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无公害肉鸡饲养是指按照无公害肉鸡饲养管理准则进行生产,鸡肉中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对环境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的肉鸡饲养技术。包括鸡场选址,卫生防疫和免疫接种,饲料、兽药使用,饲养管理等方面。1鸡场选址要求鸡场选址包括肉鸡对产地环境和环境对鸡场的要求。产地环境是指肉鸡周围空间中对其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物质的总和,包括水、大气、土壤地质、生物等自然环境和鸡场建筑物与设备等人为环境。环境对鸡场要求指避免鸡场对环境的污染而对鸡场地址和排污进行的限制。1.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是实施无公害…  相似文献   

2.
种用肉鸡是用来生产肉鸡种蛋的种鸡,养好种用肉鸡是获得优质肉用雏鸡和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基础,也是促进肉鸡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养好种用肉鸡呢?一、鸡场建造,1.鸡场选址。种鸡场应建在通风良好、环境干燥、空气新鲜的位置,其与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及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的距离1000米以上,其与动物诊疗、屠宰及其他养殖场距离30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3.
当前,肉鸡疾病多发且难以控制,非典型化表现多,常伴有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和合并感染的情况,给临床诊断和防控带来很大困难,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肉鸡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集环境控制、健康鸡群培育、卫生消毒和兽医管理等于一体,排除疫病威胁,保护鸡体健康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某大型鸡场所辖的5 个肉鸡场严格按照肉鸡生产SSOP程序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HACCP 程序,为了验证HACCP体系的应用效果,我们以出口禽肉中要求最严格的病原之一沙门氏菌为例,比较鸡场在应用HACCP程序之前和之后的沙门氏菌感染情况。2003年3月份和9 月份在5 个实施HACCP的鸡场和5 个相同规模的对照鸡场采集泄殖腔拭子,每个鸡场480 份样品,检测沙门氏菌的感染率。结果实施HACCP的鸡场沙门氏菌阳性率由实施HACCP 前的1.17%(28/2 400)下降到0.04%(1/2 400),而同期5个对照鸡场沙门氏菌阳性率分别为1.25%(30/2 400)、1.67% (40/2 400)。由此可见,HACCP程序的实施,对鸡场沙门氏菌的控制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肉鸡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受舍内各项条件的影响,环境控制的第一步是测量实际条件,然后与标准或推荐的水平相比,这样,从什么角度来提高生产性能将非常明朗。从出雏开始,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肉鸡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鸡场的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准备好鸡只健康生长所需要的仪器设备,鸡场的管理可以归纳为技巧的综合与互作,员工的知识和经验的体现,只有在统一团队精神前提下,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环境管理是关键因素,使用仪器和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饲养无公害肉鸡的养殖场环境、用水标准、饲喂的饲料、兽药的使用准则以及疫病的控制和鸡场的饲养管理准则,以供广大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肉鸡生产的通风与温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条件是影响白羽肉鸡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鸡场建设和日常管理的主要环节。文章分析了鸡舍环境条件与肉鸡疾病之间的关系,系统论述了通风对鸡舍内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肉鸡舍的温度和通风控制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某大型鸡场所辖的5个肉鸡场严格按照肉鸡生产SSOP程序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HACCP程序,为了验证HACCP体系的应用效果,我们以出口禽肉中要求最严的病原之一新城疫为例,比较鸡场在应用HACCP程序之前和之后的新城疫的感染情况。3月份和9月份在5个实施HACCP的鸡场和5个相同规模的对照鸡场采集棉拭样品及组织样品,每个鸡场60份样品,检测新城疫病毒阳性率。结果实施HACCP的鸡场新城疫病毒阳性率在实施HACCP前后由6/300(2%)下降到3/300(1%),而同期5个对照鸡场新城疫病毒阳性率分别为9/300(3%)、8/300(2.67%)。由此可见HACCP程序的实施,对鸡场新城疫的控制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卫生防疫是集约化肉鸡场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无疫病鸡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几年来,我们在实行肉鸡企业集团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对本公司下属的肉鸡场,结合实际制定了“肉鸡场卫生防疫程  相似文献   

