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6种不同基因型的西瓜为材料,通过用紫外线辐射的花粉授粉结合胚胎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和胚挽救时间对西瓜单倍体诱导的影响,并对再生苗进行倍性鉴定。此外,还对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单倍体的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挽救时间和辐照剂量的影响,而且还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6,(6):1-4
花粉辐射和离体胚挽救技术是葫芦科作物获得单倍体胚和单倍体植株的一种重要方式。该技术在葫芦科作物育种上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影响该技术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基因型、辐射剂量、辐射剂量率、植株生长环境、花粉发育阶段、离体胚挽救时间、胚发育时期、染色体加倍、倍性鉴定和植株再生技术等,为该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辐照花粉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以7个不同基因型苦瓜作花粉供体对MC52进行授粉,系统探讨辐照剂量、胚挽救时期对成苗率的影响及辐照剂量对产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苦瓜辐照花粉授粉诱导离体雌核发育的适合辐照剂量为150 Gy,胚最佳抢救时期为授粉后第10天.试验发现辐照剂量在200Gy时也可获得高的坐果率,但大部分种子已成空壳,对于苦瓜辐照花粉授粉诱导雌核发育获得单倍体是没有意义的;对辐照获得的102株苗进行倍性鉴定,虽未得到单倍体植株,但在该试验中仍有较高比例的各种类型胚未发育成植株,还须进一步优化胚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48个甜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对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基因型没有诱导出再生植株,占基因型总量的37.5%;30个基因型诱导出再生植株,占基因型总量的62.5%;诱导率变异幅度为0.06%~1.68%,平均0.29%,说明不同基因型单倍体的诱导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四倍体栽培品种讷16、波C、克新13号和扎列娃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花药培养的效率及再生植株的鉴定。结果表明:花蕾外部形态与小孢子的发育阶段呈对应关系,可据此确定取材时期;讷16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分别达到27.60 %和6.04 %;双单倍体植株的生长势、叶色、薯形等性状与亲本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2种基因型的西葫芦一代杂交品种为试材,进行未受精子房切片和胚珠的诱导培养,以期建立西葫芦单倍体诱导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胚状体的诱导作用差异明显,添加物的种类不同其胚状体诱导率不同,添加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的培养基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刘冰江  缪军  霍雨猛  杨妍妍  徐坤  吴雄 《园艺学报》2012,39(11):2265-2270
 以来自日本的3个中日照型洋葱(Allium cepa L.)杂交种的未开放花蕾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2,4-D和6-BA浓度及配比对单倍体诱导培养的影响,以建立洋葱单倍体诱导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含有1.5 mg · L-1 2,4-D + 1.5 mg · L-1 6-BA和2.0 mg · L-1 2,4-D + 2.0 mg · L-1 6-BA的B5培养基适于洋葱单倍体的诱导,诱导率最高达到4.00%。共获得了43枚雌核发育胚,雌核发育胚转移至不含激素的B5基本培养基中即可发育成完整植株,再生植株驯化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仪鉴定有42株是单倍体。  相似文献   

