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牧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牧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和目标,解决牧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四个方面全面梳理了近年来有关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理论体系,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合作少,不符合形势发展的需求.建议加强相关研究,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牧民增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牧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内蒙古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自治区八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今年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1号文件、自治区八次党代会及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加快调整农牧业结构,继续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农畜产品加工在种养加中的比重,促进农畜产品连续增产、农牧业继续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强化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产业支撑、生态和基础设施支撑、科技人才支撑、服务体系支撑、政策支撑和作风支撑。努力实现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人民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不断的加强,因此,草原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以及牧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种发展形势决定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建设方向。根据我国现阶段比较注重建立草原生态与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尽快想出办法来解决草原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大力实施草原生态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草原生态建设及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该文就草原生态建设与牧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肃南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原超载过牧现象日益突出,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逐步扩大,草原生态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作者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水利建设是改善肃南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我国牧区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牧区为例,提出了向灌区、小城镇、旗外的“收缩转移”战略,并从产权、生态、投入、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国牧区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牧区为例,提出了向灌区、小城镇、旗外的“收缩转移”战略,并从产权、生态、投入、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人民面临世界性气候问题和地方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扰,基于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祁连县牧区的一些草原生态危机为依据,对青藏高原牧区目前存在的草原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该文首先阐明了草原生态是草、畜、人之间的一种生态系统关系,草原生态恶化就是源于这一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观点;其次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导致草原生态恶化的各种人为因素,当初是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草原生态出现问题,后来针对草原出现的问题施行一些不符合草原生态系统的政策和项目导致草原进一步退化;最后结合相关资料对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比较可观的建议,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工作是考验私政联手共同奋斗的重要表现,必须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牧民的传统智慧,更应该让草畜人之间的生态系统作用发挥起来,从而实现青藏高原牧区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新型合作经济与建设草原新牧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牧区新型合作经济问题,是事关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缓解三牧问题、牧区全面小康的关键性研究命题.本文以"新型合作经济与草原新牧区建设"为主题,以建设草原新牧区为研究背景,在把握新型合作经济与草原新牧区建设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阐明新型合作经济在草原新牧区建设中的定位;研究新型合作经济的基本形态;揭示新型合作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贞明 《甘肃农业》2014,(8):14-15,22
为全面掌握全省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情况,甘肃省农牧厅草原处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广大牧区草原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生产方式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提质增效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刘文 《现代农业》2005,(2):F002-F003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于2005年1月21日在呼市召开,本次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全面安排部署2005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草原畜牧业作为乡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整体健康均衡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研究首先明确了内蒙古乡村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主体、要素及其内在逻辑。其次,通过综合考量内蒙古乡村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充分程度,揭示了制约内蒙古乡村牧区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最后,结合内蒙古乡村牧区现状选择有效的产业发展路径,并为加快乡村牧区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 牧区生态现状 我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之一,也是从事牧业生产的大国,牧区土地面积416万公顷,为国土面积的43%,全国耕地面积的3倍.其中草原面积247万公顷,占牧区总面积的70%.我国的广大牧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年来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破坏,牧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牧区盐碱地不断扩大,河湖、林草面积不断缩小,据统计,牧区天然草地区以每年0.5%的速度退化.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综合性产业。甘肃少数民族牧区草原旅游业随着国家乃至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草原旅游业为主促发关联产业是甘肃少教民族牧区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唐菊云 《甘肃农业》2011,(12):29+31-29,31
盐池县地域辽阔,草原宽广,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历史上就是“地利宜耕牧”、“以畜牧业者多于耕种”,是宁夏的畜牧大县,也是全国266个牧区县中宁夏唯一的牧区县,农业和畜牧业是当地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草原畜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民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前些年草原过载,生态退化,影响了畜牧业的健...  相似文献   

15.
杨春  王明利 《农业展望》2013,9(9):46-49
在研究中国牧区半牧区县肉牛生产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肉牛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牧区半牧区县的牧业人口数总体保持增长;牧区半牧区县牛出栏量呈上升趋势,牛肉产量保持增长,两者年平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水平,由此表明牧区肉牛生产能力在逐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牧区仍面临繁育提供架子牛重任、草原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方式转型等.未来,牧区肉牛生产将逐步由繁育和育肥为主向全产业链发展,养殖模式呈多元化,注重草原生态保护的肉牛养殖将受到重视,总体生产发展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甘南牧区四个气象台多年降水和气温资料,通过分析甘南牧区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总结出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总体特点为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逐年减少。突出特点是夏河和玛曲牧区冬、春、秋季降水量减少,其它地方降水量增加。然而草原植被的主要生长季夏季,牧区降水量在减少。气候的变化对植被产生了较大影响,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甘南牧区草地退化,草畜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甘南牧区四个气象台多年降水和气温资料,通过分析甘南牧区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总结出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总体特点为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逐年减少。突出特点是夏河和玛曲牧区冬、春、秋季降水量减少,其它地方降水量增加。然而草原植被的主要生长季夏季,牧区降水量在减少。气候的变化对植被产生了较大影响,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甘南牧区草地退化,草畜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8.
天祝藏族自治县在境内最大、最干旱、退化最严重的松山滩草原连续实施了三项牧草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发展牧草节水灌溉面积1.08万亩。各示范项目区经济效益显著,草原生态效益和节水效益明显,社会效益良好,为大规模开展牧区生态水利建设总结了经验和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总结示范项目建设经验的同时,结合松山滩草原实施的其它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提出了对牧区生态水利重要性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陶克 《现代农业》2007,(10):1-1
草原保护建设不断加强.农牧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农牧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牧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正在逐步走上农牧业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草原生态是内蒙古生态的主体。面对草原沙化、退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内蒙古按照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加快建设、持续利用的方针,突出草原保护,走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的路子,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一、明确任务,创新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006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为争取“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加快提升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能力为主线,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