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技术概述麦后移栽棉两熟种植模式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粮棉双丰技术,适用于河北省南部地区。麦后移栽棉可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同时,大幅提高后茬棉花的产量,同时提高棉花的霜前花率。小麦亩产达到500 kg以上,棉花亩产达到250~275 kg。2技术要点2.1棉花育苗移栽技术2.1.1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120 d左右的中早熟品种,如冀杂2号、冀228等。2.1.2穴盘育苗播种。采用72孔穴盘,  相似文献   

2.
<正>1技术概述麦后移栽棉两熟种植模式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粮棉双丰技术,适用于河北省南部地区。麦后移栽棉可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同时,大幅提高后茬棉花的产量,同时提高棉花的霜前花率。小麦亩产达到500 kg以上,棉花亩产达到250~275 kg。2技术要点2.1棉花育苗移栽技术2.1.1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120 d左右的中早熟品种,如冀杂2号、冀228等。2.1.2穴盘育苗播种。采用72孔穴盘,  相似文献   

3.
<正>1技术概述河北省南部地区麦后直播超早熟短季棉一年两熟技术可实现小麦亩产400~500 kg、棉花亩产200~250 kg的目标。技术要点为选择早熟小麦、棉花品种,并采用促早熟、高产配套栽培措施,按照麦收后6月10日前抢种夏棉,7月10日左右现蕾,7月25日左右开花,9月中旬吐絮,10月份拔棉柴后再播种小麦的种植模式。2技术要点2.1夏棉田间管理技术2.1.1品种选择。棉花品种采用生育期100 d左右的超早熟品种,小麦品种采用6月上旬可收获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4.
棉花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中又一项新技术,具有早熟、丰产等优点。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棉花育苗移栽在麦盖提垦区的适应性,并探索完善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育苗移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产棉大省,由于自然生态条件适宜棉花生产,植棉比较效益高,产业优势强,故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棉花发展的优势产区之一。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是麦棉两熟的配套技术,也是实现棉花早播、早发、早熟和盐碱地保全苗的综合措施之一。棉花无土育苗无土移栽技术和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相比,具有劳动强度低、省工省时等优点,有望成为营养钵育苗的替代技术。由于对无土移栽棉花适宜移栽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2008~2009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开展了麦后棉不同种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品种和密度试验,以中熟育苗移栽棉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麦后直播棉生育性状、结铃动态、产量和"四桃"比例与移栽棉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在品种选择恰当的前提下,可获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相当的产量.适合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是早熟棉,生育期为100~105 d,试验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8是理想的麦后直播棉品种,其中中棉所68增产潜力更大.生育期在125 d以上的中熟品种因霜前吐絮率低,不宜作麦后直播棉使用.江苏沿海地区麦后直播棉中棉所5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7 500株左右,中棉所6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大面积推广露地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选择适宜的品种根据预计上市时间,选择不同熟期的抗枯萎病、高产、优质品种。2培育壮苗2.1确定播种期。早熟品种采用育苗移栽,一般在4月15~20日左右播种,苗龄约一个月,2~3片真叶定植;正常栽培的西瓜5月中旬直播或5月初育苗;晚西瓜一般在5月末播种。2.2育苗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塑盘育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采用塑盘育苗移栽技术,可比直播早熟7-10d,有效解决了玉米生育期积温不足,两料作物争时争地的矛盾。克服了传统营养钵育苗制钵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移栽运输困难等弊端。同时,选择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品种,适时育苗,培育壮苗,并通过规范化的栽培可比直播增产883.5 kg/hm2,增幅18%。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充分利用棉田10月至翌年4月的冬春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邱县近年来开展了棉麦连作育苗移栽试验示范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成功经验。主要技术如下:1棉花品种选择棉麦连作棉花品种一般应选择中早熟、抗逆性强的品种,根据近年来试验示范表现情况,邱县棉麦连作棉花品种以邯杂429早熟系为主,邯杂  相似文献   

10.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丰 《农村科技》2009,(4):22-23
棉花育苗移栽能够提早和延长棉花有效生育期,充分利用光热等气候资源,增加棉花有效结铃数,提高产量。2007年我团采用育苗移栽14.3公顷,667米。单产达到533.6千克。  相似文献   

11.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移栽、栽后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棉农科学种植,提高棉花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2.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是我场推广试验的一项新型栽培技术,通过育苗栽培可延长棉花的生育期,提早加快棉花的生育进程,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今年我场棉花育苗移栽面积41亩,单产378公斤。  相似文献   

13.
棉花穴盘育苗移栽高产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设计,研究了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与地膜直播栽培方式(CK)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的棉花生育期较CK长12 d,虽然全生育期整齐度和苗期生长势较CK差,但花期和絮期的生长势好于CK,单株成铃数明显增多,增产显著。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早熟是陆地棉育种的重要目标,世界上不少产棉国均把棉花早熟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作为棉花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早熟品种的发展,人们对于棉花早熟性机理的研究也逐步加强,其中涉及到生理、遗传以及早熟性状的选择等等方面.了解这些研究的发展与动向,对提高棉花早熟品种的选择效率,将是十分必要的.一、早熟性的农艺结构(一)前期生长迅速,生育期缩短以生育期的长短来衡量成熟的早晚,是前人研究中早就涉及的内容(Hintg,1954),而且是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早熟性指标之一.国内外的研究指出,棉花熟性是受各个发育阶段的长短影响的(Kadana,1975),包括苗  相似文献   

15.
以新选育出的大豆早熟品系D73作棉豆间作研究,结果表明,大豆D73品系是一个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小,适宜于棉豆间作的新品系。在间作栽培上D73品系应以4月中旬与棉花同种播种为宜,对采取大豆育苗移栽的应适当增加D73品系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高胜  伍琦  曾小林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37-38,43
分析不同栽培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的生育进程有较大的影响,地膜覆盖植棉易早熟早发,有效地延长开花结铃期;而棉花的总铃数、子棉产量、株高、果枝数、果节数均为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直播>基质育苗裸根移栽>板地直播,地膜植棉长势旺,结铃多。其中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单铃重、衣分、子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12 g、42.8%、5211.6 kg/hm2,是获得棉花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适合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冀东棉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冀东棉区棉花的生育期、"三桃"比例、霜前花率以及霜前皮棉产量,分析了棉花早熟品种中50、中早熟品种33B和中熟品种冀棉298在冀东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冀东棉区不适宜种植中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只能种植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8.
在推广该技术过程中,根据大豆品种特征特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棉花、麦类等经济作物种植多的特点,开展了与大豆多种形式的套种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不同套种方式产量表现1.棉花套种大豆采用育苗移栽,棉花4月5~10日播种,营养钵育苗,棉花行距120厘米,行间种植两行  相似文献   

19.
品种对3;1式移栽棉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品种间差异随育苗期延后而增大。中早熟品种棉纤维发育早于中熟品种。品种对棉籽(仁)脂肪累积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优于中熟品种,而蛋白质累积则相反。棉仁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含量变化品种间差异较小,豆蔻酸和亚油酸变化趋势相反,品种间存在差异;品种对棉仁氨基酸累积的作用表现为中熟品种优于中早熟品种。3:1式移栽棉品种选择受育苗期影响很大,早育苗时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随着皮棉价格的增长,农民种棉花的积极性提高了。种植棉花,要想取得高产丰收,棉花育苗移栽可以延长棉花有效生育期,充分利用光能,易保苗全、保密度,解决了套种共生期争地矛盾,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一、育苗移栽棉花的生育特点(一)发育早,有效结铃期长育苗移栽,早种早发,延长有效生育期,促使早现蕾,多结铃,伏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