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从池塘准备、苗种投放、饲养管理和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淡水白鲳池塘主养养殖技术,以供淡水白鲳在舒城县推广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2.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属脂鲤亚目、脂鲤科,又叫"淡水鲳",在台湾被称作"银鲳"。淡水白鲳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淡水白鲳的人工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因其养殖周期短、病害少、易捕捞等特点而受到养殖户的青睐。江苏省仪征市通过近十年养殖推广试验,在提高淡水白鲳品质,降低物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4.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因其养殖周期短、病害少、易捕捞等特点而受到养殖户的青睐。江苏省仪征市通过近十年养殖推广试验,在提高淡水白鲳品质,降低物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文彬 《新农村》2015,(2):32-33
<正>淡水白鲳又称淡水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食用与观赏兼备的大型经济鱼类,具有肉质优、体型大、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耐低氧、易起捕、好垂钓等诸多优点,且市场价格较高,养殖效益较好。网箱养殖可充分利用淡水白鲳生长快、市价高等优点,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1.养殖环境淡水白鲳喜生活在水域中下层,喜群居和群游生活,食性较杂,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多种水生及陆生植物、各种瓜果皮、蚯蚓、小鱼虾、有机碎屑、麦麸、豆饼、米糠、蚕蛹等农副产品和配合饲料都是其食物。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的网箱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敏  丁祥斋 《农技服务》2007,24(7):88-88
介绍了淡水白鲳网箱养殖中的饲养管理技术,并进行了养殖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淡水养鲳     
淡水养鲳淡水白鲳,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由于它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骨骼少、无肌间刺、肉质细嫩等优点,很受养殖户欢迎。淡水白鲳形如鳊,但肉质厚如鲤,属优质鱼类;既可单养,也可混养。养殖淡水白鲳须注意如下几点:规格要适应如与四...  相似文献   

8.
<正> 一般养鱼者都知道,养殖淡水白鲳的池塘中,决不能施用放百虫。因为淡水白鲳对敌百虫类的有机磷类鱼药非常敏感,即使少量施用也会使淡水白鲳很快中毒而大量死亡。然而,在泼撒生石灰等碱性鱼药的池塘中,如果同池施用含有有机磷成分的杀虫鱼药,则会导致淡水白鲳发生严重药害事故的配伍禁忌,恐怕不是人人都知道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许多杀虫鱼药,  相似文献   

9.
对淡水白鲳河道网箱养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淡水白鲳养殖周期较短,6个月左右即可见效。鱼种放养密度以70~80尾/m3为宜,且放养规格要尽量整齐。应于8月中旬起捕大留小,价格较10月底上市的高0.6~1.0元/kg,在当地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淡水白鲳食性杂,适应性强,易于饲养,在池塘养殖的条件下,经3~4个月的养殖,体重可达0.7~1.1kg以上,每667m^2水面可生产淡水白鲳400~500kg,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1.
淡水白鲳引进漳州地区已有20多年时间。它以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肉昧鲜美而深受各养殖单位和消费者欢迎,现已成为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因水质污染、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淡水白鲳发生了多种鱼病,有些病危害极大,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在成鱼池中混养淡水白鲳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措施有:(1)适时放养;(2)以淡水白鲳为主加强投喂高蛋白饲料;(3)养殖过程中,可用漂白粉等防治鱼病,避免使用晶体敌白虫。  相似文献   

13.
在成鱼池中混养淡水白鲳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措施有:(1)适时放养;(2)以淡水白鲳为主加强投喂高蛋白饲料;(3)养殖过程中,可用漂白粉等防治鱼病,避免使用晶体敌白虫。  相似文献   

14.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该鱼具有食性杂、抗病害、耐低氧、肉质好、生长快、产量高、易捕捞等优点,是有发展前景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之一。该鱼在池塘养殖中身披银鳞,尾呈黑色,胸鳍、腹鳍、臀鳍呈红色,腹部呈白色,四色相衬,柔和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一、生物学特征 淡水白鲳体呈卵圆形,侧扁;头部较小,口中位,吻较钝;正尾型,分叉较深;体高是体长的 2倍,体厚的 6 5倍。背鳍尾柄基点处有一脂鳍。 淡水白鲳生活在水的中上层,能耐低氧,喜群栖,不相互残食,可高密度养殖。为杂食性鱼类,可食各种水生植物和池…  相似文献   

15.
从亲鱼培育、催情产卵、人工孵化等方面阐述淡水白鲳人工繁殖技术,旨在为今后的水产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淡水白鲳网箱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69-69,163
本文从网箱设置、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鱼病防治、轮捕上市等方面介绍了淡水白鲳网箱养殖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郑建忠 《福建农业》2012,(12):28-29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洲的亚马逊河,1985年引进我国大陆,为热带、亚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肉质肥厚、营养丰富等特点,目前在我区大量推广养殖,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现以国内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将淡水白鲳的人工繁殖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在宁夏利用温棚养殖淡水白鲳试验的措施与结果,温棚水温保持在24-30℃的条件下,体重3-6克的仔鱼经9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达0.5kg,其生长速度是尼罗罗非鱼的1.8倍,是鲤鱼的1.3倍。文章对宁夏引进淡水白鲳温棚养殖做了讨论,认为适宜在我区进行温棚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9.
在水产养殖生产上防治病害,其用药量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对养殖对象造成药害。特别是淡水白鲳、鳜鱼等鱼类,对一些药物敏感,用药不当极易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20.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是一种优良的热带大型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杂、抗病力强、起捕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多种养殖优点。该品种1998年首次引入和县。2001~2004年,我站连续4年在历阳镇共义养殖场成功地进行了淡水白鲳池塘高产养殖示范,667平方米产量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