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春,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病例频繁发生,笔者诊治50余例基本痊愈。 1病因: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多是由于产前营养不良,产后气血不畅,使子宫活动力减弱,导致胎衣不能正常排出。  相似文献   

2.
奶水牛的胎衣不下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一般认为,母牛在产后12h未排出胎衣即可认为是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水牛常见的产科病之一,临床上若诊治延迟或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奶水牛的生产性能。几年来,笔者采取中西结合疗法诊治35例胎衣不下的奶水牛,均取得了良好的愈后效果。对于胎衣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表现诊断时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牛犊产后8个小时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近几年所诊疗的奶牛胎衣不下病列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牛胎衣不是又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12h,胎衣仍不能正常排出体内的一种病症。本病是引起子宫内膜炎、乳腺炎、流产及代谢性疾病的诱因,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多年临床的诊治,将我们的防治作法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满都拉  百顺 《兽医导刊》2007,(11):48-48
奶牛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牛犊产后8个小时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近几年所诊疗的奶牛胎衣不下病列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12小时胎衣未完全自然排出,是母牛(特别是奶牛)常发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可造成子宫炎——久配不孕或长时间不发情,严重者可导致母牛被淘汰而降低母牛使用效率。本文通过2例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诊治,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一般在3~5h内胎衣排出,不超过12h,如果经过12~24h,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这种现象在兽医临床上称为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据报道,胎衣不下的母牛有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甚者导致不孕,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诊治母牛胎衣不下37例,结合临床诊治经验,谈谈母牛胎衣不下的成因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较高。现将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h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黄牛不超过3—5h。牦牛不超过12h。笔者在基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其病因和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h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黄牛不超过3~5h.牦牛不超过12h.笔者在基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其病因和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舍饲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多见病,笔者从1998年至今先后诊治32例,经徒手剥离全部治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母犊产出后12h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笔者就近日所诊治的一例奶牛的胎衣不下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呼兰区高某饲养的一头8岁奶牛于2006年8月15日晚正常分娩,第二天中午未见胎衣正常排出,阴门外垂下带状胎衣,呈土黄色并有子叶的痕迹。2诊断情况奶牛食欲正常,精神、体温均正常,病牛举尾、躬腰,轻微的不安和努责,可见胎衣悬垂于阴门外一尺许,呈土黄色,上附有粪末,判断为胎衣不下。决定实施胎衣剥离术进行治疗。3治疗情况①患牛在六柱栏内站立保定;②术者剪去并磨光指甲,用1%来苏儿洗净手臂,再用酒精…  相似文献   

13.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h仍排不出胎衣。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不超过5h。胎衣不下为母牛产后常见的疾病,笔者通过几年的兽医实践,在临床中,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及体会汇报如下,供参考。1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常见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基层的实践工作中,诊治了15头奶牛的胎衣不下,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因素及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胎衣应在奶牛正常分娩后8 h内排出,如果产后胎衣在体内滞留超过8~12 h则是不正常的,称为胎衣不下。根据奶牛产后胎衣突出于外阴或悬挂在外阴之外的明显临床症状,结合胎衣滞留时间,即可诊断。本文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希望为养牛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1病因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  相似文献   

16.
黄焕鸿 《兽医导刊》2020,(4):146-147
牛胎衣不下是现阶段的养牛业中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一般而言,会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通过剥离、脱出胎衣,以实现治疗胎衣不下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牛胎衣不下发病原因、牛胎衣不下的常见病状、治疗牛胎衣不下的两种方法以及预防方法,得出了几点诊治体会,仅供养牛业者作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养殖中,胎衣不下是常见病,如诊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后恢复,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因此积极做好诊断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奶牛的胎衣不下是影响奶牛顺利生产的重要因素,如果奶牛的胎衣没有及时排干净,就会影响下一步的产奶环节,而且还会诱发奶牛出现其他疾病,对奶牛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奶牛生产之后,及时的促使其排干净胎衣是非常重要的治疗过程,本文主要分析造成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以及胎衣不下在临床中的诊治,希望能够对胎衣不下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般母羊将胎儿全部产出后,0.5~4小时内即排出胎衣,7~10天内常有恶露排出。若胎衣、恶露排出异常,要及时请兽医诊治。胎衣排出后要及时清除以免母羊吃掉。产后1小时左右应给母羊饮1~1.5升拌有麦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是羊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笔者通过对某湖羊场母羊胎衣不下的多年诊治,总结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案,大大减少了湖羊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