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肉类消费全景图(一)城镇居民家庭购买人均每天不到2两肉1收入越高肉类消费越多城镇居民处在收入越高的人群肉类消费越多的阶段,把城镇居民按收入分成5等分,收入最低的吃肉最少,随着收入的增加,肉类消费数量同步增加,收入越高吃肉越多。如果进一步细分,占比在5%的  相似文献   

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显著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支付能力增强,消费支出额度增大,商品化程度增高,消费结构变化明显,本文选择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武汉为例,对武汉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做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着眼点。本文基于1995—2014年吉林省统计数据,运用消费函数模型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收入,有0.75元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各地区生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从高到低分别是白城、松原、通化、辽源、四平、吉林、延边、长春和白山。吉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0.20)、居住(0.14)和医疗保健(0.11);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03)和其他商品及服务(0.02),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通过调和曲线图和脸谱图对2010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做了大致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得出根据不同城市消费情况可将这31个地区分为3个不同类别的结论。经过因子分析,降低指标的相关性和维数,最后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是将以上31个省市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食物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运用综合食物碳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过程理论,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对比。研究发现,1)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碳排放量起促进作用,且消费同重量的动物性食物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高于植物性食物;2)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在总量上高于农村居民且差距由2000年的1.05∶1增大到2014年的1.3∶1;3)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食物消费数量的增长速度,其中城镇居民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食物消费量的4.8倍;4)人均GDP、可支配收入、食物消费支出、食物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农村,但恩格尔系数则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模型,对河北省城镇居民蛋品的消费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河北省城镇居民蛋品消费的特点,估计ELES模型的参数,并计算了以蛋品为主体的4类代表性食品的消费弹性系数。结果表明: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蛋品消费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但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明显不足;河北省城镇居民对蛋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在蛋品、粮食、奶及奶制品和蔬菜4类食品中最低;蛋品、粮食、奶及奶制品和蔬菜4类食品之间是互补品关系。  相似文献   

7.
消费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因,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和协调发展。文章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通过消费倾向、消费弹性和基本消费支出等参数定量地考察了重庆市居民消费结构。可以看出重庆市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大。食品和居住在居民支出构成中占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辛贤  尹坚 《猪业科学》2003,20(11):13-15
(上接第10期)3政策方案设立及模拟结果分析3.1政策模拟方案设计3.1.1需求方面主要考虑居民肉产品消费总支出变化对肉产品需求的影响,从而引起整个肉产品空间均衡状况的变化。但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表现出来各地区间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受收入影响,各地区居民对肉产品的消费支出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各地区居民对肉产品消费支出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我国肉产品市场空间均衡格局的变化。因此验证消费支出对此的影响时,特考虑东部和西部地区变化的情况。3.1.2供给方面鉴于饲料对我国肉产品生产的重要性,文章主要考虑饲料…  相似文献   

9.
王江 《中国乳业》2006,(2):22-23
1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1乳品市场消费增长趋缓 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呈递减趋势,2002年增长为30.85%.2003年为19.03%,2004年为6.15%。我国乳制品消费人群的范围小,有很大的局限性.消费主体主要为部分城镇居民和农村的特殊群体,农村尚未形成商品乳制品的消费格局。因此。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下滑,势必会影响奶类总体消费,进而影响中国奶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消费受经济影响相对最小,因此是最具稳定性的一项指标,同时消费也是国民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消费结构是消费的核心内容,它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倾向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促进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建议,从而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11个城市1 084个城镇家庭样本调研数据,分析了城镇居民对兔肉健康营养特性的认知以及消费行为,并计量检验了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兔肉中氨基酸、脂肪、热量和胆固醇等成分的认知会显著影响到家庭兔肉的消费行为,城镇居民更加注重消费中的营养和健康,提高消费者对兔肉营养和健康特性的认知有助于增加城镇居民对兔肉的消费。  相似文献   

12.
吕伟  朱宁 《中国家禽》2021,(3):69-73
为摸清城镇居民家庭鸡蛋消费情况,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于2019年7月,在北京市城区以及河北省石家庄市、邯郸市、保定市城区开展大范围调研活动。研究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城镇居民家庭普通鸡蛋购买行为数据资料,定量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普通鸡蛋购买行为及消费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和家庭结构因素对消费行为与消费量均产生显著影响;社会客观因素主要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者主观认知因素则对消费量具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促进鸡蛋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学生阶段应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大学生理财,的关键就是要作好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增加经济收入,是经济收入的源头;节流是针对消费支出需要一定的控制,要尽量控制好收入的"外流"。大学生理财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不能忘记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影响自己的学业与课程,不能过度沉迷于理财与投资。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贵阳市生猪产、销及各环节的成本、费用、利润情况。结果:(1)养殖户收益明显高于去年;(2)收购、零售商利润有所下降;(3)城镇居民用于食肉消费的支出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上年养殖效益低,饲养成本增加,疫情影响,本地生猪外销加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20年城镇家庭兔肉和兔产品消费调研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我国兔肉和兔产品的消费需求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城镇居民当前对兔肉的消费属于偶发性消费,消费量较低且消费种类单一,但当前消费者有较强的兔肉消费意愿;兔肉消费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没有消费兔肉的习惯。我国兔肉和兔产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城镇居民对兔肉营养价值认知度低;兔肉购买也不方便、烹饪方式不熟悉使得我国消费者没有形成兔肉消费习惯;城镇居民对兔毛和兔皮产品的接受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乳品工业发展很快,新建和改建工厂如雨后春笋,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涉足乳品行业,对我国乳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200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6511元,其中奶及奶制品支出为125元,比2002增长了19%。2002年、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营销方式的形成,乳制品销售开始转向线上。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了解河北省城镇居民乳制品线上消费的现状,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河北省城镇居民乳制品线上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城镇居民乳制品线上消费支出偏低,每月乳制品消费200元以下的占80%;线上消费平台偏好淘宝,产品类别偏好酸奶,产品品牌偏好伊利、蒙牛。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分别分析了个人因素、乳制品产品因素、社会因素、认知因素对于乳制品线上消费的影响。据此提出增强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及时性和透明度、规范乳制品线上销售市场、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借助新兴媒体平台进行销售、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方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14,(6):11-11
<正>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俄罗斯家庭成员平均每月支出14300卢布。在这一数额中,家庭食品支出为4 200卢布,所占比重为29%。与上年度相比,最终消费支出增长9.7%,与此同时,家庭食品支出增长幅度较小,为6.7%。在过去5年俄罗斯家庭食品支出结构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特别是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民众人均收入增长显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5年农民人均收入仅325.23元,2011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6977元,相比增长了近21.45倍;同时,城镇居民家庭198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39.1元增长到了21 8l0元,年均增长了13.9%。社会发展的进步,经济收入的增加,也使人民对于生活品质改善有了新的追求。饮食消费特别是肉类消费产品  相似文献   

20.
骆承庠 《广东奶业》2005,(1):5-8,14
近几年来,我国乳品工业发展很快,新建和改建工厂如雨后春笋,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涉足乳品行业,对我国乳品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200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6511元,其中人均奶及奶制品支出为125元,2003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9%,2002年、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