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羔羊梭菌性心肌炎是由厌气性梭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死亡、急性局灶性广泛性坏死和出血性心肌炎为特征的疫病。 1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发生于冬末至春季,多发于牧草丰茂时期。发病羊多在1岁以下,死亡率为3.2%~7.0%。病羊多未进行过破类及羊三联肠毒血症猝疽及快疫(羔痢)的预防,且大多数病羊发病时进行过剪毛、断尾、去势。本病多发于冬季长期圈养的羊只。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扎隆乡一牧户羊群有380只绵羊,2015年元月初起陆陆续续发病,20 d内死亡40只,从3只病死羊器官中分离到疑似腐败梭菌,经动物试验及毒素测定,证实分离到的菌株为腐败梭菌,皮下注射小鼠最小致死量为1 000 MLD/m L,诊断为腐败梭菌病(简称羊快疫)。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发病羊基本上是1岁羊,发病羊均注射过羊四联苗。发病羊病程快的往往未表现出临床症状,放牧途中或在牧场倒地死亡,也有早晨发现死在羊圈舍内;病程慢的羊离群不愿意走动,强迫其行走时,运动失调,四肢僵硬,有的体温升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贵州省某羊场羊只发病死亡原因,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和PCR检测等方法,对该规模化羊场发病羊只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该羊场发病羊疑似支原体和魏氏梭菌混合感染;支原体PCR检测未检测出支原体特异性阳性条带,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鉴定确诊为魏氏梭菌感染,最终确诊造成该羊场羊只发病死亡的原因为魏氏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绵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中包括羊快疫、羊黑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等。这类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突然发病,病程短而快,常不显示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且死亡率极高等特点。临床上把这类羊的疾病统称为羊梭菌性疾病。1病原羊梭菌主要由诺维氏梭菌(羊黑疫)、腐败梭菌(羊快疫)、产气荚膜梭菌(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等感染所致,这些  相似文献   

5.
羊梭菌病是由梭状杆菌引起的羊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表现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全身实质性器官出血、肠管出血、坏死等症状。一旦发生来不及预防,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失。本文对全县羊梭菌病的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归纳出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绵羊黑疫的病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0月,青海省海北州某牧场的藏系绵羊发病并急性死亡,半个月内死亡200余只,从其中2只症状典型的病死羊病料中分离到疑似诺维氏梭菌,经毒素测定、毒素中和试验及动物接种,证明分离出的2株菌为B型诺维氏梭菌,毒价测定最小致死量(MLD)为2~4万MLD/ml,从而诊断为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羊黑疫。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羊群于发病半个月前曾注射过羊四联(瘁疽、羔羊痢疾、快疫、肠毒血症)疫苗,此次发病波及到了7个牧户,常急性死亡,死前无明显症状,晚上入圈时尚未发现症状,早晨发现已经死亡。2剖检变化死亡羊只颈部皮下有少量黄色胶胨样液体,…  相似文献   

7.
宁夏盐池县某养殖场饲养的羊发生了突然倒地死亡,或晚上没有任何症状而次日晨死于羊圈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羊A型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该养殖场共饲养羊1328只,发病324只,全部死亡。发病羊都是青壮年羊,营养比较好,发病地区羊没有进行羊梭菌病疫苗免疫注射。本病为散发,1个羊群发病后,附近其他羊群不一定同时发病。在1个羊群中出现后,一般要延续10~20d,表现为陆续发病、死亡。2临床症状在5个发病羊群中,初期都有3~5只羊急性死亡,或在放牧途中或正在吃草即突然倒地挣扎几下就死去;或向前猛冲,腾空而起然后…  相似文献   

8.
陈世军 《兽医导刊》2014,(15):46-48
一、羊梭菌病的概念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这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或指发病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超过1d时间)、病死率高。这些传染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表现等方面颇易混淆。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大小(0.6~2.5)×(4~20)μm,为厌氧菌。  相似文献   

9.
羊魏氏梭菌病是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疫病,其发病和饲养管理条件、营养平衡、应激因素、环境消毒及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等有很大关系。为切实做好羊梭菌病的防控工作,及时掌握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有效防范羊梭菌病的暴发和流行,我县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及村级防疫员对全县的羊存栏量及羊梭菌病疫苗免疫情况、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总结出治疗有效中药配方。  相似文献   

10.
<正>了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of sheep)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传染病的总称,主要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这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死率高。1主要特点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尤其是4~5月间牧草返青时发病最多,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和1~2岁  相似文献   

11.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黑疫、羔羊痢疾等。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促,多为急性死亡,对养羊业为害极大。1流行特点羊梭菌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发病羊的营养多在中等以  相似文献   

12.
陈世军 《动物保健》2014,(11):46-48
一.羊梭曹病的概念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这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或指发病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超过1d时间)、病死率高。这些传染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表现等方面颇易混淆。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大小(0.6~2.5)×(4~20)μm,为厌氧菌。  相似文献   

13.
夏玮明 《兽医导刊》2016,(2):123-123
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传染病的总称,临床特点是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或发病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超过1d时间,病死率高。这些传染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表现等方面颇易混淆。梭菌感染绵羊神经系统后,可引发破伤风、肉毒素中毒和局灶性对称性脑软化。  相似文献   

14.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菌属中多种梭菌引起羊的一类传染病.以发病急、病程极短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介绍了几种羊梭菌性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 近两年对格尔木市放牧藏羊羊梭菌病发病情况进行实地入户调查.从发病情况、死亡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其中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率高达41.33%.2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死亡前排少量褐色稀粪.病程稍长的表现不安,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回首望腹,四肢划动,耳部及四肢发凉.口角流出少量白沫或清水样液体.病程2~6h,最终昏迷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生化试验以及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此羊的死亡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尤其是4~5月间牧草返青时发病最多,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和1~2岁膘肥体壮的绵羊。梭菌病在临床上很难确诊,主要通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广西省某羊场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拉稀和大便带血进而导致衰竭死亡的原因。根据发病羊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及支原体PCR检测对送检羊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羊场发病羊为羊产气荚膜梭菌、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诊断结果给出防治建议,羊场采取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伊吾县盐池乡王某饲养的绵羊,出现以发病羊极度衰竭、昏迷至发病后数分钟或几天内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羊腐败梭菌病,并采取紧急免疫和药物治疗措施控制住疫情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某羊场羊只突然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魏氏梭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羊梭菌病与巴氏杆菌病混感表现出发病急、发病快、病程短特征,病羊发病后最快30min内死亡,且死亡率较高。本文以羊梭菌病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为研究对象,总结其诊断与治疗要点,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