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其果形美观,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由于生态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只有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部分热区才适宜种植,据统计,1990年全国芒果种植面积24万亩,总产量1.5万吨,其中,云南10万亩,产量6000吨,分别占全国芒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41.7%和40%。70年代以来,广西、广东对发展芒果生产很重视,着重抓了优良品种引进和区域试验、良种选育以及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基本解决了当地花期低温多雨,产量不稳定的问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到1990年,广东种植面积达8万亩,广西达6万亩,其中百色地区为4万亩,产量1000吨。从统计数字看,目前我省尚处于领先地位。但广东、广西的经济基础好,商品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尤其近年来,科研工作抓得紧,研究出了一套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措施,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今后将迅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云南芒果生产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浆果果树。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达15,000万亩,年产量达6,500万吨,不论栽培面积还是年总产量,均居果树之首。我国也盛产葡萄,惟优良品种较奇缺。近年来,我们进行葡萄茎尖试管繁殖,初获成功。此法与常规繁殖相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繁殖速度快,无病毒感染,苗木培养质量亦好,这为葡萄良种快速繁殖和育苗工厂化提供了可能性。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七·五”期间,云南垦区的柑桔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已成为部份农场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柑桔生产水平,现将垦区柑桔生产情况和今后发展的意见汇报如下: 一、柑桔生产现状 1984年全垦区柑桔种植面积为4919亩,1990年发展到了11364亩,增长了1.3倍。柑桔产量1984年为283吨,1990年达1697.93吨,总产值达237.71万元(平均  相似文献   

4.
西安建成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目前,西安市猕猴桃栽培面积已发展到8万多亩,去年总产量达4500多吨,均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生产最集中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为向各地供应鲜果,西安市已建猕猴桃保鲜储藏库18座,基本保证了全市猕猴桃的保鲜储藏。摘...  相似文献   

5.
《广西林业》2012,(11):56-57
田东县林业用地面积18万多公顷,森林面积15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71%,2011年林业总产值达6.5亿元。"山上竹海翻腾,陵中芒果飘香,林下凤鸣声声,家里香气四溢"生动描述了田东县竹、果、油、鸡等特色林业产业成效发展。田东县林业局大力实施"山上竹海"、"创建右江森林河谷"、"绿满田东"、"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等绿色生态产业工程,不断扩大以竹子、油茶、速生桉、马尾松、杉木等为主体的林业产业规模,推广细叶龙竹有性繁殖技术和高产栽培示范、油茶优良品种无性繁殖和栽培示范、芒果高位嫁接改良,林下经济迅猛发展。目前已种植竹林30万亩、油茶  相似文献   

6.
山楂是我国特有果品,近儿年来山楂生产发展迅速,截止1988年全国山楂栽培面积达400万亩以上,连云港市栽培面积达9.8万亩,年总产量达1304吨,加工1100余吨,且大部分加工产品已出现严重滞销趋势。预测至1995年连云港山楂总产量将达4.9万吨,是1988年的37.8倍。面对如此迅速增长的山楂果实巨大资源,必须采取开发山楂加工适路产品,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 1981年以来,在农垦系统资金、技术、种苗等方面的积极扶持帮助下,我省民营橡胶的发展速度加快,平均每年新发展近8万亩,至1986年底累计保留面积达51.6万亩,预计今后将发展到100万亩以上。目前,一部份橡胶树已开割(1986年总产干胶2,078.43吨),使部分胶农受益,收益大增,也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但因技术水平较低和严重缺乏科技人员,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987年5月我们参加中国热作学会云南民营橡胶考察中发现,有些技术问题已在生产上有所影响,若不引起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几年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热作生产发展较快,到1991年,全县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42642亩。其中民营橡胶37088亩,咖啡1878亩,砂仁3676亩。橡胶投产面积3278亩,年产干胶196.4吨,产值155.6万元。1992年橡胶开割面积达6900亩,预计年产干胶430吨,产值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芒果果实套袋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云南省华坪县属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是芒果产区中纬度最高(北纬26°21′~26°57′)、海拔最高(1 100~1 450m,1 450m海拔地带也能生产优质芒果)特有的晚熟芒果产区。本区年平均温度19.8℃,县城平均降雨量1 043.1mm,雨季集中在5~9月,7、8两月降雨占全年一半以上。现有芒果种植面积1 600hm2,计划2010年发展到3 340hm2,其中投产面积超过550hm2,年产量3 540t。1997年以来,通过嫁接改良,良种面积已达400hm2,主要有红象牙、红吕宋、留香芒、乳芒、凯特、肯特、爱文、金煌、台农一号、海顿等30多个品种。为了提高芒果品质,生产…  相似文献   

10.
烟台市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台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板栗生产区,种质资源丰富,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板栗良种选育、丰产栽培及病虫害的防治与推广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直接推动了我市板栗生产的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市板栗栽培面积已达2万hm^2,产量接近5000t吨,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栽培面积快速发展的同时,板栗生产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促进我市板栗生产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核桃是果材兼用的优良经济林树种,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极高,山区群众叫它"摇钱树"。云南地处高原,具有独特的优越的适宜核桃生长的气候条件及丰富的土地资源;云南核桃已有1000余年的栽培历史,千余年来通过自然和人工选育,已筛选出大量的核桃良种及宝贵的栽培经验。云南省历届政府及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亦很高,促使核桃产业发展很快。目前全省已有核桃面积3250万亩,年产量达44.1万吨,产值实现12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牧草之一,全球栽培面积约5亿多亩。我国苜蓿栽培也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公元115年汉朝初期,苜蓿即已引入我国,现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是我国北方各省区重要的牧草品种,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赤峰市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引种苜蓿,目前全市保存面积8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杨树是我盟造林主要树种,但原有品种远远不能适应林业发展需要,为此,我所从1961年开始开展了杨树良种选育繁殖工作,重点选育适宜我盟自然特点的杨树新品种。十几年来通过引种、选种、育种等途径,搜集杨树种类334个,开辟栽培试验点27处,杨树造林试验面积3万亩,建立良种繁殖推广点32处,繁殖推广杨树良种种条10亿多株。目前全盟20多万亩的农田防护林基本上采用了杨树新品种,四旁绿化8744万株,70%为杨  相似文献   

