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是一个有着很长远历史的国家。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茶叶了。看似简单的饮茶,其实其中的道义却是经过中国历史文化千年的沉淀。在千年的文化沉淀中,茶文化还衍生出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茶艺表演、茶技、茶戏、茶诗、茶歌等。其中,茶歌是这些众多艺术形式中传播范围相对较小的一个,但我们更应该加大对它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液态饮料茶混浊沉淀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液态饮料茶是以茶水萃取液配制而成的,它是当今世界上较为风行的一种天然保健饮料。目前我国生产的这类饮料茶,不少产品尚存在保存期内易产生混浊沉淀的问题,影响了其商品价值。因此,探讨饮料茶产生混浊沉淀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是当前液态饮料茶生产上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试验探讨的结果,对此问题作一讨论。一、产生混浊沉淀的原因液态饮料茶在保存期内产生混浊沉淀,可分为生物现象和非生物现象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浓缩茶叶的制备与保鲜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淑英  石元值 《茶叶》2002,28(1):30-32
制取的浓缩茶汁,贮放在45℃的恒温箱中20天,观察沉淀产生的时间,测定沉淀量,结果表明:提取时间缩短,水温降低及采用蒸馏水或重蒸水所制备的浓缩茶汁沉淀产生的时间延迟且量减少.采用添加食品添加剂对浓缩茶汁的保色与浓缩茶汁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对绿茶浓缩茶汁保色、保鲜效果以D-VcNa处理最好;对红茶浓缩茶汁的保色、保鲜效果以L-Vc和L-VcN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08,(6)
魅力云南.彩云的故乡。七彩云南以美丽的风景、富饶的资源和优异的生态环境留住了无数游人的脚步.吸引了众多商贾的目光。普洱茶—云南独有的茶中瑰宝.更是为七彩云南的美丽画卷添上了传神的  相似文献   

5.
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是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也为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而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二者取得协调发展,则成为了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与传承发挥的助力作用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传承与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协同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茶画艺术中茶的这一部分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占很大比重,这是因为近些年来,我国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品茶开始流行起来,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我国的茶画艺术从最初的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几千年,一步步沉淀、累积,可以预见它的未来是一片光明。茶画艺术将茶画文化与艺术教育紧密地结合,以一个崭新的样子呈现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展现出了它多个方面的魅力。这门课程的开设是非常好的决定,但是,它的实施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教育方式死板,教育内容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进而会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无法感受到这门艺术课程的魅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必须对茶画艺术的教育课程进行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7.
张朝阳 《福建茶叶》2022,(3):230-232
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人数千年的饮用历史中,沉淀了丰厚而隽永的茶文化,在繁荣发展的当代,茶因自然天成之性,养生保健之功效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其承载的"廉、美、和、静"现代茶道理念也倍受认可.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企业文化建设颇有启示,文章从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千百年的发展中,最为出名的,传播最广的就是茶叶。茶叶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茶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沉淀出了茶文化。看似简单的饮茶,但其实其中的道义却是经过中国历史文化千年的沉淀。在千年的文化沉淀中,茶文化还衍生出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茶艺表演、茶技、茶戏、茶诗、茶歌、茶画等。茶歌、茶技、茶艺表演等都属于动态的艺术形式,而茶诗和茶画均属于静态的艺术形式的表现,因此在教育方面可以更好的运用和融入。  相似文献   

9.
醇沉法提取普洱茶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云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以水为溶刺,在一定条件下提取茶多糖。提取液用乙醇进行沉淀,选取沉淀荆用量、沉淀时间和离心时间三个因素做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乙醇沉淀法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王新灵 《福建茶叶》2016,(10):328-329
茶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饮品,在长期的发展中它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高雅的茶文化,在简·奥斯汀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不可替代的生活品,同时它也贯穿在简·奥斯汀那些传世的作品当中,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形象、点缀了故事的情节,使她的文学作品因为茶的存在而呈现出了更为真实美丽的画面,尤其是其中炫目的茶舞会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本文将从简·奥斯汀小说文学作品的视角出发,对其作品中的茶文化进行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浓缩茶汁的制备与保鲜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淑英  石元值 《茶叶》2002,28(1):30-32
制取的浓缩茶汁,贮放在45℃的恒温箱中20天,观察沉淀产生的时间,测定沉淀量,结果表明:提取时间缩短,水温降低及采用蒸馏水或重蒸水所制备的浓缩茶汁沉淀产生的时间延迟且量减少。采用添加食品添加剂对浓缩茶汁的保色与浓缩茶汁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对绿茶浓缩茶汁保色、保鲜效果以D-VcNa处理最好;对红茶浓缩茶汁的保色、保鲜效果以L-Vc和L-VcN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李波韵 《福建茶叶》2000,(Z1):44-46
茶在我心中的位置超出我对它的理解。茶作为人类灵魂的饮品 ,它深蕴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 ,应照人的灵魂 ,强化生命的意识 ,它给人激发出多维度、多层次的精神空间 ,使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成为现实 ,更令人神往的是它可将所有的一切协调得如神境般混然一体 ,明亮透彻而又生机勃勃。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 ,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茶的本性和茶的文化内涵 ,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 ,茶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物 ,千余年来 ,茶人不断在茶事中积累经验 ,并加以总结 ,形成了丰富多彩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茶艺”也逐…  相似文献   

