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科院蚕研究所经研究证明桑树5个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顺序是节间密度>片叶重>单株有效条数>单株平均条长>单株产叶量。遗传力的高低说明性状遗传给后代能力的大小。对遗传力高性状进行选择,可以提高选择效果,加快新品种选育的速度。又利用桑树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和受精后  相似文献   

2.
苏超  韩明斋 《北方蚕业》1995,16(4):13-15
稀植条件下,通过对8个桑品种14项性状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夏秋叶产量的主要有单株条数,单株条长,单条长,单株条径,节间,主杆直径,单条径,单位叶面积重,m条长产叶量和kg叶片数共10项性状,其对夏秋叶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单株条径>单条长>单株条长>单株条数>主杆直径>单条径>单位叶面积重>节间>m条产叶量>kg叶片数。并列出了与夏秋叶产量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主要性状的回归方程,从而为桑树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桑树产叶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通径分析 ,可为桑树育种在一定目标的基因型选择以及改进栽培方法提供依据。以 2 1个桑品种为材料 ,对秋季株条长 (x1)、株条数 (x2 )、米条长产叶量 (x3 )、公斤叶片数(x4)、节距 (x5)与株产叶量 (y)进行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以及x1、x2 、x3 、x4、x5对株产叶量 (y)的通径分析 ,并进行了二次回归分析。从各性状同株产叶量的相关系数看 ,|r4y|>|r3y|>|r1y|>|r5y|>|r2y|,其中r4y、r3y与r1y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冬季育71-1桑树留条长度,主要影响春季桑树发芽率和产叶量:发芽率以条长93.35cm区最低;单株产叶量以留条93.35~115.88cm范围内最高。留条过短(平均条长28.31cm时)不仅影响桑叶产量,还易造成桑树冻害;但留条过长(平均条长134.43cm时)则增加蚕农采叶、治虫等桑园管理操作的不便。  相似文献   

5.
<正> 桑树属多年生叶用植物,造型修剪是桑树栽培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造型良好能提高单株产叶量,使其充分发挥经济效益。造型修剪的科学技术贯彻如何?既影响产量和叶质的优劣,又关系到桑树的使用年限,目前有的地方出现树势衰弱,花果满树的现象。针对我县近年来在造型修剪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如下: 一、造型修剪与产叶量的关系。桑树的根、枝、叶进行物质的吸收同化和运输贮存分解转化等新陈代谢活动,使桑树不断生  相似文献   

6.
蒙庆裕 《四川蚕业》2001,29(4):24-26
<正> 桑树是养蚕的基础,桑叶是家蚕的粮食。桑叶产、质量高,养蚕蚕体壮、产量高、质量优。因此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是恢复发展蚕业生产的关键措施。 改进桑树栽 培管理,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的配套技术,包含优化桑树群体结构;提高桑树施肥水平;合理修剪定型;防治病虫害;选接良桑等的诸多因素。桑树单株  相似文献   

7.
桑树春季产叶量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桑树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桑树春季发芽率(x_1)、生长芽率(x_2)、株条长(x_3)、米条长产叶量(x_4)、公斤叶片数(x_5)与株产叶量(y)进行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并进行了x_1、x_2、x_3、x_4、x_5对株产叶量(y)的通往分析。米条长产叶量(x_4)对株产叶量(y)有极重要的影响,相关系数r_4y=0.61703~(**)达到0.01极显著水平,而且对株产叶量的直接影响很大p_(4y)=1.11542。其次为发芽率(x_1),与株产叶量(y)的相关系数r_1_y=0.44570~(**)也达0.01极显著水平。株条长(x_3)与株产叶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r_3_y=0.20125不显著,但通径分析发现,株条长(x_3)对株产叶量(y)的直接效应很大,p_3_y=0.91281。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原种繁育系数各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昝明财 《四川蚕业》2009,37(3):14-16
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数列)间的相似程度来判别关联程度。运用关联分析这一原理,通过对四川省现行的8个原种蚕品种各数量性状对单张原种制种量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及大小排序依次为:单张原种收茧量>克蚁收茧量>单张原种孵化量>健蛹率>公斤茧颗粒数>茧层率>全茧量>公斤茧制种量>茧层量。为原蚕生产提高单张原种制种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冬季桑树处于休眠期,实施各种科学管理技术措施对树体生理影响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劳力充足的优势。笔者在崇家沟乡蹲点三年,通过每年冬季桑园综合管理,使桑树平均单株产叶量由1990年的0.4kg增长到1993年的2.7kg,仅此一项技术措施使该乡每年增加发种量110张。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0.
2011年通过对蒙自冷泉镇现有8年生桑树云桑2号进行提高树干高度和不同伐条形式的试验,并对当年发芽期、开叶期、产叶量等经济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以离地80cm 处剪梢的处理发芽时间较对照提早一周左右;产叶量、单株发条数、单株总条长等经济性状也为最优,其次为60cm 的处理,对照区最差.春伐、夏伐、株内轮伐三种伐条形式,以春伐效果最佳,该地区的夏伐会导致桑树不发芽或发芽迟缓,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 桑树单株产叶量的高低,主要是新梢抽长能力,新梢“止心”迟或不“止心”则桑叶产量就高。但是在我省川东、川北和川南蚕区,常见桑树萌芽期中,新梢不能正常继续生长,有的新梢畸形扭曲,侧枝丛生,有的叶片皱缩,枝尖黑枯死亡,最后停止生长,以致影响产叶量和导致蚕茧减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属病害,由桑细菌性黑枯病菌引起的,另一种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固原地区桑树良种的引进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引进的十个桑树品种形态和物候期及生长规律的观察、经济性状特性、产叶量的详细测定,选出越冬性强、发条数多、叶片重、单株产叶量高、叶质好的“选792”、“湖桑32”两个优良桑树品种。“选792”、“湖桑32”四年生单株产叶量分别达2.62公斤和2.33公斤,1/15公顷产叶量分别达1455公斤和1295公斤,已在宁南山区首批推广133.3公顷。  相似文献   

