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一般诊断程序 首先将疑似病牛转群到隔离舍。其次通过资料中心电子档案了解发病牛的产奶量、胎次、妊娠天数、产后天数及病史等,并将这些信息登记在病历上。然后每头病牛应该有1个病历,内容包括牛号、病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呼吸、心跳、体温、疾病名称、处理方案等,并上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病牛病历电子档案。临床检查内容应包括牛的精神状态,呼吸次数,脉搏,体温,鼻镜干、湿情况,眼结膜色泽,腹围大小,粪便性状,有无积液、臌气等。  相似文献   

2.
高峰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32-132
1实验室检查 建立病牛病历档案制度,病历填写的内容为病牛体温、心跳、呼吸,粪的性状、鼻镜、精神状态,病牛的瘤胃蠕动、肠音、真胃触诊状态。通过信息中心电子档案了解病牛圈舍、胎次、产后天数、病史、产奶量等,并登记在病历上。  相似文献   

3.
<正>1一般诊断程序首先将疑似病牛转群到隔离舍。其次通过资料中心电子档案了解发病牛的产奶量、胎次、妊娠天数、产后天数及病史等,并将这些信息登记在病历上。然后每头病牛应该有1个病历,内容包括牛号、病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呼吸、心跳、体温、疾病名称、处理方案等,并上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病牛病历电子档案。临床检查内容应包括牛的精神状态,呼吸次数,脉搏,体温,鼻镜干、湿情况,眼结膜色泽,腹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2007年9月16日,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周某饲养的1头体重为300kg的3岁耕牛因饲喂过量菜籽引起不适。病牛精神委顿,反应迟钝,倦怠无力,被毛粗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咀嚼减弱,反刍缓慢,瘤胃蠕动次数减少且呈坚实的面团状,鼻镜干燥,张口呼吸,先便秘,后腹泻。根据病牛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诊断为菜籽中毒引发的消化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及时建立病历档案,对搞好畜禽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养鸡专业户卢某的蛋鸡场,常年饲养蛋鸡10000余只。年均经济效益在10万元以上,他的成功秘诀,就是建立病历档案。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收益不浅。现将病历档案的书写原则、记载内容和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县城关区和平社第四队耕牛于四月十七日就诊。病历为:食欲不良,已拉稀十余日,长期吃不上膘。经检查,脉搏正常,体温三十八度四,瘤胃蠕动力弱次数正常,其他无异状。当时诊断为,前胃弛缓曾投与龙胆粉二十克、番木鳖粉八克、重曹二十克、吐酒石八克。该病牛于五月二十六日又来就诊,畜  相似文献   

7.
1 前胃驰缓 该病是由于冬季青绿饲料缺乏加之冬闲,牛活动少,引起前胃机能紊乱,蠕动次数减少。病牛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  相似文献   

8.
牛锥虫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虻、螫蝇)通过吸血传播引起的牛原虫病。盱眙是全国养牛基地之一,对牛锥虫病的诊治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 通过病历整理,1996年以来,盯胎县龙山、仇集、河桥三乡镇共发生病牛1275头,治愈1220例,治愈率96.5%,死亡主要是年老体弱,久拖不治等原因造成,及时治疗治愈率更高。2 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突然升高40℃~41.5℃,持续2d~3d时间自行下降,后又反复发作。病初限结膜充血流泪,随着病情的发展,眼结膜苍白,有出血点或血斑;四肢下部水肿;精神萎顿,行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在农村的不断兴建,成千上万头(只)规模的养殖专业户在农村己屡见不鲜。及时建立病历档案,对搞好畜禽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养鸡专业户卢某的蛋鸡场.常年饲养蛋鸡10000余只。年均经济效益在10万元以上.他的成功秘诀.就是建立病历档案。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收益不浅。现将病历档案的书写原则,记载内容和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96年5月收治1例以排红尿为主症的病牛,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病,应用磷制剂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病历概要 病牛为自繁荷兰种牛杂交后裔,4岁,黑白花,营养良好,乳用。5月23日发病,5月25日初诊治疗,6月3日痊愈出院。病牛终日于狭窄、缺乏阳光的牛棚内舍饲,很少进行活动。病前日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牛,平时进行放牧饲养,近日有几头牛下颌、胸前皮肤肿大,采食量减少,反刍次数减少,病牛腹泻,经口服链霉素、黄连素等药物和肌内注射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药物后,不见明显好转,于是,打电话进行咨询并要求出诊。(二)临床检查患病牛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骨骼显露。下颌和胸前皮下水肿,指压留痕,质如面团。可视粘膜苍  相似文献   

