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陈雅 《乡村科技》2022,(4):135-138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任务.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各地针对农村生态环境采取了多方面的保护和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仍面临着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生活方式落后及监督力度薄弱等问题.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先进的...  相似文献   

2.
一、驻马店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近年来,驻马店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市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国土整治、沼气建设、改水改厕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解决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垃圾治理中存在财政投入力度小、垃圾收运模式不完善、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法制体系不健全以及尚未形成垃圾治理协同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协同治理理论的框架,提出了改善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保护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从规范领导职责制度、加大区域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改造农业水利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规定和治理农村生活污染等方面提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河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强化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保护,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有效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到2020年,完成1万人/日或1千吨/日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并实现有效监管;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村庄占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其中阿克塞、肃北、肃南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区域,天祝、甘南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区域,而张家川和临夏处于失调状态。基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结果,结合甘肃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提出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受"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受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等的复合污染,农村环境治理已经迫在眉睫。以农村环境治理为切入点,以生态保护为目标,围绕生态平衡从法制保障、产业布局、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和舆论宣传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生态保护举措。  相似文献   

8.
刘鸿  郝艳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27-129
分析周口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来源,提出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5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湖北省黄冈市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2003—2012年黄冈市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熵权法、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冈市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之前农村经济滞后于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从2008年开始农业生态环境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表明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并提出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优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保护取向密切相关。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过程中如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文章以黔东南凯里为例,在贵州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野中,结合凯里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化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机制,重视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保护,重视群众的公共参与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新路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淙  秦来寿 《农业展望》2014,(2):35-39,45
土地流转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土地流转面临着特殊的境遇和矛盾,需要深入研究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瓶颈的深刻原因,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土地流转的科学模式,从而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农民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是通过其环境行为来实现的,制约农民环境行为的因素有产权不清晰、激励不足、生态需求不旺、法律不完备、组织不健全、信息不完全和能力不足等,要通过提高生态素养、发挥市场功能、完善法律体系和健全"自组织"等措施促进农民环境行为的发生,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学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2-363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农民问题始终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是制约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瓶颈。如何科学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移模式是否选择得当,是影响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了国内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上应采取的模式,以实现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从而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农村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农村市场主体权利的保障,离不开法治的健全。甘肃省农村市场地方特色突出,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农村市场主体权利得不到保障,市场执法主体行使权力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为了规范甘肃省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就要加强甘肃省农村市场法治建设,建立科学的立法体系,促进执法规范,保障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瓜州县属典型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较高资源型农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只关系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关乎不同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在对相关文献、数据资料进行广泛搜集、仔细筛选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新农保"面临的问题,并从甘肃民族地区的特殊现实出发,...  相似文献   

18.
严峻的环境形势,已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农村地区作为北京重要的生态涵养地、资源富集区以及特色产业基地,在保护首都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北京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北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了农村自身的优劣势,并以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以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为北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怀山  乔国华  王春梅  张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47-18248,18254
甘肃省瓜州县属典型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较高,资源型农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是影响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