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国有炎陵县青石冈林场有竹林面积1067公顷,活立竹蓄积量234.39万根。林场人均竹林1公顷,立竹2000多根。1996年6月底,青石冈林场竹业经营部成立,统一管理全场分布在十都、石洲和策源等乡(镇)的3大片22个生产经营点的楠竹林地。经过半年的努力,全场共完成竹林高标准垦复227公顷,完成竹林低改272公顷,落实竹林承包面积542公顷,实现竹、笋产值180万元,实现利税50多万元。仅半年时间,林场竹业经营的利税收入就达到了前10年的总和,并打破建场40年来没有笋产品销售和收人的纪录。如此丰富的楠竹资源,以往由于疏于管理,粗放经营,效…  相似文献   

2.
双峰县石牛乡有辆竹6066公顷,人平0.143公顷。为合理开发相竹资源,致富农民,该乡卓有成效地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乡党委,乡政府把加速开发楠竹资源当作一项振兴农村经济的主体工程来抓。乡村组实行“三长一负责制,把楠竹低改列入目标管理,按面积多少,难夜大小,责任到人。凡经年度检查,相竹低改任务完成好的,每超额任务10%的奖励25元。他们还树立了34户林竹低改典型样板户,大力宣传表彰,调动全乡农户开发相竹资源的积极性,五年时间全乡高标准完成铺竹低改3000公顷。二是严格管理,普及技术,增加投入,把浦竹低改工作落到…  相似文献   

3.
连坪瑶族乡地处资兴市东部,八面山西南坡,是一个田少山多,捕竹资源丰富的林区乡。全乡2000人,拥有林业用地8633公顷,占总面积9200公顷94%,其中捕竹林用地1667公顷,为全市7333公顷的1/4,人平087公顷,是全市桶竹资源优势第一乡。过去,由于管理体制不善,经营方式粗放,科技兴林意识不强,竹农只顾眼前利益,见笋就挖,有竹就砍,导致林相残缺,林分结构低劣,经济效益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年均亩产值不足百元,严重地影响了捕竹资源优势的发挥。1988年乡党委、政府面对现实,认真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坚…  相似文献   

4.
临湘市龙源乡地处湘鄂两省和四县交界处,有捕竹林4万亩,人平捕竹林7亩,是个以林为主的乡。过去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出多,投入少,致使现有的桶竹林单位面积株数少,眉围小,竹子矮,单产低。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差,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近两年来,乡党委政府从实践中认识到山区群众致富希望在山后,积极引进外资,把桶竹低改作为全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重要工程来抓。至目前止,全乡完成楠竹低改面积2.5万亩。改造后的辅竹出笋多,成竹率高,亩平新增立竹75根一90根,眉围增大3厘米至7厘米,村高增加3米至5米,直接经济效益由原…  相似文献   

5.
楠竹〔Phyllostachysedulis(carr) .H .deLeh .〕 ,又称毛竹 ,是赤水市所产竹类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经济效益最好的竹种 ,占本市竹林面积的 62 .5%。但由于立地条件和人为因子的影响 ,部分楠竹成为低产林。本文是通过赤水市楠竹低产林改造项目的实施 ,根据低产林的成因和特点“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 ,提出浅易低产变丰产的技术 ,以供借鉴。1 低产林类型、成因及特征楠竹低产林是指每 667m2 立竹密度在 12 0株以下 ,每 667m2 年产竹材 (大小年两年平均 ) 2 50kg。或每 667m2 竹材 1…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们到浙江省安吉县对竹业生产进行专题考察。安吉县竹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证明:发展竹业生产,加快竹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的有效举措。安吉县历史上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全县有竹林面积6.7万公顷。近些年来,该县在“若要富,山上下功夫”的思想指导下,大力加快竹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靠竹子发财致富奔小康的典型。年实现竹业生产产值45亿元,人平竹业产值1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900元。而我省现有楠竹面积…  相似文献   