8.
以卡罗尔、HH1-8-57与津绿农家乐3个不同基因型黄瓜品种为试材,在Kumar等、Song等和詹艳等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试验分别探讨低温预处理时间、培养基成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胚状体诱导培养基)和基因型等因素对黄瓜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2d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MS+1.0mg·L-12,4-D+0.5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3%;在MS+0.1mg·L-1NAA+3.0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津绿农家乐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1%,HH1-8-57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本研究从2份试材中成功地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了黄瓜单倍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对"长城红玥"、"宝冠"2个胡萝卜自交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花序与小孢子发育的相关性,以期获取游离小孢子和最佳灭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游离小孢子培养难易存在差别,通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芽分化,成功培养出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再生植株,再生株系46.9%植株是单倍体,53.1%植株是双单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别是HLB+0.5 mg/L 2,4-D、MS+0.5 mg/L 6-BA和MS(或W14)+1.0mg/L NAA。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诱导剂和诱导方法对西瓜单倍体染色体加倍的效果,以西瓜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和氟乐灵进行培养基加倍、浸芽加倍、滴生长点加倍3种方法研究单倍体植株诱导二倍体植株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加倍方法对单倍体加倍的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秋水仙素诱导加倍,植株的存活率均达到100%,氟乐灵诱导加倍,加倍植株的致死率最高达到100%。组培法诱导加倍时,秋水仙素和氟乐灵均在质量浓度为60 mg·L-1时,加倍诱导率最高,分别是50.00%和41.67%。浸芽法诱导加倍时,600 mg·L-1秋水仙素浸芽4 h加倍诱导率最高为75.00%;300 mg·L-1氟乐灵浸芽2 h加倍诱导率最高为50.00%。滴生长点诱导加倍时,600 mg·L-1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率最高为50.00%;500 mg·L-1氟乐灵诱导加倍率最高为27.78%。因此,秋水仙素诱导西瓜单倍体植株加倍效果优于氟乐灵,且浸芽法诱导加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黄瓜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及单倍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烨  顾兴芳  张圣平  苗晗 《园艺学报》2015,42(11):2174-2182
以欧亚杂交类型黄瓜(Cucumis sativus L.)65G × 228 的F1 为材料,对未受精胚珠进行离体培养,通过6 因素5 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预处理温度、诱导培养基、TDZ、KT 和BA 浓度对未受精胚珠雌核发育的影响。结果证明TDZ 浓度对胚发生频率有极显著影响,是诱导黄瓜离体雌核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当其浓度为0.02 mg · L-1 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诱导培养基和KT 浓度显著影响胚发生率,而预处理温度和BA 浓度影响不显著。硝态氮(NO3-)和铵态氮(NH4+)含量比例均接近1∶1 的诱导培养基,较其他比值较大的培养基的胚发生率有显著提高。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再生植株中单倍体率为18.2%。  相似文献   

12.
结球甘蓝—大白菜异源三倍体小孢子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创建结球甘蓝—大白菜异附加系, 以大白菜二倍体(AA, 2n=2x=20) 与结球甘蓝四倍体(CCCC, 2n=4x=36) 杂交获得的8个异源三倍体(ACC, 2n=3x=28) 单株系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 获得再生植株, 并对其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和性状调查。结果表明, 异源三倍体(ACC) 的小孢子诱导成胚的能力低于双亲; 在NLN中添加15%的蔗糖和0.1 mg·L-1 6-BA、0.2 mg·L-1 2, 4-D、0.05 mg·L-1 KT的培养基上小孢子胚胎发生最高为0.0250个·蕾-1, 8个株系间有差异, 平均为0.0100个·蕾-1; 胚胎再生率只有33.3%。小孢子再生植株染色体数在14~27条之间, 田间性状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13.
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掌握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技术,以5种基因型甜瓜为材料,通过应用γ射线辐射的花粉进行授粉结合胚胎培养,从2种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平均诱导频率为0.29%。这2种基因型分别属于厚皮和薄皮甜瓜类型。花粉的辐射剂量为300Gy和600Gy时,供试材料的平均坐果率分别为50%和10%。辐射剂量为300Gy时,诱导厚皮甜瓜4810和薄皮甜瓜新富玉形成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的诱导频率分别为0.55%和0.63%;剂量为600Gy时未能诱导供试材料形成单倍体。研究结果表明母本的基因型和花粉的辐射剂量对坐果率和单倍体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单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单倍体植株生长势弱,叶片较小,雄花和雌花均败育。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大白菜小孢子植株获得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韩阳  叶雪凌  冯辉 《园艺学报》2005,32(6):1092-1094
 大白菜小孢子胚发生过程中胚胎发育不同步, 以子叶形胚数量最多。发育较好的胚状体成苗率较高, 子叶形胚和萌发胚成苗率分别为20%和90.5%; 较干燥的培养基更利于小孢子胚成苗, 最适的琼脂含量是1.2%。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 - 1活性炭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孢子胚成苗率, 及时地将成熟的子叶形胚转移至再生培养基上, 对提高植株获得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酿酒葡萄‘神索’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晓明  安黎哲  王雅梅  李胜 《园艺学报》2006,33(6):1317-1320
 以酿酒葡萄‘神索’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温度等因素的控制, 研究了葡萄体胚的产生、保存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 以NN为基本培养基, 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是1.0 mg·L - 1 2,4-D; 诱导体胚的生长调节剂水平是1.0 mg·L -1 NAA + 0.5 mg·L - 1 BA, 体胚诱导率为37.5%; 5℃微光条件, 适宜体胚的保存; 体胚成熟及植株再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是0.05 mg·L - 1 NAA + 0.5 mg·L - 1 BA, 成苗率为42.1%。利用流式细胞仪并结合染色体计数对体胚及再生植株细胞核DNA含量及染色体鉴定表明, 体胚细胞染色体存在一定的变异, 而体胚再生植株倍性稳定, 细胞核DNA含量及染色体数与供体母株一致。  相似文献   

