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张弛 《中国农资》2007,(6):12-15
2004年,农资行业涌动连锁加盟之潮;2005年,农资行业开始大举整合之路;2006年,农资行业梳理营销模式;2007年,农资行业开始把企业管理进化成企业文化。有人说,农资行业比其他行业要落后整整10年。当众多农资企业开始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农资行业的迅速崛起和思维上的长足进步。准确地说,整个农资行业正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从三峡宜昌到天府德阳,从如画峨眉山到红色沂蒙山,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在山水之间一路走来,已经成为农资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道思想的风景。2013年,化肥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期,化肥产业将如何突破重重困难,走出沉重雾霾,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农资文化,探讨媒企发展,无疑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短短两天时间,来自全国的文化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论道文化,碰撞思想,总结经验,探寻新路,为农资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农资专业媒体,我们始终不渝地对行业发展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在与农资行业共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热切关注中国农资文化的成长与繁荣。本届论坛将成为行业在变革时期一个重要的节点,也将成为农资企业文化建设一个全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正>凭海临风,逐浪前行。8月16日—17日,第五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烟台农资现象"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本次会议紧紧围绕农资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企业文化在农资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当前,农资行业已经进入到了变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会嘉宾认为,在此背景下,企业文化正在成为行业变革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本次所调查的企业为随机抽取,其结果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行业招聘的现状。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农资行业带来了农资行业的发展和繁荣,民营农资企业不仅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所以在本次  相似文献   

5.
<正>电商之势不可挡,行业转型要有担当;农资企业不落后,各种电商都在上。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营销方式,无数传统企业(无论中小企业还是行业巨头)或进驻专业的电商平台或自建商城,纷纷推出了网上销售平台。这是网络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竞争带来的必然结果。农资行业的企业家何尝不想跟上这时代发展的潮流呢?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资传媒副总编辑张琴:发现行业问题,以媒体视角解读行业发展近年来,水溶性肥料快速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资传媒发布《中国水溶性肥料行业发展报告》,分析并提出了目前水溶肥行业的现状以及水溶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媒体的角度提出了建议。调查中发现,我国水溶肥龙头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溶肥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在于如何与设备企业对接,63%的企业认为只有灌溉设施企业和水溶肥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未来水溶肥行业发展才能稳步前进。在调查中,企业认为水溶肥要大范围地推广,仅仅靠企业自身很难做  相似文献   

7.
征文启事     
《中国农资》2013,(22):28
<正>为了梳理农资企业文化,搭建农资企业文化交流平台,助推农资行业稳健发展,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从即日起启动"金正大"杯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有奖征文大赛,欢迎农资生产、流通企业积极参与!投稿须知:(1)围绕主题,征文应突出企业文化特点,彰显企业精神,所有文章应为作者真实原创,严禁抄袭。(2)体裁不限,可采取"理念+故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3,(41):6-6
<正>随着农资行业的日益发展,企业文化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本次调查中,为了能对农资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有更为全面、客观、系统的了解,我们在调查中兼顾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其中流通企业46家、生产企业72家,调查对象中生产企业比重占61.02%。此外,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13,(21):27
<正>为了梳理农资企业文化,搭建农资企业文化交流平台,助推农资行业稳健发展,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从即日起启动"金正大"杯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有奖征文大赛,欢迎农资生产、流通企业积极参与!一、投稿须知:1.围绕主题,征文应突出企业文化特点,彰显企业精神;2.体裁不限,既可以采取"理念+故事"形式,也可以谈企业文化建设理论,题目自拟,篇幅以3000字以内为宜,可配彩色照片2-3张;3.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手机、电话、单位、职务等信息;4.纸质稿件请寄至中国农资传媒,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  相似文献   