14.
楚雄州属中国Ⅰ类核桃生产区,全州90%以上的乡镇都可以栽培核桃,栽培品种主要是大姚三台核桃和云南大泡核桃。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州核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核桃单产较低,亟待开展集约经营。 一、楚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核桃产量不断增加。到2013年底,全州核桃面积已达到510万亩,其中挂果150万亩,农民人均核桃种植2.7亩;核桃干果产量达4.8万吨,产值达14.6亿元。  相似文献   

15.
<正> 云南的橡胶种植业是建国后兴起的新兴产业,也是热区开发中的一项骨干产业。初期以国营农场发展为主,1964年开始发展民营橡胶。经过30余年的艰苦创业,到1987年为止,全省种植橡胶达171.89万亩,其中民营橡胶67.65万亩,占39.4%;干胶产量43,558吨,其中民营2,300吨,占5.3%。如今云南已成为我国的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一、云南民营橡胶发展概况1904年由德宏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购回橡胶苗8000余株,种在盈江凤凰山。解放  相似文献   

16.
种苗基地建设是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近年来,宁陕县狠抓种苗基地建设,全县种苗基地面积已达1400多亩,年产苗木1千万株,种子150吨,有百亩以上苗圃2个,千亩油松、华山松采种基地地1个,百亩以上良种采穗圃2个,中药材基地有待于发展,花卉生产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云南天然香料生产简况 云南具有丰富的香料植物资源,为生产天然香料提供了优越的先决条件。全国有香料植物400余种,而云南就有365种,占全国第一,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约100多种,目前开发利用了23种,潜力很大。近年来,我省香料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占全国香料总种植面积的1/5。 我省利用天然香料资源发展香料工业,是六十年代开始起步的,30年来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全国天然香料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省香料年总产值已近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出口创汇1000万多元。其中香料油年产量已达2000~3000吨,工业产值达800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元,香料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陇南经济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陇南经济林发展现状陇南是甘肃省经济林建设大区,独特的区域气候,不但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林,而且能够生产出全省及全国有名的名优特新产品。多年来的开发,陇南经济林果建设已具规模。据统计:全市经济林果面积已发展到250万亩。其中,从1996年开始,新发展了100万亩,在全市农业人口中,人均已达1亩。有100万亩进入结果期,年产各类经济林果品10万吨,产值2.6亿元,全市人均100元。其中花椒已发展到85万亩,年产量0.5万吨,,产值8000万元;核桃已发展到135万亩,年产量11.2万吨,产值6亿元;苹果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巴西橡胶自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A.Wickham)从巴西引种以来,栽培历史仅113年,品种改良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原始实生树亩产干胶30千克提高到最优无性系PB235割胶14年平均亩产164千克,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4.5倍。从不到50株的原始实生树的基础上用种子繁殖发展到目前的栽培面积1.125亿亩,发展速度亦是极快的。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长期竞争,亩产53千克以下的胶园已无利可图,最近培育出来的高产无性系平均产量已达100~130千克/亩,最高的达150~180千克,在竞争中才能取得优势。 世界上传统的宜胶地(南纬10度至北纬15度)已发展完毕。现在印度、泰国、缅甸、孟加拉等国已在非传统地区发展橡胶,我国在非传统地区(北纬18—24度)大面积植胶成功,已引起国际重视。 1987年我国天然橡胶生产23.75万吨,占世界第四位,合成橡胶22万吨,国家需求77万吨,缺口达31.25万吨,国家进口天然橡胶35万吨。海南省和云南省植胶面积占全国植胶面积的82.7%,产量占85.2%。是我国主要植胶基地,要求大力发展橡胶,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橡胶日益增长的需求。 1962年全国第一次橡胶育种工作会议是一次历史转折,从此停止种植普通实生树,推广国内外优良无性系。在国内外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性、无性交替,培育出我国新一代高产无性系的方  相似文献   

20.
金寨县位于皖西大别山北坡,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20世纪80年代,已嫁接板栗400万株,5亩以上成片栗园达0.3万公顷.近10多年,实现"五八"绿化,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到2000年底,全县板栗面积已达3.33万公顷,1 600多万株,占现有经济林面积的95%以上,其中已挂果面积2.997万公顷,年产板栗1.5万吨,同时,在大面积发展板栗的过程中,狠抓了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训"乡土人才"板栗辅导员60多人,相继建立了一批以村为单位的板栗科技示范户和省地县的板栗科技示范园.推广栗茶、栗农立体栽培模式;嫁接改造、整形修剪、高枝换优、栗园"三保"、病虫害防治和冬季栗园管理技术;组织了叶面喷硼、喷板栗生长素、施板栗专用肥和稀土微肥等科技成果的应用等,推动板栗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传统的栽培方法依然存在,品种混杂,早中晚比例失调,加之病虫害严重,符合商品性板栗比例有下降趋势.综合栽培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