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几年来,我省飞播造林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早期飞播的云南松和马尾松,已茁壮成林。成为我省森林资源的后备基地。但是,随着飞播造林的发展,飞播地区不断扩大,播区海拔日益升高,自然条件越渐复杂,现有飞播树种受到海拔高度和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响造林成效。因此,研究高山地区飞播造林树种,已成为当前我省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来,我省采用云南松、马尾松、华山松飞机播种造林已获一定成效。飞播林区已成为森林后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证明:川西南海拔2600米以上,云南松飞播不能成功,其原因是苗期不能忍受低温难以越冬,保存者发育不良,主干低矮,基部侧枝丛生,干形佝偻成爬地状,不能成材;马尾松只适于低山、丘陵,盆地边缘山地也存在冻害问题;华山松鼠害严重,影响飞播效果,而且在部分地区已发生病害。为加速我省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林业发展,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林,尤其在南方的一些地区采用飞机播种,营造了大面积的“飞播林”。主要播种是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等。这些树种有生长快和郁闭快的特点,适于飞机播种造林,现有的飞播林大部分已郁闭成林。但是这些树种含油脂多,易燃烧,容易发生树冠大,加上飞播造林时没有考虑到防火规划,以致目前面临着火难控制、易蔓延成灾的大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正> 河南省于1979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工作。多年来一直以油松<太行山、伏牛山>和马尾松<伏牛山南坡及大别山、桐柏山>为飞播当家树种,由于飞播树种的单一化,限制了飞播范围的扩大,致使一些需进行飞播造林的地区不能进行飞播。特别是一些干旱、半干旱类型区和石灰岩分布区,飞播树种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4年在卢氏县进行了飞播侧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飞机播种造林,始于1956年广东省的飞播马尾松、台湾相思1万亩。这次飞播虽然失败了,但拉开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序幕。1959年,首次在四川省西昌凉山地区大面积试播云南松获得成功以后,相继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辽宁及北京市等24个省、市、自治区的荒山、沙区进行了飞播造林。截至1985年,累计飞播  相似文献   

6.
飞机播种造林在我国已有十八年的历史。开始最早的是四川省的西昌凉山地区,在他们试播成功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开展,目前,已有十几个省(区)采用飞机进行播种造林。西南的云、贵、川和南方的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省都已进入大面积生产性播种阶段。树种以云南松和马尾松为主,西北的陕西和北方的河北、山西、黑龙江等省尚处于试播阶段,有沙蒿和油松等。飞播较早的地区,目前已开始成林受益。  相似文献   

7.
一、飞机播种造林概况涞源县山场辽阔,人口较少,经济基础薄弱,荒山绿化速度落后于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于1975年开始采用飞机播种造林,飞播面积逐年增加,截止1978年,全县飞播达297757亩。飞播的树种主要是油松,同时进行了洋槐、桦树、漆树、臭椿、榆树与油松的混播试验。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思茅松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多年来仅飞播需种量,每年都在50万公斤以上,数量占我省造林树种之首。由于云南松结实量一般2—3年才有一个丰年,思茅松1—2年有一个丰年,丰欠年结实量最大可相差20倍。这就需要我们在丰年适当储  相似文献   

9.
<正>在民航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一九五八年以来,我省先后在陕北沙区、黄土区和陕南石质山区开展了飞播造林草种试验。截止一九七九年共飞播造林种草二百六十多万亩,其中陕南飞播造林一百三十六万亩,陕北飞播造林种草试验一百二十六万亩。实践证明,飞机播种是加快绿化步伐,改良草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据调查,我国自1958年开始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以来,累计飞播面积达一亿七千万亩。保存面积约七千万亩,保存率约40%,占全国造林保存面积的15%。早期飞播的四川西昌、贵州黔南、广西梧州、广东惠阳等地区,已出现了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由飞播形成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用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飞机播种(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省劳力等优点。几年来在我省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林方法。今后,应本着边试验、边推广的精神,逐步地扩大飞播造林的地区和规模。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是我省飞播及群众用种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在营林生产中,恰当地掌握云南松种子的生产程序,具有重要意义。云南松种子和其它林木种子一样,必须经过种子成熟、球果采摘、脱粒(调制)、调运,储藏(存放)、播种的生产过程。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飞播造林适宜播量的探讨魏如凯(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油松(PinustablaeformisCarr.)为我国华北、酉北中海拔地带最主要的荒山造林树种,也是我国三大飞播造林树种之一,是我省飞播造林成效最好、成苗面积最大的树种。商洛地区从1975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年2月19~22日,省林业局召集张、承、保、石四个地区林业局、省林研究所和隆化县林业局主管飞机播种造林的同志,听取了省林业勘察设计队关于飞播造林效果的调查情况。汇报、讨论、研究了我省七年来飞机播种造林试验情况。大家认为,只要坚持“飞、封、造、管、研”的要求,飞播造林是加速远山区绿化,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林牧业生产,使山区由穷变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飞机播种造林始于1980年,19年来飞播造林135万亩,有效面积94.5万亩,成林面积35万余亩,总投资540多万元,主要飞播树种有油松、漆树和侧柏。 据对1985年以前的飞播造林成效调查  相似文献   

16.
现今我国尚有许多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大面积荒山荒地(包括沙漠)和皆伐迹地,需要营造森林。若加快造林步伐,提高造林速度,飞播造林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已陆续开展了飞机播种造林,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我国四川、云南的宜林山区早期飞播的云南松,现在多已成林,并开始间伐利用。西北6省(区)的大片沙漠荒地,也都采用了沙枣、柠条、踏郎、花棒等灌木树种进行了飞播造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飞机播种或人工撒种造林仍是偏远区域快速绿化荒山荒地的有效途径.陕西省飞播造林用种每年都在几十万公斤,油松和侧柏是陕西省主要飞播优势树种,种子的收购管理成为飞播造林的重中之重.如何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就成为飞播造林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气候条件相似,立地条件和播种时间、下种量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播种的林木种子质量不同,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90~1994年与飞机造林困难地区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的同时,又在砚山、保山、永胜等县市的22个播区,从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到高海拔的低温湿润山地,进行了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山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华山松等与云南松或思茅松的飞机混播造林试验示范。参试的10个树种均各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成苗效果,试验示范的总成效面积为4.22万hm2,成效率达70%以上,大部分试区的成苗保存密度均在6000株/hm2以上,达到“规程”要求。试验结果表明:1500m以下的干热地带应选用车桑子、山毛豆、山会欢、银合欢作飞机混播造林树种,海拔1600~2400m的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山地、可选用车桑子、山毛豆、山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分别与云南松、思茅松进行混播造林;海拔2500~3000m左右,宜用华山松与云南松(高海拔种源)混播造林。  相似文献   

19.
<正>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它具有速度快、工效高、成本低,能深入偏远山区作业的特点,是发展林业,加速绿化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我省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在恩施地区进行了飞播造林,到一九八○年止,已有四个地区十四个县进行了飞播造林,共有播区七十四个,播区总面积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我省继续开展飞机造林试验五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我省在大姚、姚安两县又开展了飞机造林试验。此次试验的树种是云南松、造林面积为三十万亩,观察期暂定五年。观察内容是:飞机造林中种子消失、幼芽出土、幼苗保存情况和死亡原因,不同植被以及不同坡度、坡向、土壤、地形、海拔高度对成苗的影响与成苗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林仲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