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雄蜂对蜜蜂育种工作的重要性,关于雄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关于精子质量的研究成为雄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关于西方蜜蜂精子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雄蜂体型、外界环境、性成熟度、营养条件以及p H值和渗透压等因素对精子的影响。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论述当前精子质量研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精子质量研究方法,期望能为今后精子质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种因素对雄蜂精子数量和活动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雄蜂体重、性成熟程度和天气情况对雄蜂精子总数和精子活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雄蜂总精子数与雄蜂的体重呈正相关。性成熟很充分的雄蜂其精子总数相对较多,但精子活动率却低于性成熟一般的雄蜂。虽然在不同的天气里雄蜂精子总数差异不大,但精子活动率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本实验旨在采集到高质量的雄蜂精液,为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蜂人工授精试验的成功及其今后推广应用的需要,有必要全面了解雄蜂性腺发育的变化情况,以便更有效地选择适龄个体采精,而这方面的资料很缺乏,目前尚未见有确切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对不同季节的雄蜂进行了箱外观察试飞行为,并观察不同日龄雄蜂阴茎外翻射精情况及成熟和非成熟雄蜂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的差别。同时,对不同日龄雄蜂成虫的精巢进行解剖测量,借以了解雄蜂性腺发育过程的某些特征和行为。此外,还测  相似文献   

4.
蜜蜂育种工作主要是选育优质高产蜂王,但近年来雄蜂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员和广大养蜂者的关注与重视,雄蜂的质量和处女王的质量同等重要。雄蜂的优劣主要通过雄蜂精子质量来判断,而雄蜂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的活力是当前衡量精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近年来关于雄蜂体型、性成熟度、外界环境、营养条件以及p H值和渗透压等因素对精子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旨为蜜蜂育种工作者和蜜蜂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影响雄蜂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饲料营养、哺育群群势、蜂王质量以及天气情况等。作为主要营养源的花粉,对雄蜂质量的影响究竟如何?试验得知:花粉饲料的质与量对雄蜂的初生重、性成熟体重、采精量、精子密度和有效精子数量等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充足优质的鲜蜂花粉是培育优良雄蜂的重要的必需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采集到高质量的雄蜂精沌为蜜蜂人工授精教术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性成熟程度、天气情况、外界温度对采集到的高加索蜜蜂雄蜂、东北黑蜂雄蜂和意大利蜜蜂雄蜂的精子总数和活精子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性成熟度一般的(即在稍微挤压下,雄蜂外生殖器就外翻的)雄蜂精子总数、活精子比率要比欠成熟的(即在稍微用力挤压下,雄蜂外生殖器外翻的)多。(2)晴天时采集到的雄蜂的精子总数、活精子比率要比阴天时多。(3)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所采集的雄蜂个体精子总数增多;活精子比率也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系统地观察产蛋母鸡输卵管各段组织结构,观察输卵管各段精子储存的情况,研究和精子储存相关的组织结构及微环境。结果表明,产蛋母鸡输卵管各段形态结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黏膜层。产蛋母鸡输卵管存在精子储存现象,精子主要储存在产蛋母鸡输卵管子宫与阴道交界处的精子腺,少量储存在接近子宫的峡部固有层的腺体。腺体开口于黏膜上皮与输卵管腔相通,黏膜上皮细胞旺盛的分泌活动以及丰富的血管分布可能为精子储存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杨爽  谭垦 《蜜蜂杂志》2011,30(2):7-8
蜜蜂取食含有残留杀螨剂的食物后,其生理和行为会发生很大变化.从杀螨剂残留对蜜蜂的采集行为、舞蹈及归巢定位行为、蜂王和工蜂的发育、幼虫数量以及对雄蜂精子活力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以求更加科学地了解和利用杀螨剂.  相似文献   

9.
吕效吾 《中国蜂业》2003,54(6):40-41
一、精子的贮藏和利用蜂王通常在受精囊中贮藏 5~ 6百万个精子。蜂王若和 1 0~ 2 0个雄蜂交配 ,可在她输卵管内搜集2亿个精子 ,但是 90 %的精液排出体外。每个雄蜂可生产 1 0 0 0万精子 ,超过了一只蜂王的贮精子量。蜂王交配行为乍看是一种浪费 ,她从许多不同雄蜂身上得到了精液 ,效益确实是很高的。虽然进入受精囊的精液只是一小部分 ,但是许多交配雄蜂为蜂王提供了精子。考虑到各个雄蜂产生的精子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使蜂群内的工蜂后裔产生很大的变异。Tarpy等报道有 80 %的蜂王和 5个雄蜂交配 ;有 5 4%的蜂王和 1 0个雄蜂交配。雄蜂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蜜蜂产生二倍体雄蜂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蜜蜂产生二倍体雄蜂的生物学研究表明,在高度近亲繁殖(兄妹交配的蜂王)条件下,中华蜜蜂产生二倍体雄蜂,二倍体雄蜂的成虫率高于西方蜜蜂和印度蜜蜂,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与单倍体雄蜂存在明显差异。中蜂二倍体雄蜂排精量少,精子密度低,精子总数少,精子活力较差,死精率高。  相似文献   

