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魔芋地方良种“丽江花白魔芋”的生产力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丽江花白魔芋”生育期较短,软腐病发病率低,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3年通过对云南高原特有魔芋种质资源的地上植株性状和地下植株性状、生产力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组产量最高是永平花魔芋,为94452kg/hm2、白魔芋组产量最高是魔白14,为57782.4kg/hm2,野生魔芋组的产量变化极大。下一步经过全省的多点试验后,花魔芋、白魔芋优良种质可在云南魔芋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魔芋新品种“云芋1号”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形态学鉴定、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对花魔芋新品种云芋1号的植物学形态、生育期、抗病性、生产力及品质等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云芋1号植物学特征特异性显著,是一个品质、耐病性、产量、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花魔芋新品种,在云南魔芋产区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给云南魔芋生产中品系的选用、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对2010年云南的魔芋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了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模型)分析。结果表明:3条主成分轴共解释了98.73%的互作平方和,楚雄花2号为高产、稳产型品系;富源花魔芋、大关花魔芋产量一般,但稳定性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丽江花魔芋产量高,但不稳产;会泽花雄芋产量及稳定性表现一般;魔花15产量一般,稳定性较差。昭通、楚雄试验点对品系的分辨力较强,昆明、永胜试验点对品系的分辨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李磊  郭晟  娄立起  吴永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499-4501,451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品种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魔芋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亚热带低海拔地区魔芋大规模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5种魔芋[湘芋一号(湖南)、白魔芋(云南)、花魔芋(湖北)、野生种L-01、野生种M-01]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块茎形状、抗性以及产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这5种魔芋在株高、叶柄、叶片、生育期、产量、生长系数、抗逆性以及块茎品质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品种湘芋一号的抗病性、抗逆性最强,产量最高;L-01次之;花魔芋在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患软腐病严重;白魔芋生长缓慢,但其生长系数最大;M-01出芽率低,抗逆性差。[结论]湘芋一号魔芋值得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丽江花魔芋     
丽江花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半阴性植物,是丽江特有的优质魔芋品种,富含葡甘露聚糖、淀粉、生物碱及其他衍生物,在工业、食品、医药上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该品种全生育期210~240天,具有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出粉率高、质地白、黏度大等特点,经检测,其黏度达43750厘帕,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与品质的生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及其生态变异性。结果表明,丽江点水稻产量显高于南京点,丽江点单位面积穗数极显高于南京点,其他构成因素在两生态点间差异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每穗颖花数是限制丽江点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南京点是有效穗数。基因型、生态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性状有显或极显的影响,稻谷产量、穗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每穗颖花数受基因型控制,千粒重受基因型或环境的独立影响;糙米率、整精米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调控,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垩白米率受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共同调节。丽江点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米率和糊化温度偏低,表明丽江点稻米品质稍优于南京点。  相似文献   

8.
以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及其生态变异性.结果表明,丽江点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南京点,丽江点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南京点,其他构成因素在两生态点间差异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每穗颖花数是限制丽江点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南京点是有效穗数.基因型、生态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稻谷产量、穗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每穗颖花数受基因型控制,千粒重受基因型或环境的独立影响;糙米率、整精米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调控,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垩白米率受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共同调节.丽江点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米率和糊化温度偏低,表明丽江点稻米品质稍优于南京点.  相似文献   

9.
