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魏婷 《农业展望》2006,2(12):3-7
小麦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要粮食品种,主产区集中在华北黄淮地区,河南小麦常年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最具代表性;玉米是我国饲料消费的主要粮食品种,主产区有东北产区和华北黄淮产区,东北产区常年玉米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7%左右,华北黄淮产区则占到30%左右。从产区分布看,小麦  相似文献   

3.
北方春玉米主产区是中国春玉米生产规模最大的区域,其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对中国春玉米生产有重要意义。应用2006—2014年北方5个春玉米主产区的成本收益数据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其春玉米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春玉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其他4个主产区的技术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和政策扶持优势产区力度,促进北方春玉米主产区生产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和商品粮产区之一,小麦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全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66.67万公顷以上,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20%,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河南小麦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和每年对  相似文献   

5.
粮饲兼用型玉米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玉米的主产区,普通玉米的生产出现了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不利局面。而粮饲兼用型玉米则与普通玉米不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主产区位于世界第三大玉米带——中国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螟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主产区位于世界第三大玉米带——中国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螟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玉米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为第3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每年种植玉米面积有21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占粮食总产量的20%。而以西南地区为主的南方地区是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总产量的30%左右。玉米具有粮食、饲料、工业等多种用途,其生产形势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及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一种高产农作物,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有耕地的情况下,只有掌握了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加强玉米生产田间管理,才能提高玉米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玉米灰斑病重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andDaniels)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为害性很大的病害。据资料记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内曾有报道发现此病,但发生很轻。1991年辽宁省丹东市突然爆发此病,此后.省内各市陆续发生。1995年铁岭市玉米制种田发生此病,很快波及到玉米生产田,但发病程度不重。近两年,此病发展迅速,玉米生产田中一些常规品种发病程度加重,已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危胁。铁岭市是玉米主产区,玉米灰斑病的为害.将直接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为此玉米灰斑病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甜玉米、糯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鲜食甜糯玉米因其营养保健价值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经济效益较高.但其生产、管理与普同玉米有所不同。根据我院多年种植甜糯玉米的经验,甜糯玉米生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玉米根茬还田与玉米根系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根茬还田后,玉米植株20cm以外范围的地上及0~40cm深的土体内玉米根系数量增加显著,0~20cm的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有所降低。增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增加。增施氮肥,10~20cm的地上及0~40cm深的各土体内根系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与糯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甜玉米5、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绿色超人”、加强甜玉米“C64×23”、糯玉米“山西白糯”生长良好,产量较突出,品质佳,适合在河南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指出 ,高油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玉米 ,淀粉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玉米 ,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应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兴农场设置玉米肥效试验,拟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处理6氮磷钾都处于2水平时产量最高达1145kg/667m^2。处理1不施肥时产量最低547kg/667m^2,两者相差达显著水平;分别对比不同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下的玉米产量发现在其它两种肥料不变的前提下单一提高另一种肥料的施用量,玉米的产量随着肥料用量的提高出现先提高后下降的情况;对比各缺素处理发现不施氮肥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明显低于不施磷、钾肥处理,说明氮肥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大于磷、钾,对比缺磷缺钾处理,对玉米的产量影响相差不大,说明玉米产量对磷、钾的依赖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甜玉米上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和危害,并探讨了利用赤眼蜂等措施综合防治玉米螟的方法,以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2 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为中偏重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3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2种抗病类型。分析了影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发生的因素,表明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外,还受到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和光照时数)、播期和种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发酵有机肥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将玉米秸秆通过一定方法发酵成有机肥,将该有机肥与复合肥互混用作底肥,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复合肥375 kg/hm~2+秸秆肥15 000 kg/hm~2处理表现最好,产量达8 352.0 kg/hm~2。[结论]将秸秆发酵成有机肥是秸秆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