12.
山区农村难产耕牛常因治疗不及时或助产方法不当而死亡。笔者对三种耕牛胎儿姿势异常的难产,应用徒手方法处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难产助产的步骤1.1查询病史①妊娠是否足月。②母牛是初产还是经产。③以往分娩有否难产病史。④妊娠期间的饲养管理情况。⑤努责开始时间、强弱、呈规律性或间隙性,次数多少。⑥水泡是否出现或破裂,流出液体多少。⑦胎儿有无露出阴唇之外。⑧有否经人作过检查或试助产,尤其注意是否用铁钩助产。1.2病牛检查观察病牛站立或侧卧姿势,测量体温和脉博,注意胎儿露出体外部分的干、湿、冷、…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2年5月26日收治一例以排红尿为主症的病牛,经检查确诊为牛产后血红蛋白尿(血)症,应用磷制剂治疗疗效卓著,现报道如下。 一、病历概要 病牛为自繁荷兰种牛杂交后裔,4岁,黑白花,营养良好,乳用。5月23日发病,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技术名称规模化种牛场腹泻病诊治。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腹泻病是养牛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水样粪便、排便次数频繁、病牛脱水等。本技术通过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诊断相结合对牛腹泻病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3月 ,我们对四川省西昌市某奶牛场的 9例奶牛酮病进行诊治 ,结果病牛全部治愈。1 发病情况9例病牛均有饲料单一 ,可溶性糖和优质饲草缺乏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养史。其中 6例干奶期过肥 ,3例体况良好。 9例病牛均缺乏运动 ,生产 3~ 6胎 ,产后 2~ 4周为高产期。 9例病牛病程均较短 ,突然起病 ,为急性奶牛酮病。2 临床症状病牛初期表现为食欲减退 ,不愿吃精料 ,仅吃少量干谷草和青草。流涎 ,反刍减少 ,瘤胃蠕动减弱或蠕动次数减少 ,肠音减弱 ,粪便干硬 ,或肠音增强 ,粪便稀软 ,粪便臭味大。病初兴奋不安 ,听觉过敏 ,眼神凶…  相似文献   

16.
正1发病情况遵化市某牛场,于9月16日从外地购入犊牛65头,体重150kg左右,购入1周后,陆续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起初以为感冒,注射安痛定、青霉素等药物,但治疗效果不佳,并于24日死亡1头,随后到本地疫控中心就诊。2临床症状病牛体温升高,可达40~42℃,精神萎靡,采食量减少。呼吸困难,咳嗽,鼻内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病牛呆立或躺卧,肚胀,反刍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牛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某养殖场15头牛吸虫病牛为研究对象,均存在反复腹泻、便秘症状,部分病牛经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新鲜粪便采样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牛肝片吸虫病;病牛均立即实施驱虫治疗,灌喂氯氰碘柳胺钠或阿苯达唑等驱虫药,并肌注黄连素,必要时静脉输注2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维护肝脏功能,观察病牛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5 d后,病牛腹泻、便秘好转,观察2周后,粪便性状恢复正常,肝区疼痛消退,发热症状消退,眼睑、下颌等肿胀消退;食欲、精神状态复常,预后良好。结论 牛吸虫病存在便秘、腹泻、肝区疼痛拒检、眼睑下颌水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实验室粪便检查确诊,及时实施驱虫治疗,以改善病牛预后,并强化防控措施,降低牛吸虫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正> 2005年岁末,养殖户李某称,自家的三岁西门塔尔牛产下一头母犊后,即卧地不起,经人按产后瘫治疗输入大剂量钙剂未能见效,特来求诊。1 临床症状病牛卧地不起,观察呼吸次数明显见少,并有屏气现象,观察反刍,病牛低头伸颈,食逆呕至口腔,极勉强而非常不自然,畜主反映,自产犊后,病牛排粪便、尿液也非常小心,好象很痛苦,在病牛身边有刚排出不长时间的粪便,见状,粪干而量少,暗黑色,表面覆有少量黏液,畜主又反映,原来经人治疗时病牛体温曾高烧过,体温在40℃以上,病牛鼻镜干燥,水草几乎不能进。2 诊断2.1 据畜主反映,原来体温高烧过,特测体温,病牛体温为38℃.未见高烧。2.2 畜主曾按产后瘫治疗过,而临床症状也异于产后瘫痪,故也排除了产后瘫嫌疑。2.3 询问畜主,病牛发病前,及发病过程,畜主反映,临产前一个月,病牛吃食、反刍均正常,也就是病牛孕后期较懒,常取一个姿势站立,如不驱赶,病牛是不会轻易移动的,病牛在牵遛时总是踌躇,可不知为什么,病牛下坡时非常慢,而上坡较快,询问畜主,是否观察过病牛的起卧姿势,畜主称未曾注意。2.4 畜主反映了上一情况外,又反映说,距生产还有10余天时,病牛曾病过一次,病牛主要是饮食减少,有痛苦呻吟,牵  相似文献   

19.
王桂香 《北方牧业》2006,(10):22-22
<正> 春夏季节,有的饲养者常给怀孕奶牛饲喂大量的油菜、萝卜、甜菜等多汁饲料。奶牛吃后会出现产后排出大量血红蛋白尿的情况。据测定分析,这主要是由油菜、萝卜等饲料含磷量过低引起的。此病多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左右。其主要症状为病牛排尿次数增多,尿液呈酱油色、葡萄酒色、暗红色乃至黑色,均匀透明,镜检见不到红细胞。防治:一、时奶牛要进行科学喂养,最好喂给全价的配合饲料。二、发现病牛,应立即停喂那些含磷低的饲  相似文献   

20.
1999年8-9月间,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农户散养牛发生一种以高热稽留、血尿为特征的病例。该病呈点性散发,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牛双芽巴贝西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先后发病的16头病牛,均是3-5岁的母牛,在人工授精后15天左右发病,最早的为授精后12天,最迟的为授精后20天;同时发现5例病牛体表有微小牛蜱寄生,1例病牛有牛皮蝇蛆寄生。其中5例病牛经乡村兽医用抗菌素、高糖、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