13.
氮肥用量与桑树生长及树体氮素养分的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年生盆栽桑树,设年株施纯N。0、5、10、16、20、25克6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不同处理间桑树生长量、产叶量,桑树含氮量及氮素养分的积累量之间均成二次抛物线型变化。桑树各器官干物量为桑枝>桑叶>桑根;干物百分含氮量为桑叶>桑枝>桑根;一年内氮素养分的积累量为桑叶>桑枝=桑根。桑树积累总氮量、桑叶、桑根积累的氮量与施氮量间呈二次抛物线函数关系,桑枝积累氮量与施肥量间呈指数函数关系。查明幼龄桑树吸收的氮主要用于桑叶的产出(占62%)及桑根的贮藏(占23.3%)。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2010年3月10日安徽省歙县地区发生的冻灾对桑树造成冻害的情况,以及灾后管理措施对产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受冻害程度与桑品种、树龄、剪伐形式、立地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桑树发芽越早,遭受冻害越严重。歙县地区栽植桑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璜桑14号>育71-1>盛东一号>农桑14号。在同一品种中背风朝阳的桑园轻于迎风背阳的桑园,坡地桑园轻于平地桑园,春伐桑园与重剪梢的桑园(剪1/2枝条)轻于一般剪枝的桑园(剪1/3枝条),隔年夏伐或春伐的桑园轻于当年伐条的桑园。灾后加强桑园管理对产叶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桑树冻害较为严重,即枝条部分芽部组织冻坏、枝条轻微冻伤的情况下,重剪枝条会使新梢数量显著减少,产叶量减幅很大,减产幅度依次为育71-1(22.2%)<盛东一号(29.2%)<农桑14(35.1%);冻害后可以不修剪桑枝条,但有必要待桑树恢复生长后剪掉冻死、枯梢枝条。  相似文献   

15.
<正> 夏、秋时节,桑树枝叶生长量约占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加强桑树夏、秋管理是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树单株严叶量和亩桑产叶量的关键措施。 一、及时“夏伐”,合理采叶 1.及时“夏伐”。部分蚕农由于去年蚕茧价格低,思想怨气大,桑树虽然未挖毁,但未重视对桑树实行冬(春)季修剪,放任自流。其补救办法是:要实行夏季伐条,简称“夏伐”。“夏伐”对提高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桑  相似文献   

16.
<正> 栽培桑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单株和单位面积桑叶产量,获得高的经济收入.构成桑叶产量的诸要素,常以每亩株数(密度)、亩株条数、条长和单位条长产叶量及有密切关系的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  相似文献   

17.
<正> 天牛是我县高干零星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受害桑树轻者部分枝条枯萎,产叶量明显降低;重者整株死亡,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保护好我县高干桑树资源,尽快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我们在1992年对天牛的发生种类及其羽化规律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胡云  赵毅 《四川蚕业》2009,37(3):53-54,58
<正>桑树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害虫和病菌微生物的侵害,轻则损害桑树器官,导致树势减弱,单株产叶量降低,病虫代谢废物污染桑叶,叶质变劣,使养蚕单张产茧量低,蚕  相似文献   

19.
石灰岩丘陵桑园土壤保水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石灰岩丘陵桑园行间进行了覆盖地膜、覆草、土壤施保水剂、松土等 4种土壤保水技术的试验 ,结果表明 :其保水效果、春季桑树生长和产叶量为覆膜 >保水剂 >覆草 >松土 >对照 ,秋季桑树生长和产叶量为覆草 >保水剂 >覆膜 >松土 >对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进行了春伐桑树春季采叶程度对夏、秋季桑树的经济性状及产叶量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采叶1/2、1/3、1/4的夏季枝条伸长量比不采叶分别提高58.16%、31.72%和19.54%.产叶量分别增加21.43%、64.29%和51.43%,秋季枝条伸长量分别提高一8.88%、24.49%和14.97%,产叶量分别增加一13.68%、28.42%和15.79%.综合试验结果说明,春伐桑以采枝条1/4~1/2的叶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