16.
幼胚发育阶段对次郎柿胚抢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对柿幼胚培养的最佳时期尚不完全明确。以完全甜柿品种次郎(Diospyros kaki Thunb.cv.Jirou)为试材,探讨了幼胚发育阶段对胚抢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授粉后40d幼胚处于球形胚期,50d处于心形或鱼雷形期,60d之后处于子叶形胚期;(2)接种授粉后40d幼胚的萌发率(29.3%)显著低于其它时期,其后不同取胚时期的萌发率均为100%,差异不显著;(3)接种授粉后60d幼胚的成苗率(92%)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再生植株苗高和生根数与其它时期无明显差异。因此,心形期至子叶期阶段是完全甜柿品种次郎幼胚的最佳培养时期,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00%和86%~92%。该时期较前人报道的柿幼胚培养时期提早10 ̄20d。  相似文献   

17.
春结球黄心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洪艳  冯辉 《中国蔬菜》2009,1(8):32-35
以引自韩国和日本的14个春结球黄心大白菜优良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春结球黄心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对培养基中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40r·min-1 低频振荡培养对小孢子胚诱导有促进作用;适宜的小孢子胚生芽培养基为MS+2.0 mg·L-1 -16-BA+0.1 mg·L-1 -1NAA+3%蔗糖+0.8%琼脂。  相似文献   

18.
A low percentage of normal-looking embryos (20%) is still a problem in an efficient shed-microspore culture of ho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and it is more a serious problem in other androgenesic culture systems of pepper. Therefore, sever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o refine the protocol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normal-looking embryo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mproved the protocol an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ntage of normal-looking embryos produces (>50%), were delayed enrichment of the liquid upper layer medium with 2.5 μM Zeatin and 5 μM IAA, and reduced incubation temperature from 28 °C to 21 °C, both after 3 weeks of culture. Addition of 1% activated charcoal in the solid lower layer of the medium enhanced the total embryo yield only, while an application of abscisic acid and increased osmolality medium had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embryo production. The use of doubled haploid lines as anther donor plants has clearly decreased the variability and improv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reatment effect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normal embryos are produced with this refined protocol, and is therefore more suitable for implementation in the breeding programs of hot pepper.  相似文献   

19.
银杏幼胚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佛手银杏幼胚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大小幼胚在不同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发育情况。结果表明: 大于3 mm的幼胚, 在MK +NAA 1.0 mg·L - 1 +BA 1.0 mg·L - 1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 达到53.6% , 最多的一块愈伤组织形成多达38个胚状体。暗培养不利于胚状体的发生。在MK培养基上添加10%椰汁对胚状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34.5%生长成苗。  相似文献   

20.
桂花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会访  葛红  周媛  王彩云 《园艺学报》2005,32(4):738-742
 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 ) 胚和新梢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筛选出最适培养基——— (1) 胚萌发: MS +BA 1.00 mg·L - 1 +蔗糖3%; ( 2) 新梢茎段启动培养: LMc +KT 8.00 mg·L - 1+NAA 0.10 mg·L - 1 +蔗糖3%; ( 3) 继代增殖培养: LMc + TDZ 0.50 mg·L - 1 +NAA0.10 mg·L - 1 +蔗糖3%; (4) 生根培养: 1/2MS +NAA 2.00 mg·L - 1 +蔗糖3%。采用腐殖质土为栽培基质, 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