13.
耿立波  张丽娜 《茶叶》2023,(4):204-209
茶乳酪是茶汤冷却后形成的混沌沉淀。本文综述了茶乳酪的化学组成、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认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物、蛋白质、咖啡碱等物质可发生茶多酚-咖啡碱、茶多酚-蛋白质互作,是形成茶乳酪的重要成分,而茶乳酪的形成受到茶叶原料化学组成和浸提条件的影响。此外,探讨了已报道的减少茶乳酪形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酶解措施及其优、弊,提出在开发茶饮料去沉淀技术时需充分考虑到“清除茶乳酪”、“保持茶汤品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三大需求。  相似文献   

14.
说起茶,在中国可真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了。茶在很早以前就进入我们的生活了,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涵养,茶如今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带着它越来越深厚的韵味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甚至也赶着时髦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对茶文化旅游进行深度挖掘,并根据茶文化旅游现状对其旅游模式进行立体化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和内在灵魂,是国家振兴的坚强后盾。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文化的气息,可以说文化渗透了每个人的人生。随着时代潮流的变更,兴起了一股新的文化之风——茶企文化,轻资产、少污染、发展势头强劲,让茶企文化成为了许多茶企管理中战略定位的重点。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对茶企文化在茶企管理中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观音赐茶皇帝赐名铁观音茶美名也美 ,耐人寻味 ,不知其出典 ,怎能谈其梗概 ?她“降世”自何来 ,其来历既扑朔迷离而又神奇美丽 ,不仅和观音菩萨托梦所得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且与嗜茶的乾隆皇帝赐名牵上了关系。聪明的安溪人逆向思维 ,让妙趣横生的故事和美妙传奇的“两说”并存留芳于世 ,给安溪六大名茶之首的铁观音抹上了一层瑰丽神奇的色彩 ,让人似乎有一种神的灵觉、真的遐逸 ,让人魂萦梦绕 ,心往神驰 ,也道出铁观音之名贵非凡。2 铁观音茶香韵亦美有人说 :“天下香茗数不清 ,安溪铁观音头一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称之为“茶中奇…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所有与茶相关的典籍作品中,《茶经》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它不仅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咏茶等相关内容,并且包含了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处世哲学思想,这是《茶经》经久不衰的真正魅力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如何将《茶经》准确、系统地翻译成英文,尤其是将其中潜在的处世哲学翻译到位,成为了《茶经》翻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先对《茶经》中包含的处世哲学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提出了《茶经》英译的一些可行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茶饮料抗浑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福建茶叶》1999,(1):17-19
茶饮料的混浊,沉定(即冷后浑),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中国茶,品种、产地、加工方法的多样化,使其更难以保持茶饮料的澄清度和复杂多变的口感。为此,将糖作为混悬剂以阻止茶饮料的混浊沉淀,利用转溶方法处理茶汁解决"冷后浑"等技术措施得到应用。毫无疑问,这些方法有效保证了茶饮料的澄清度。但是,糖的加入,改变了茶的固有风味,成为糖尿病人和肥胖患者望而生畏的饮料。茶汁在转溶过程中茶风味成分的丧失,使其不具茶的口感。造成茶饮料混浊,沉淀的主要原因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在低温下与咖啡碱缔合,茶中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9,(12)
正美丽黄山名茶之都黄山是全国十大名茶主产区和安徽省重点产茶区,又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城,拥有11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54处A级以上景区。黄山是中国名片、民族象征,大自然馈赠了一方好山好水,祖辈们创造了一脉厚重文化。好山好水出好茶,中国十大名茶我们独占三席(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20,(1)
正普洱茶存储醇化(我们也可称为藏养)的目的是为了越陈越浓越香,但如今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点的普洱茶,少之又少。原料、工艺和仓储,是决定普洱茶能否实现其核心价值的关键因素,到底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大多数的普洱茶越陈越不香呢?在理解了普洱茶陈化的本质、工艺发展、审评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回过头来看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