丽江优质花魔芋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江花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半阴性植物,是丽江100多种魔芋种属中特有的优质魔芋品种,富含葡甘露聚糖、淀粉、生物碱及其他衍生物。在工业、食品、医药等上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市场前景广阔。该品种全生育期210~240d。具有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出粉率大,质地白粘度高等特点。经检测粘度达43750厘帕,远远高于行业标准规定的22000厘帕。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引进马铃薯品种在云南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云南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为对照,2007年冬季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富有乡对来自欧洲法国的19份栽培马铃薯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以期明确欧洲马铃薯品种在云南马铃薯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中的可能性.以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蒸煮品质、外观品质(薯形、薯皮类型、皮色、肉色、芽眼)、淀粉含量、炸片品质等6类性状的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评价性状的多样性信息(PIC)丰富,其和云南生产品种的相似度差异明显.大部分欧洲马铃薯在云南昆明的小春作条件下难于直接利用,可以利用欧洲马铃薯品种的优良性状来拓宽云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特别是在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淀粉含量方面,其中H-43表现出产量和对照持平,且外观品质优于对照,可以进行生产试验以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魔芋品种选育、魔芋病害防治研究和生产经济性状调查统计分析,促进魔芋科技创新信息交流和魔芋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研究应用的基础上,对魔芋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调查内容、魔芋主要病害调查分级标准与方法、魔芋种芋冻害调查标准、魔芋田间测产方法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土壤硒浓度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球茎硒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花魔芋生长的最佳土壤硒浓度,为魔芋富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硒含量为10.3 mg/kg时,魔芋球茎全粉和精粉中的含硒量分别为0.284和0.187 mg/kg,且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品质无影响。随着土壤中硒浓度增大,球茎硒含量也在不断升高,而对魔芋叶、根系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导致球茎膨大系数减小,葡甘聚糖含量降低。因此,在土壤硒含量不超过10.3 mg/kg区域可栽植魔芋,且魔芋具有一定的富硒能力。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魔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湖北省魔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湖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提出需加快组培良种推广和抗病品种选育,突出区域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培植龙头企业等措施促进湖北省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验比较施用不同用量的微生物有机肥与商品复合肥对魔芋的增产效果,以及对魔芋综合抗性、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微生物有机肥作底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施用微生物有机肥2 250 kg/hm2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为29.09%,其次是1 500、750 kg/hm2,增产幅度分别为24.24%、23.57%,而施用微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减产幅度达3.04%。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和处理在生物学性状上的表现为植株增高、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目前国内魔芋种芋繁育的主要模式、方法和区划,包括利用大田、林下、设施化及庭院化的繁育模式,根状茎或小球茎、切块、植物组培及实生种子的繁育方法,以及4个主区和6个亚区的繁育区划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合理布局魔芋品种,创新发展适宜套种魔芋的经济林、果林及繁育设施;同时,集成了山地魔芋抗旱防涝栽培技术,生物多样性和多元立体套种抑草防草技术以及魔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技术等,改进和创新魔芋种芋的繁育模式和方法,扩大魔芋适种区域,促进魔芋产业在西南山区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烤烟品种在陇县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应陇县生态条件,同时又符合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需求的优质烤烟新品种,采用小区试验,在陇县烟区分别对‘LJ986’、‘LJ0110’、‘2972’、‘延安1号’、‘2819’、‘LJ982’、‘CF9010’、‘CF9087’及‘秦烟96’(对照)9个品种的主要生育期、抗病性、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外观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819’、‘2972’、‘延安1号’、‘CF9010’表现较好,烤烟生长发育良好、抗病性较强,经济性状优势明显,原烟外观质量高,且均优于对照品种‘秦烟96’,可在该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源花魔芋的最佳N、P、K施用量。[方法]采用大棚盆栽和"3414"试验方案共设计14个N、P、K施用量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富源花魔芋产量的影响。[结果]基础肥力处理(1)的产量(收获时单株大芋重量)为184.53 g,是处理(6)的37.99%;处理(13)的产量最高为696.20 g,生长系数为6.94,比处理(1)增产277.28%;处理(4)的产量最低为295.00 g,生长系数为2.90,比处理(1)增产59.87%。N、P、K肥料对魔芋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K、N,缺P对产量影响最大。NP联合、NK联合施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增加富源花魔芋的产量。[结论]单株富源花魔芋的N、P、K适宜施用量分别为3、1、3 g。在大田生产中,可根据土壤实际状况和花魔芋N、P、K需要量及时补充养分,保证花魔芋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魔芋种植业研究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魔芋资源虽然丰富,但育种工作开展的比较少,尤其是魔芋软腐病传统的药剂防治很难发挥有效作用,这一病害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现状,提出通过大力发展魔芋组织培养技术,多渠道攻关魔芋软腐病和通过高效种植模式推广,促进魔芋综合效益的提高,从而提高我国魔芋栽培生产水平,保证魔芋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云南省德宏地区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为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云南的推广应用和丰富云南农田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用尤群6号、南八糯、多集新15号、多集新16号、广多18号和广尤1号共6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以单一基因型优质高产籼稻品种红优7号为对照,在云南省籼稻区德宏州芒市开展田间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生育期、抗病性、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多基因型种群品种的田间稻瘟病病情指数为0.41~2.49,属于轻发生和偏轻发生;稻曲病病情指数为3.23~7.62,属于偏轻发生;田间未发生白叶枯病.品种群体内株高变异系数较小,介于3.25~4.56,农艺性状一致.参试品种产量为9459.0~10960.5 kg/ha,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结论]供试6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云南籼稻区德宏田间整齐度好,农艺性状稳定,适应性强,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适宜在云南德宏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