10.
<正>农资电商很特殊,网上交易还有术。真正服务要体现,农化服务真功夫。农化服务伴随着农资企业的成长,农资企业在传播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引导新产品使用等方面做出很多工作。农化服务成为农资企业未来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眼下,农资行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被更多人关注。国内大型电商企业进军农资行业成为热门话题,也有行业内人士称农资行业特殊,专业性强,对售后服务要求高,现有日常电商平台很难适应农资行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资》2013,(16):22
<正>为充分展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改革发展新形象,积极引导区域农资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推进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加快发展健康运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0名)"、被国家发改委采纳为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招标评审工作重要参考指标的基础上,2013年将继续在全行业开展"2012年中国农资流通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2013,(15):24
<正>为充分展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改革发展新形象,积极引导区域农资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推进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加快发展健康运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0名)"、被国家发改委采纳为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招标评审工作重要参考指标的基础上,2013年将继续在全行业开展"2012年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中国农资行业跌宕起伏,转型升级进程持续加速。在此背景下,行业洗牌仍未停止且愈演愈烈,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落后就要淘汰"是所有农资企业都要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其中,农资流通企业作为将农资产品转变为农资商品的中间环节,它所承受的压力尤为巨大。一方面要面对产能过剩、利润率下降的市场现状;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下游客户需求的变化,做好服务转型。在巨大·········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对于国内的农资行业无疑是腹背受敌、举步维艰的一年。一方面要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行业产能过剩所带来的雾霾久久未能挥散,导致国内的农资企业在产业变革的市场较量中接受着种种考验。特别是一些承担国家化肥商业淡储的企业,既要防范经营风险,还要保障一方百姓的农资供应,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的双重压力时刻挑战着企业的耐力、实力与魄力。正是在这一年,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度调研市场、及时调整思路的基础上,明确"农资为主、高效多元"的业态发展战略,按照"强主业、优结构、弘文化"的工作总思路,保持了经济运行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农资行业来说,由于肥价的高位运行和生存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作为民营农资企业,由于在资金获得、经营规模方面与其他一些传统渠道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在行业发展中保存和发展自己,民营农资企业需要通过联合起来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于近期成立的盛世兴农农资公司就是将诸多民营农资经销商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合起来,创造一个农资行业的"国美"。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农资行业变革的重心转向管理提升和品牌塑造,农资流通企业人员知识老化、人才发展观念陈旧、各类专业型人才紧缺等结构性不合理的矛盾凸显。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调整现有的人才结构、打造一支与现代农资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是农资流通企业战略变革与培育新型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农资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经成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几年,行业内讨论最多的就是农资行业与电商的结合。今年两会期间,总理更是为电商发展大力宣传。去年本人开始从事农资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和圈里朋友讨论了不少电商的看法,也写了一些想法。其实,农资电商不是目的,大家千万不要为了电商而电商,不要把电商理解得过于神秘。农资电商不是终极目的,利用电商发展的机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探索企业未来的新型商业模式才值得大家关注的。行业内曾经有种声音:农资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农资行业几乎都要  相似文献   

18.
刘学胜 《中国农资》2008,(12):58-58
<正>提起河北省邢台市的农资企业,人们就会想到威远农资公司,威远农资作为民营农资流通企业的代表,在农资流通行业放开以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将业务从批发拓展到了BB肥的生产,一直走在行业的前面。从2008年6月份开始,威远农资开始尝试发展农资连锁,前期尝试了销售换股份的做法,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后,他们现在开始推行依靠推  相似文献   

19.
在2012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一本走过了16年风雨的企业内刊《深圳中农信息》完美谢幕,在挥手惜别的时刻,这本内刊正在转型为电子网刊,对于《深圳中农信息》而言,这将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深圳中农公司而言,这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深圳中农来说,企业内刊只是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而在这个窗口之内,丰富而又深厚的企业文化才是这个农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建设希望小学、参与社会义工、扶助"爱心大使"、举办荔枝节……,深圳中农公司用他们十多年的坚持,为企业奠定了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也为农资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起一个榜样。本期"文画苑"特刊发"深圳中农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专题报道",希望能为农资行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农资电商要上线,产品投放仔细看;通用产品技术少,新推产品实体店。在农资行业内,肥料是单位重量上价值最低的产品,因此认为肥料行业物流是发展电商的瓶颈;农药虽然单位重量价值较高,但施用技术含量很高,指导不到位会产生药害,成为农药电商发展的瓶颈。目前农资企业操作电商最大的担心就是线上渠道与传统经销渠道之间的冲突。厂商间的关系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要看企业推出新产品的频率和产品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