11.
养蜂问答     
问为什么同一蜂王产生的工蜂会有不同的体色?答主要因为蜂王在婚飞时同两种以上不同体色的雄蜂进行交配的结果。在交尾以后,蜂王将不同体色的雄蜂精子同时贮存在贮精囊中。产卵时,含有不同遗传体色的精子分别同卵结合成受精卵,由这些含不同遗传体色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工蜂自然会有不同的体色。(本刊)  相似文献   

12.
在中蜂人工授精试验一文中指出:“中蜂雄蜂排出的精液量很少,不及意蜂的1/5。”(龚一飞等1983)我们对精子发育形成器官的中、西方蜜蜂精巢内形态结构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目的在于进一步认识中蜂精子产生少的原因和形态学上的特点,为生产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3,54(1):43-43
杀螨剂对蜂王与雄蜂生殖力的影响蜂群使用的杀螨剂很可能影响蜂王和雄蜂的生殖能力。我们的试验是 ,杀螨剂对雄蜂精子的产生和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蜂王受精囊中精子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在培育蜂王和雄蜂的蜂群内分别放有甲酸、Apistan和CheckMite(蝇毒磷 )条 ;对照组蜂王和雄蜂培育则在不使用杀螨剂的条件下进行。蜂王样本在交尾或初次产卵后收集 ;雄蜂样本在交尾前采集。精子计数则是解剖贮精囊或受精囊 ,并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器计算精子数量。蜂王受精囊的精子存活率用活体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雄蜂精液的精子存活…  相似文献   

14.
柞蚕越冬蛹解除滞育后,随着有效积温的不断增加,逐渐向成虫(蛾)发育。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精巢、贮精囊及交配囊内的精细胞形态进行观察,了解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的形成过程,为柞蚕转基因育种和良种繁育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光楠 《中国蜂业》2009,60(5):48-49
蜂群中的雄蜂,由雄蜂房培育出的称之为大雄蜂,由工蜂房培育出的称之为小雄蜂。本文通过测定大雄蜂和小雄蜂的翅长与精子数,来讨论雄蜂体形大小对其精子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雄蜂的翅长比大雄蜂的翅长短约13%;小雄蜂体内精子数为7.5±0.4×10^6个/只,显著低于大雄蜂体内精子数(11.9±1.0×10^6个/只);翅长与精子数在小雄蜂中和在所有雄蜂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在大雄蜂中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同群中蜂雄蜂精液及工蜂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的感染情况,寻找CSBV交尾传播的间接证据,利用RT-PCR方法对云南省蒙自市东村的3个中蜂群雄蜂精液及工蜂样本的CSB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个蜂群的工蜂均被检测出携带CSBV,相对应的本群雄蜂精液样本也被检测出携带CSBV,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雄蜂精液样本的平均感染率达到93.33%。结果表明,雄蜂精液是CSBV的携带者,为CSBV的交尾传播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7.
已经确认蜂王是高度多雄交配的 ,每只与7— 1 7倍的不同雄蜂进行交配。蜂王与每只雄蜂每次交配时可获得 6百万个精子。它们中的大部分 ( 5.3— 5.7百万 )在交配后达 40小时这段时间内被转到储精囊 ,并储存在那里。这些精子被蜂王在 1— 2年内受精时所利用。要知道各工蜂的基因组成就必须研究精液被蜂王利用的情况 ,因为群内的平均亲缘关系依赖于全姊妹与半姊妹的比例。有人利用颜色研究精液的利用。也有人利用等位基因酶研究精液的利用。然而 ,前者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包括在发育期间因死亡而产生的实际利用的精子数与成年蜂表型数的…  相似文献   

18.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结构。外泌体是最小的细胞外囊泡,通过激活细胞特异性受体和信号通路来控制其生物发生,由转运所需的内体分选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 required for transport, ESCRT)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途径调节。外泌体在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组织再生、妊娠、精子发育成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的精浆中大量存在外泌体,参与调节精子活力、抗氧化、精子获能、精卵结合等生理学过程。在妊娠过程中,外泌体促进胚胎着床、母胎双向交流、血管生成,提高妊娠成功率。家禽的繁殖过程也受到外泌体的调控。目前研究表明,鸡的精液中已被证实外泌体的存在,与维持精子活力相关。进入母鸡生殖道的精子储存在母鸡的贮精囊中,贮精囊细胞会分泌外泌体样细胞外囊泡,并作用于精子,增加贮精囊中精子的存活率,保证精子活力,促进精卵结合。文章主要阐述了外泌体的生成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和禽类繁殖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畜禽繁殖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熊成 《中国蜂业》2022,(3):49-50
<正>一、雄蜂生殖生物学研究概述精子形成发生在雄蜂幼虫期后期和预蛹期,精子分化发生在蛹期。精子形成始于胚胎形成和精巢的发育。精巢由精小管组成,精小管中充满初级精原细胞或未分化的生殖细胞。在幼虫发育的最后阶段(第5日龄),初级精原细胞经历4次有丝分裂形成16个次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经历一系列有丝分裂成为初级精母细胞。从幼虫期后期到预蛹期,精子形成包含两轮减数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发生在幼虫期后期,第二次减数分裂发生在预蛹期。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生殖细胞,"获能"后具有受精能力,其中酪氨酸磷酸化过程是获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参与调控获能相关的顶体反应和超激活运动。精子获能分子机理研究有助于解决临床男性不育以及男性避孕问题,同时为牲畜体外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目前哺乳动物获能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号通路、蛋白质种类鉴定、影响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