10.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的环境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绿色商品肉鸡,必须考虑在充分发挥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鸡肉品质。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品质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品种、通风、光照等因素。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肉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外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废弃物处理等;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雏鸡的选择、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等环节。1舍外环境控制1.1场址布局与鸡舍构造鸡场场址以地势高燥、容易排水的平坦或稍有向…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是最早开展规模化白羽肉鸡养殖的省份。目前每年出栏白羽肉鸡20亿只左右,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出口肉鸡产品约占全国的一半。单一鸡场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鸡场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疾病也相对较多。本文介绍了山东省规模化肉鸡养殖模式与疫病控制现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禽偏肺病毒(aMPV)在安徽省鸡群中的感染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安徽省合肥、亳州、定远、舒城等地区的9个鸡场、7个不同品种(系)鸡群的296份血液样本进行了aMPV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被检鸡场均有aMPV感染,鸡场阳性率最高达100%,最低为20%;各品种(系)鸡均有感染,感染率最高的是青脚麻肉鸡,其次分别为科宝肉鸡、海兰蛋鸡、禽粤黄蛋鸡、淮南麻黄鸡、黄羽土鸡和新广麻肉鸡;其中蛋用型鸡血清样本总体阳性率为88.7%,明显高于肉用和兼用型鸡;公鸡和母鸡血清抗体阳性率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鸡群aMPV的感染已广泛存在,且不同地区、品种(系)、用途和性别的鸡群均较严重,应根据感染状况尽早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将进入国际大循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鸡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无公害绿色肉鸡产品迫在眉睫。因此,加快实施肉鸡标准化生产,提高鸡产品质量,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肉鸡场标准化建设肉鸡场进行标准化建设,是生产无公害鸡肉产品的基础。过去由于资金缺乏,再加上不注重专家论证设计,许多鸡场施工质量太差,在布局、排污和环境控制等方面均不合理,无法发挥良种肉鸡的遗传潜力。此类鸡场必须进行彻底改造,并推广乳头饮水器、自动喂料线…  相似文献   

14.
英国兽医研究所与布里斯托尔大学等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对肉鸡场及其环境中的弯曲杆菌来源进行了调查。该鸡场毗邻一奶牛场,与其共用一片水泥地和一个二级入口。研究人员对15批肉鸡进行连续监测,每批采样3次。结果不同采样时间(20、26和35日龄)鸡群弯曲杆菌感染水平差异很大,15群中有3群屠宰时仍  相似文献   

15.
禽偏肺病毒(aMPV)是一种危害火鸡和鸡的新病原,为调查福建省规模化鸡场aMPV的感染情况,从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和南平市18个规模化鸡场采集1 020份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aMP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调查地区的鸡群均已感染aMP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2.2%(634/1 020),最高100%,最低为32.0%;蛋鸡和肉鸡均可感染aMPV,蛋鸡的抗体阳性率略低于肉鸡;商品代鸡群的抗体阳性率高于父母代;京红、海兰蛋鸡和本地鸡均可感染aMPV,其中本地鸡1的抗体滴度最高;aMPV抗体的log10滴度和抗体阳性率随着鸡群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研究表明,所调查的福建规模化鸡场鸡群已经普遍感染aMPV,且感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刘学申 《水禽世界》2004,(12):30-31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研究,建立了疾病监测管理三级预警防御系统。其原理是制定可行的肉鸡场监测管理三级预警系统标准参数。通过每天观察舍内环境及舍外环境、肉鸡采食量、肉鸡精神行为状态等变化,把不良数据记录在案,每周进行一次预警数据处理总结,并向场长汇报情况及趋势,综合分析发生预警的原因,快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舍环境控制隐患,对肉鸡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诱因,从而全面提升肉鸡生产性能和成活率。1对舍内环境及舍外环境监测管理预警系统1.1首先建立AA或艾维茵肉鸡健康状况下,适宜生长的舍环境控…  相似文献   

17.
某肉鸡场2000羽肉鸡15日龄突然发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并有黄白色稀粪排出,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经实验室检测,综合诊断该肉鸡群为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本文针对该鸡场发生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采用的措施加以总结,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某肉鸡养殖场肉仔鸡发生了一起以心包积液、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通过对病死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PCR检测、鸡胚接种试验等确诊为该鸡场发生了禽腺病毒的感染,通过采取系列治疗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所谓环境控制鸡舍,还不能完全不受外界气温影响,作为一个现代化商品肉鸡鸡场,一年四季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结合鸡群日龄、密度,外界环境的风向、风力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灵活的通风方式。在寒冷季节转换的时候气候变化频繁,对鸡舍环境的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每年进入夏季以来,红河州大部分县(市)饲养的10日龄后肉鸡出现采食量下降、下痢、腹泻、排饲料色粪便等,致使饲料转化率降低,肉鸡增重缓慢,严重者造成大群脱水和死亡。特别是在密闭或潮湿、卫生条件差、保暖设施简陋、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的鸡场多发,前期控制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会引起继发性疾病感染,严重影响鸡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