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秸秆约占农作物生物产量的50%,是一类丰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有机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将秸秆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技术加工处理,使其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循环发展。循环农业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可控制化为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  相似文献   

2.
运用能值分析与生态足迹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2005—2014年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玉米)秸秆资源的各种利用方式进行评估,分析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近10年来新疆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玉米)秸秆利用的人均总生态足迹为2.622 hm~2,人均总生态承载力为2.318 hm~2,人均总生态赤字为0.304 hm~2,年均生态足迹为0.087 hm~2,年均生态承载力为0.077 hm~2,年均生态赤字值为0.010 hm~2。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超出了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承载力,表明该区域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因此,今后对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须进一步科学地规划,坚持适度利用;同时分析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对干旱区农业秸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管理和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收获的副产品,在农业生产环节中数量大品种多。近年来古浪县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工业的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农业有了一定进展,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减少了秸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秸秆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被世界誉为"农业大国",其农作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总量巨大,这就使得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一直以来,我国的秸秆资源多以焚烧的方式处理,并未得到科学利用,其结果不但浪费了再利用的价值,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领域实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双突破。本文主要从秸秆的利用价值和利用途径进行了调查论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有所提升,现代人们更加崇尚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产业思维已经为我国农业发展领域广泛接受与应用,建立了基于循环农业的各种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实现多级利用与农业领域的多重发展。本文将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概述,以及基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南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对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阐述了我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指出循环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对东南地区的丘陵生态果园结构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园区模式、农作物秸秆利用型模式等典型循环农业模式及其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统筹构建体系、建立适宜模式,制定生产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加大技术创新、支撑持续发展等进一步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的副产品,不仅可以循环利用农业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农村环境污染程度。然而,由于中国的相关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发展能力不足,秸秆主要用于农业化肥和动物饲料,不能加快肥料和能源开发的发展。目前以生物质能开发为重点,就需要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形势出发,对于秸秆利用技术的开发予以重视,可以发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本论文针对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前农作物作业过程中,为了避免农业生产中多种资源的过量浪费以及造成污染,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对农村循环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在分析中着重以农作物秸秆为关注点,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机械化还田技术,作为新的资源用于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1农作物秸杆还田机械化技术原理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秸秆化为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霍山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业污染环境情况是逐年增加,我国政府也是对此事非常重视,更是大力的推广农作物秸秆资源循环化利用模式,农作物秸秆,主要就是农民在收获农作务产品之后,所遗留下来的杆、叶、壳等没有被利用的副产品,本文立足于循环农业下的农作务秸秆资源的利用为基础,分析出了几种秸秆循环的主要模式,并为以后对其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农业进行循环再生产的基础原料,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秸秆露天焚烧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也给人民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把农作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开发,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重大举措,是鹤壁建设品质三城(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的必然途径,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鹤壁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本文作者就鹤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做法、成效、存在问题和建议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属农业生产废弃物,但若使用得当,又是宝贵的资源,具有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浙江省遂昌县地处山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分散、面广量大,存在收贮困难等问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遂昌县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机收粉碎还田、腐熟还田和堆沤发酵还田等利用技术模式,初步形成了多途径、多层次的利用格局,从而进一步加快遂昌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步伐,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吉林省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民节本增收、耕地质量提升。4月20日,省农业环境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组织召开了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讨会,并邀请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办公室、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吉林省农科院及相关秸秆能源转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研讨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的资源禀赋,比较了秸秆资源生态转化技术,探讨了国内外秸秆资源生态转化的发展进程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2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7.50亿t,折合标准煤3.88亿t;我国秸秆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在经济富裕地区、地广人稀的产粮地区和能源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生态转化潜力较大;秸秆资源的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是我国生态转化的2种可行方式;农作物秸秆密度较低的资源属性、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现有政策制度设计和监督实施的缺陷,是秸秆规模化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例如秸秆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土壤结构。近年来,靖边县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作物秸秆处理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全新任务。本文对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方法以及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对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省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一种以技术替代资源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累计建成46万户农村沼气户,建成以农村沼气为主的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1440个。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为重点,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008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17.
生态循环农业能有效解决农村污染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重点介绍动物粪便及人类其他固体垃圾、植物秸秆经有效利用转变为沼气和植物有机肥料;秸秆或发酵或碳化为人们所利用;雨污分流降低水污染,轻污染水体经物理、生物手段简单处理再利用;建设农业新景象,发展观光农业。通过生态大循环使农村污染减少,资源充足,环境美好。  相似文献   

18.
方阳阳  师雅兰 《乡村科技》2019,(12):110-111
在循环农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形势下,为提高河南省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本文在核算河南省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基础上,基于循环农业的视角,总结3种主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包括秸秆沼气循环型利用模式、秸秆能源循环型利用模式和秸秆制炭循环型利用模式,为河南省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魏庆华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77+183
农作物秸秆是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作农村能源、养殖业饲料和还田.在工业利用方面,由于可供造纸的木材资源短缺,我国造纸工业形成了以草木并举的原料格局.因此,发展农作物秸秆的工业利用要注重农业生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度利用.最后,提出了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介绍了徽县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腐熟还田技术模式,以期为徽县及周边生态、耕作制度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变废为宝、保护耕地、提升土壤有机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