业户反映,“麦粒种虽好,可是容易污染,而且制原种时,母种的接种块容易失活等”.现将近年来制麦粒种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以供食用菌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姚占芳  李南羿 《食用菌》2000,22(3):18-19
近年来,双孢蘑菇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双孢蘑菇原种用量很大。为探索蘑菇菌种优质、低成本制作方法,我们进行了不同配制方法的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菌种2796,本校微生物教研室保存菌种。1.2培养料配方(%)①麦粒90,发酵料7.5,蔗糖1,石膏0.5,KH2PO40.5,麦粒煮沸5②麦粒90,发酵料7.5,麦粒清水浸泡;③麦粒90,发酵料7.5,麦粒石灰水浸泡;④麦粒90,菜园土2,麦粒石灰水浸泡;⑤麦粒90,发酵料4.5,木屑3.0,麦粒石灰水浸泡;⑥麦粒90,平菇下脚料7.5…  相似文献   

13.
通过摇瓶培养及发酵罐发酵试验,对双孢蘑菇2796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的优化结果为: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初始pH值6.5,最适培养温度25℃,接种量5%,培养时间5-6d。发酵液的pH值与菌丝球生物量等指标可作为液体菌种发酵终点判断的依据。双孢蘑菇液体菌种传代和扩增试验结果表明,斜面母种经5级传代扩增1万倍后菌丝仍具有较高活力。一级~五级液体菌种活力相近,作为原种按1%接种量制备固体栽培菌种菌丝平均满瓶时间为27d,比传统的固体原种制备栽培菌种时间缩短25%。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枝条和麦粒两种材料作为"日引1号"杏鲍菇的栽培种原料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枝条菌种25天可以长满菌种瓶,比麦粒菌种提早3天;菌丝生长量枝条菌种前12天不如麦粒菌种,12天以后则超越麦粒菌种,且维持到菌丝满瓶。在栽培包接种两种菌种并培养,发现使用枝条菌种的比使用麦粒菌种提前7天满袋。  相似文献   

15.
何金兴 《食用菌》1989,(2):15-15
南通市的双孢蘑菇生产发展较快,蘑菇菌种用量大,每年都在1000万瓶以上,1988年达1400万瓶。为了适应蘑菇生产的需要,解决熟草料制种化工多,堆料晒料需场地大、易污染厂区环境等问题,我市从1980年起开展了改革培养料简化生产工艺的研究,先后以棉籽壳、砻糠、菜籽壳,河泥及生稻、麦草为主料制菌种,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已在全市推广的粪草生料种和棉籽壳颗粒种的制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粪草栽培双孢蘑菇,仍采用传统的穴播、混播、夹心散播法等,但由于培养料偏厚,发菌时间长,延长了栽培周期,从而竞争性杂菌污染增加。本试验是利用无粪合成料,在铺料厚度一致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播种方法观测菌丝生长及对产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设计采用穴播、混播、表面撒播、穴层播四种播种方法,每种方法重复三次,每个试验小区2米~2,试验小区设在同一菇房的五层架的中间三层,随机排列。(二)基料堆制①室外前发酵,堆期16天,翻堆4次,前发酵结束时pH 为7.5~7.8,含水量62~63%;②室内后发酵,采用床架条垅式,用加盖塑料薄膜、草帘升温达到要求,发酵5天。(三)播种方法供试菌种为双孢蘑菇152菌株,栽培种全部用棉子壳粒型菌。料厚24~25厘米。料温26~28℃,播种量每处理为750克/瓶。播种方法是①穴播:菌种块1~1.5厘米,穴深6~8厘米,穴距5~6厘米,行距10~12厘米。②表面撒播:播种前翻格1次,压平整,将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拍紧。③混播:在培养料翻格时,将菌种均匀与培养料混合,然后压平。④穴层播:先用1/3的菌种量(菌块1~2厘米)穴播在培养料1/3处,播种密度10×20厘米,然后再将2/3的菌种量均匀撤在料面、压实。  相似文献   

17.
常规生产麦粒菌种,瓶中麦粒不固定,在灭菌、接种、搬运过程中易与棉塞接触,棉塞和封口纸受潮,菌种的杂菌污染率较高。又由于菌种不能接到培养基底部,菌丝只能从上往下长,培养时间较长,耗养量大。为此,我们开展了用木屑培养基固定麦粒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间钻接种孔制种试验,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号,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光光度法建立几丁质和麦角固醇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W192液体发酵菌丝的2种细胞组分(几丁质和麦角固醇)进行测定,建立了双孢蘑菇W192中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与菌丝量的标准曲线。根据该标准曲线,对双孢蘑菇W192麦粒栽培种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以及相对菌丝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标准品分别与吸光度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0.9991和0.9996;W192菌丝体中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质量浓度分别与菌丝体质量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991;双孢蘑菇W192液体发酵纯菌丝(7d菌龄)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分别为121.93、6.145μg/mg;两种方法测定的双孢蘑菇W192麦粒栽培种(15d菌龄)的相对菌丝量分别为120.8mg/g(基于几丁质计算)和139.2mg/g(基于麦角固醇计算),并且2种方法均测出双孢蘑菇麦粒栽培种麦麸中的菌丝量超过胚乳中菌丝量的20~40倍。  相似文献   

19.
黄玉安  刘汉国 《食用菌》2006,28(2):56-56
常规的平菇栽培接种是将菌种从瓶或袋中取出弄碎,再接到栽培袋的两头料上,菌丝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生长须经愈合恢复期,此时易发生污染。为此笔者改变了接种方法,通过多次试验。终于摸索出平菇无损伤接种法。采用该法不损伤菌种,接种后菌丝生长快,浓密洁白、粗壮,接种后来发现菌袋污染,同时节省了菌种。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麦粒菌种培养基配方小麦100公斤,硫酸镁0.1-0.2公斤,轻质碳酸钙1公斤。小麦必须无虫害、未变质、杂质少;硫酸镁用作防腐剂;轻质碳酸钙既可防止麦粒粘在一起,又可用于调节pH值。一般制作每万瓶(720毫升)菌种需小麦3000公斤左右。二、堆制优质的导引料要使麦粒培养基发菌快、吃料均匀,必须在培养基上面加一层约2厘米厚的粪草培养基,以便于发菌吃料,俗称为“导引料”。其配制方法基本上和栽培蘑菇的堆料相似,采用粪草堆制发酵而成。一般制作每万瓶菌种需干牛粪150-200公斤、干稻草400公斤、壳灰12-20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