7.
湖南是全国竹子的主要产区,有竹类19属、116种和44个变种。“九五”以来,通过新造和扩鞭,全省竹林面积由90年代初的574万公顷增加到725万公顷,年均新造竹林2万公顷,垦复抚育竹林面积533万公顷,立竹每公顷1575根上升到2070根,立竹总量达1407亿根,胸径普遍提高1厘米。随着竹资源的增多,竹业加工不断发展,全省有一定规模的笋竹加工企业800多家,家庭作坊4万多个,有5万余农户、52万余人参与竹子加工,年消耗原竹8400万根。还先后建立了多个竹制品批发市场,造就出一支5万余人的专业营销队伍,年销售量在65亿元以上。竹业已初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粱平县是重庆市竹资源大县和全市100万亩笋竹产业化工程试点县,现有天然成片竹林面积22万多亩,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野生竹林区。今年,该县将竹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决定用5年时间,新造寿竹、楠竹、慈竹、撑绿竹、白夹竹30万亩,使竹材年产量达到50万吨,竹笋年产量5万吨,竹产业产值达25亿元。但由于现存竹林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加工档次、产品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竹乡巨变邵阳市现有竹林10.9万公顷,占湖南的五分之一;1.33万公顷以上的县6个;666.7公顷以上的乡镇48个。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竹乡特别是椅竹集中产区并没有因为竹林资源丰富而富裕,甚至还是贫困之乡。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一是结束了长期过代的历史,楠竹资源稳步回升。全市现有竹林面积分别较“六五”和“四五”时期增加0.52万公顷和近1万公顷;楠竹生竹量达到1.787亿株,分别比“六五”和“四五”时期增长25%和27%;单位面积立竹量较“六五”时期增长近20%;平均胸径比“六五”时期增粗1~2厘米。楠竹越…  相似文献   

10.
楠竹是双牌县第二大森林资源,为了提高竹业经济效益,把浦竹生产办成振兴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笔者对全县捕竹生产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开展了捕分低产林分改造试验,收获甚大。一、竹林田深根况双牌有竹林面积1.27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0.7%,农业人口人均竹林0.09公顷,其中拥竹1.23万公顷,2478万根。境内以中低山为主,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地形多样,形成渝竹良好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从水平分布看,相对集中在东西方向的国有阳明山林场和何家洞乡,占全县竹林面积的73.7%。然而,由于长期对竹林资源的管理松驰和粗放经营,…  相似文献   

11.
城步苗族自治县有竹林面积万万亩,活立分4018万根。自199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规模高标准开发笋竹两用林,累计低改楠竹18万亩,新造楠竹22万亩,开发后的笋林都实现了“四增”:每亩竹林的鲜笋产量由开发前的40公斤增加到120公斤,活立竹根数由50根增加到120根,嫩付料由150/k斤增加到350/k斤,产值由loo元增加到o000t,广大群众依靠笋竹林开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一、宣传发动,提高认识。1997年,城步县委、县政府将笋竹林开发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确定了以培育竹林资源为基础,以改造低产竹林为重点,建设优质…  相似文献   

12.
最近,绥宁县对全县毛竹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过丰产培育的竹林,平均每公顷新增立竹1800株,平均胸径8.5厘米。当年每公顷产冬笋1125公斤,春(退)笋3300公斤,每公顷产值达2.1万元,效益是丰培前的2.3倍。  相似文献   

13.
会同县是全国重点楠竹基地县之一,现有楠竹面积2.07万公顷,立竹蓄积3682多万株。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榜竹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把楠竹产业化开发作为深化山地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县捕竹开发公司为依托,实行系列开发,综合利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楠竹及制品的年产值超过1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强。确立楠竹开发的主导产业地位1992年消灭荒山后,如何在绿起来的基础上活起来、富起来,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开发销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一是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全…  相似文献   

14.
汝城作为一个林业大县,林业产业自然成为了县域三大经济的支柱之一,而近年来楠竹产业的兴起又成为林业产业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去年全县实现竹、笋产值512万元,占全年林业产值的4.69%,创税收39.2万元。楠竹产业的兴起,给汝城县的林业经济增加了活力,并为林业产业化建设找到了一条途径。早在九十年代初,该县根据低矮山丘多、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由县开发办筹资5万元与县林业局一起,在益将乡的腊岭村和热水镇的长塘村进行相竹低产林改造,大力培育竹、笋两用高效林。经过改造后的精竹林,每亩立竹比原来增长了40…  相似文献   

