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1,(16):36-37
棉花铃期引起棉铃僵硬、腐烂的病害统称铃病,主要有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花红腐病、棉铃黑果病、棉铃红粉病、棉铃曲霉病、棉铃灰霉病等。江苏省秋季雨水多的年份部分种类的铃病发生重。一、发生规律铃期低温多雨,特别是8~9月份连绵阴雨,田间积水,湿度大,郁闭、通透性差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  相似文献   

2.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3.
棉铃黑果病是棉花铃期的重要病害,常使棉铃形成僵果,不能正常吐絮,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棉铃黑果病菌(Diplodia gossypina)在PDA上常规培养下不能产孢,且菌丝接种成功率又较低。因此探索病菌的产孢方法,对病害的侵染规律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2017年气候异常,造成棉田的伏前桃增加,为棉花的烂铃创造了条件,广大棉农应该引起重视。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病害引起,如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而这些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带菌、土壤带菌或病残体带菌3种方式传播,特别是距地面40cm以下的棉铃在田间郁闭、空气湿度大于85%时,烂铃发生严重。烂铃不仅影响棉花产量,造成棉花纤维品质下降,同时还增加了植棉的生产成本,造成植棉效益的下降。其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烂铃成为棉花生产上一大障碍,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引起棉花铃期烂铃原因有病害因素、虫害因素、气候因素、栽培因素,介绍了防治棉花烂铃的措施,以期为棉花烂铃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烂铃率10%~20%,阴雨连绵的年份烂铃率30%以上,甚至更高。如2003年,棉花烂铃病大暴发,有些地区发病株率达到100%,烂铃率50%以上,而且出现了少见的顶部3个果枝棉铃被侵染的现象。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和黑果病等10多种病原菌引起。棉铃疫病是河北省棉花烂铃最主要的病原,发  相似文献   

7.
<正> 铃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由于它发生普遍又直接危害棉铃,因此,对棉花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很大。近年来,用代森锰锌防治烂铃,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成本高、药源缺乏,未能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为此,我们进行了络氨铜防治棉花铃病的试验,以期替代代森锰锌。材料和方法1.供试药剂:14%络氨铜杀菌剂(辽化宏伟化工厂提供);70%代森锰锌(南通化  相似文献   

8.
棉花铃病是指侵染棉铃造成危害的多种病害的通称,一般又叫烂铃.其中最重要的病害是棉花疫病,其次还有其他10余种由各种病原危害的铃病.江淮流域棉区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发生烂铃.尤其是秋雨连绵,田间湿度增高,烂铃现象更为严重,受害轻的可造成棉铃脱落或僵瓣,形成烂铃,受害严重的,可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近年,有关单位通过对烂铃病原菌鉴定,明确了烂铃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的一种棉铃病害。病菌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萌发的孢子可侵染棉苗,引起棉苗发病。在棉花蕾铃期,病原菌形成的孢子囊释放的孢子借助于风雨和昆虫等传播侵染棉株,引起棉铃发病。棉花发育期间低温(24~27℃)、多雨(雨日3~5 d)及虫害重则是诱发烂铃发生流行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花序  相似文献   

10.
棉花烂铃与铃壳生化成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铃病害直接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是棉花高产优质生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烂铃病害已成为棉花病害防治上较为复杂、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1.
棉花铃期遭受各种病害的浸染而造成的烂铃僵瓣,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棉铃病害共有20种左右,常见的主要有炭疽病、红腐病、疫病、茎枯病、黑果病,其次为红粉病、软腐病和曲霉病等。一常见棉铃病害的发病症状(一)炭疽病发病初期为暗红色或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绿褐色或绿黑色,  相似文献   

12.
<正> 棉花铃期病害主要有铃疫病、红腐病、炭疽病和红粉病。棉铃病害主要表现症状为烂铃,一般年份烂铃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50%以上。 一、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适宜 夏秋多雨年份,光照偏少,棉花田间湿度大,造成病菌的繁殖、传播,铃病加重。特别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偏多年份,棉花烂铃严重。 2.栽培管理不当 棉田内沟、渠  相似文献   

13.
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生产中棉铃的重量及其纤维品质存在时空上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抓好优质铃期的生产管理是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的关键途径。本文提出了一套定量分析优质铃群体结构的方法,其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管理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黑果病(DiplodiagossypinaCooke)是由棉色二孢菌侵染致病,黑果病菌按侵染棉铃的能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寄生性病菌,能够穿透棉铃表皮,直接侵入内层组织危害,如铃疫病、炭疽病、和角斑病;另一类是腐生性或半腐生半寄生性病害,病菌穿透力弱,主要通过虫害、寄生性病害和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铃皮裂缝处入侵为害,如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黑果病等。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黑果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顶部棉铃发育过程中温度变化对棉铃铃重和品质形成的机理,分析膜下滴灌棉田播种后棉铃铃期发育及品质问题,以及分期播种后棉花顶部棉铃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确定播期及喷施脱叶剂日期,为膜下滴灌棉花确定播期和提高棉花纤维品质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7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以正常温度播种时间为对照、设置3~4个播期,根据不同播期播种,调查棉花铃期,测定棉铃单铃重、棉花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4月8日(早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单铃重较其余播种日期高0.79%~11.02%;花铃期提前3~10 d;棉花纤维长度高1.05%~3.86%、比强度高2.00%~9.49%、整齐度高0.59%~2.03%、马克隆值高0.41%~13.76%。【结论】4月8日(早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发育在23.70~23.86℃的日均温条件下,花铃期提前,棉花顶部铃铃期发育时间缩短,且单铃重较大,棉花纤维品质较高。其中,日均气温对棉花单铃重和纤维品质影响最大,可最为衡量棉花顶部棉铃发育的重要指标。4月29日(晚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发育由于最低温度的影响导致铃期缩短,棉花纤维发育受到影响,不利于高强纤维和高质量棉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介绍棉花苗期病害、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棉花角斑病、棉铃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棉花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棉花烂铃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农业科学》1995,(4):32-33
江苏省棉花烂铃综合防治研究进展江苏省棉花烂铃防治技术研究协作组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灾害性病害”之一.国内外均未见有系统性协作攻关研究。在江苏省科委农村科技处的组织和领导下,我省于1991年组建了G91002-06课题协作组,历时三年多艰苦“攻关”...  相似文献   

18.
棉花烂铃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型病害,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烂铃病的产生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减产20%,严重发生则减产50%以上.近年来,围绕烂铃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