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勒泰地区是全国重大牧区之一,也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生态在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起重要的作用,针对草原生态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和建设措施:加强草地生态置换保护体系建设、草地科学管理、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草地鼠虫害防治、草原生态的宣传等,同时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牧民增收,实现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为全国草原生态的进一步保护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草原既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基地,又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实现草原生产和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更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辽宁省是北方重要草原区之一,为保护草原资源,明晰草原权属,2008年在全省启动了草原权属确定工作,现已完成草原确权面积1350多万亩(1亩≈667m2);2009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建设工程",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300  相似文献   

3.
《新疆畜牧业》2012,(9):1-1
(2012年7月2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 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发展草原畜牧业,事关畜产品供应和农牧民增收,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稳定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更加强调草原的生态功能,但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4.
草原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辽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区。20世纪80年代普查表明,全有各类草原面积4860余万hm^2,人工草地建设近年也发展较快,累计建设面积超过43.3万hm^2。  相似文献   

5.
草原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我国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草原面临的生态危机愈发突出,如大规模的资源开发致使草原持续干旱、退化;害虫引起草原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草场退化,生产率下降等.因此,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深入,畜牧业的发展一直是受到关注的问题,由于近几年我国畜牧业发展非常快,很多草原出现超负荷的现象,影响了草原建设和发展。云南地区作为畜牧业的重要产区之一,如和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共同的研究方向。本文立足于此,浅谈云南地区在草原建设和生态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草原建设和生畜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草原资源丰富,总面积584.22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37.9万公顷,林间、林下草地及田间隙地288.36万公顷。这些丰富的草原资源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加快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颁布和“退耕还草”、“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草原禁牧和牲畜舍饲”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省的草原畜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现就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化草地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近年来,随着生态省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省的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  相似文献   

8.
牧民作为草原畜牧业的主体,它的行为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地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通过对牧民行为与草地生态环境矛盾作用机制的研究,得出牧民行为是通过草场和畜牧业与草原生态发生矛盾关系的,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笔者针对草原存在的生态问题,对于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提出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及发展对策,实行依法治草,加强建设人工草地,解决因草地退化而产生的畜草问题,使得草原生态平衡,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呼伦贝尔市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发展对策,全面彻底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工作,实行依法治草,积极开展以人工草地建设和治理退化草地为重点,大力加强牧草种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秸秆养畜等技术措施,解决畜草矛盾,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的健康发展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构建草原生态文明,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草原资源的过量利用已经严重破坏了草地生态,而且,土壤、气候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也使得草地畜牧业在当前的环境下难以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究如何通过改进草地畜牧业的管理和技术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保护天然草地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草原资源大国,我国草地畜牧业仍属弱势产业,主要原因是草地严重退化、草地灾害频繁、草地超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以生态环境为本,以草为本,资源永续利用和以建设求发展的生态畜牧业。  相似文献   

13.
加强草原建设促进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有草地面积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41%,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地利用不合理,草地资源面临枯竭,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为此,必须加强草原建设,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草原是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维系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种质资源库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新《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草原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草原工作者面临着艰巨的工作任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省东南部现有草原面积66.7万hm^2,加强这些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对该地区维护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谈对做好草原大文章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广袤的草原功能多样,以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为核心,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科学利用草原为前提,以落实草原生态补偿为保障,以推进草原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强化草原法制建设管理为基础,以实现草原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好草原大文章,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拉善左旗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拉善左旗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草地是本旗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对阿拉善左旗草原保护、合理利用与建设现状及今后发展对策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本旗荒漠草原生态建设和草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对策,实行依法治草,积极开展以人工草地建设和治理退化草地为重点,大力加强牧草种子工程建设等技术措施,解决畜草矛盾,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草原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草原工作指导方针的进一步明确,各级草原监理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新疆是我国草原大区。天然草原总面积8.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4.4%。草原是新疆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草原牧区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要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工作座谈会要求,进一步强化新疆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下大力气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2):71-71
吉林省西部地处我国松嫩草原中心地带,拥有大面积典型羊草草原,东部地处长白山区,林间林下草地资源丰富。全省现有草原面积584.2万公顷,占幅员总面积的31%,为全国八大牧区之一。草原是全省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草原更是发展畜牧业,生产肉、蛋、奶、皮、毛等畜产品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辽阔的地域上,大自然恩赐了60亿亩天然草原,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原的葱郁茂盛离不开阳光雨露,更离不开辛勤耕耘的园丁。如今,我国草原迎来了历史上最灿烂的春天,让我们点击中国草业网,在美丽草原中寻找春的元素:一是生态划红线,吹响进军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