15.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5):33-33
实践证明,用竹苗造林优于母竹造林。新建竹林基地常需大量竹苗,若育苗材料缺少,价格高或从外地购买,常不能满足需要和需大量资金投入增高造林成本。如以每丛竹苗2元计,则竹苗成本1200~1500元/公顷,采用分株育苗成本仅约150元/公顷。  相似文献   

16.
石牛乡是双峰县的一个山区贫困乡。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中,坚持大力开发楠竹产业,走“山上搞低改,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的路子,取得较好效果。近三年全乡完成楠竹修山抚育 3333. 3公顷,深挖垦复 1000公顷,施肥培育 133. 3公顷,兴办各类竹材加工企业 30余家,楠竹销售、加工年创产值 1500万元以上,人平 350元。今年全乡 333. 3公顷楠竹低改任务,已于 8月份全部落实到村组农户,到 9月 12日,已完成低改 200公顷,占任务的 60%。   立足优势,加强领导,把楠竹开发作为支柱产业来抓,这是石牛乡上下经过多年实践后获得的共…  相似文献   

17.
新宁县是一个楠竹资源丰富的县,竹林总面积达1.85万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的14%,资源总蓄积达2417.5万根。但在楠竹生产和加工上存在着立竹度低、竹材利用率低、竹产效益低的问题,同时也具有低改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币场广阔的条件和前景。为此,我县形成了“加速楠竹低改,发展高效竹业”的共识,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96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楠竹低改1.27万公顷,实现立竹度增加、竹于胸径增大、单位面积竹材、竹笋增值的“三增”和全竹利用、全面增值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深化认识,抓领导力度到位…  相似文献   

18.
江西竹类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20余属、100多种,面积509771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9.2%.其中毛竹林500183公顷,占竹林面积的98.7%;毛竹林分蓄积为70217万株。近年来竹林培育和综合利用发展迅速,但存在着伐竹利用无计划、综合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加强改造残次竹林,分类经营科学管理,开发小竹资源,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保护和发展竹林资源.  相似文献   

19.
皮山县始终坚持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远期目标大力实施,并把林果园艺业的大发展作为当年增加农牧民收入新的途径咬住不放,目前,经济林面积已经超过1.4万公顷,广大群众已从这些“摇钱树”上得到了实惠。石榴让皮亚勒玛乡脱贫了石榴主产区皮亚勒玛乡认准石榴产业,靠石榴产业脱贫致富。近年来,该乡仅靠种植石榴脱贫的就有523户,共2082人,依靠石榴致富的有351户,共1452人。目前,全乡依靠石榴产业已完全摆脱了贫困,石榴产业已成为该乡农牧民绿色银行和增收的支柱优势经济。截止2001年底,该乡已建成石榴基地1200公顷,挂果面积达667公顷。当年生产“皮亚曼”石榴800吨,石榴产值达600万元,占全乡总产值的50%。全乡人均收入1856元,其中石榴收入1026万元。2001年,该乡兰干库勒村仅石榴一项就实现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占到该村人均纯收入1880元的50%还多,在各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最高。该村的农民吾布力卡斯木依靠石榴产业搞营销,5年挣了40万元。今年,他们家花了22万元新盖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平房,房子的装修在全县也是数得上的。同村的农民胡冬白地吐送,是皮山县远近有名的富裕户。2000年,他卖石榴...  相似文献   

20.
吊丝单丰产栽培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施省八五课题“优良笋用丛生竹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时吊丝单在浙南的丰产栽培技术、基地营建方式、幼林利用模式等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检索,以9.2hm2基地为研究载体,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实施早出、丰产配套技术,吊丝单2年生竹林即开始投产,4年生林每公顷产笋11850kg,产值67500元,比项目合同期望指标增加30%;②每公顷栽1050丛的密植技术,可使竹林初产水平提高44%,中期林分增加38%;③幼林以套种“西瓜-萝卜”模式为佳,其年公顷净收益增加6000元以上,林地有机肥增加37.5~45t,竹林出笋增加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