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建设五大森林生态体系和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致力构建南粤大地新的生态格局,取得良好的成效。全省完成森林碳汇造林1695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05万公里,新建森林公园588个、总数达到1373个,新建湿地公园132个、总数达到203个,绿化美化村庄近1.2万个。截至2016年底,全省森林面积增至1.63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8.98%,森林蓄积量5.73亿立方米。珠三角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等市先后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省认定“广东省森林小镇”38个。  相似文献   

2.
许云飞 《国土绿化》2018,(12):20-21
12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广西桂林举办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建设森林乡村为载体,紧紧围绕严格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大面积增加乡村生态资源总量、大幅度提升乡村生态资源质量、大力发展乡村林草产业等重点任务,持续加大乡村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力争到2020年,全国建成2万个国家森林乡村,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3.
正1建设背景佛山市自2012年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以来,不断加大绿化建设投入,继续开展新一轮绿化佛山大行动和城市升级3年行动计划,推动绿色发展。紧紧团结省委省政府对珠三角九市建设森林城市群的战略部署,佛山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于2013年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以此为抓手,大力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和改造,提升城市绿量和森林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和美丽宜居家园。佛山于2015年印发《广东省佛山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2年)(2015年修订)》  相似文献   

4.
陈尖  黎明 《中国林业》2011,(4):18-21
发展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呼唤森林回归城市,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提出打造宜居广东,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掀起了城市森林建设热潮。各地纷纷采取不同举措,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造林绿化步伐,高标准、高质量地营造秀美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14,(3):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国家林业局关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指出,近年来植树造林成效明显,但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政海生态任重而道远。婴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悄:,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品质,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察右中旗以打造“绿色、美丽、宜居”城镇为重点,在搞好国家林业生态重点项日建设的过程中,紧抓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高标准实施了城镇绿化、通道绿化、工业园区绿化和机关绿化等工程,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的生态景观林带类型,分析了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过程中在造林、景观节点建设及取土场、采石场生态植被修复等方面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对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和园林和谐统一的森林生态网络和城市森林绿化网络,建设宜业宜居的“幸福中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的生态景观林带类型,分析了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过程中在造林、景观节点建设及取土场、采石场生态植被修复等方面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对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和园林和谐统一的森林生态网络和城市森林绿化网络,建设宜业宜居的“幸福中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中山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连同此前的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珠三角地区9市均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形成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雏形。这是一个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地区各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为大湾区建设构建了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大湾区实现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山西林业》2015,(2):4-9
<正>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  相似文献   

11.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以森林为纽带和核心,统筹规划具有相似地理气候特征的城市,以系统的思想构建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森林城市群建设是当前解决区域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迫切需要新思路。文中基于欧洲城市群建设和绿色空间规划经验,如荷兰兰斯塔德的绿心、丹麦哥本哈根的绿楔等,归纳总结欧洲森林城市群绿色协同发展经验,比较分析中欧森林城市群规划管理,在提高城市森林连通性和城市群边缘地带森林斑块完整性、优化森林空间格局以及建立弹性森林生态管理机制等方面可为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焉军 《国土绿化》2012,(2):31-32
辽宁省丹东市山林面积占国土面积近70%,森林覆盖率达65.9%,位居辽宁省前列。目前,全市确立了造林绿化总思路:以建设生态丹东为目标,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为载体,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栽植大规格树木为主题,突出抓好城市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等绿化工程。通过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构建起城市园林化、乡村森林化、通道林荫化的绿化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美化品位和档次。  相似文献   

13.
分析浙江省天台县森林城市建设的国际、国内和区域背景,介绍总体规划中的范围、现状,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对城市绿色屏障、森林生态廊道绿化,城区绿地系统、村庄绿化等建设规划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认为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观念,将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崔巍  何武江 《国土绿化》2013,(12):45-45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工作会议精神,近日,汕尾市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工作。汕尾市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将坚持以创建林业生态市为抓手,以大工程推进“美丽汕尾”林业生态建设,全方位增加森林面积、蓄积和城市绿量,为汕尾新一轮快速发展夯实坚实的生态基础。一是全面构建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体系等五大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有助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是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群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区域生态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论述森林生态廊道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划分标准和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对珠三角地区森林生态廊道进行SWOT分析,从森林质量提升、裸露地复绿、协调生态保护与惠民目标等方面为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整体提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目标任务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广东省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现状、总体布局以及存在问题,探讨森林生态体系布局调整与优化对策,阐述构建五大森林生态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功能定位和建设重点,并提出了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沂蒙山区水系分布状况、森林植被状况、林业生态现状,进行了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林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原理,引入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及森林健康经营、生态型林果生产经营等先进营造林技术,设计了水系生态防护林带、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示范区建设,突出林业生态保护功能,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生产力,解决区域水系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锦明 《国土绿化》2008,(11):60-60
江西省安远县是700万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源头。为了唱响东江源头生态品牌,通过城区绿化,庭院绿化,农村自然村绿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矿山裸露地绿化等,力争到2010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4.24%,提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和水平,美化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的要求,将“森林城阳”建设作为打造青岛国际航空城的重要抓手和造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作,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森林城阳”建设.以国际标准提升绿化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绿化特色,全面推行“密植混交、乡土多彩、生态自然、碳汇平衡”式绿化,计划用5年时间把城阳建设成为城区绿意盎然、城郊森林环抱的生态型、森林型城市。今年以来,全区已投入6.9亿元,完成新造林绿化4400亩、更新改造200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6.5%、41.2%。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12月5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的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上了解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要积极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建设森林乡村为载体,紧紧围绕严格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大面积增加乡村生态资源总量、大幅度提升乡村生态资源质量、大力发展乡村林草产业等重点任务,持续加大乡村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