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链球菌病与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发病情况霞浦沙江镇某村生猪存栏257头,于2009年3月初均注射了猪瘟疫苗。4月13日猪群发病,传染较快,发病率、死亡率高;10d左右,先后发病143头,发病率55.6%;死亡79头,病死率55.24%。现将发病、流行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1)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易感,其他畜、禽未见发病。(2)以断乳后保育期猪为高发,先后共发病121头,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国157 个规模化牧场在2020年1—12 月出生的220 日龄内母犊牛各阶段发病次数、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犊牛不同阶段发病次数对其后期体重、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奶前后,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61~129 日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2)转育成时,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60~179 日龄发病次数≥1 次,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和转育成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组(P<0.01)。因此,犊牛发病次数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缓慢,建议牧场重视并加强犊牛断奶前后和转育成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以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3.
化隆县甘都镇在每年春夏季节,农村常常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猪只死亡,其中2005年发病11头,死亡2头;2006年发病8头,死亡3头;2007年发病14头,死亡4头。1临床症状发病猪表现呕吐、流涎、腹痛、排尿频繁;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可视黏膜、皮肤、鼻盘、耳尖、口舌初苍白,后青紫;兴奋不安  相似文献   

4.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哺乳、保育、育肥前期的猪群发病较多。该病发生多为条件性致病因素引起,如天气突变、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该病发生,给养猪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在此,再谈副猪的综合防控,以防病于未然、减少发病损失。1发病流行新特点1.1发病范围增大以哺乳仔猪4月龄猪多发,5~8周龄为高发,发病范围的增宽成为一大特点;发  相似文献   

5.
<正>犬细小病毒病是犬传染性疾病中的一种常发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其病死率仅次于犬瘟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发病,但以3~6个月龄特别是名贵犬发病较多,死亡率也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来,笔者主持了15起炭疽疫情的处理工作,牛、羊混合发病占66.67%;牛发病占26.67%;羊发病占6.67%;人发病占86.67%;无动物发病占6.67%。牛发病率比羊发病率高。对可疑炭疽病死畜的尸体禁止解剖,对尸体焚烧炭化后深埋。要建立免疫制度,对易感染动物每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疫苗接种。在疫区本病很难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共饲养獭兔497只,按常规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免疫。从7月6日个别兔开始发病,至7月20日共发病138只,发病率为27.7%,其中1~2月龄发病101只,占发病只数的73.2%,3月龄以上发病37只,占26.8%,共死亡35只,死亡率为25.4%。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殖户饲养貉100余只,2007年8月12日有5只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症状。后又连续数十只发病,死亡3只。发病期间曾用磺胺类药和常  相似文献   

9.
刘畅 《今日畜牧兽医》2012,(8):15-16,23
1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1.1流行状况从调查中发现:自2012年春季以来许多猪场仔猪出生的当天就开始发病,以出生5~10天发病最多,母猪是零星不间断式发病或整体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少数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但会出现严重的无乳现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生严重腹泻,能很快自愈。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10.
探索奶牛酮病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对986头围产期奶牛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奶牛酮病发病率为31.74%,死亡率为4.15%;秋季发病率最高,可达37.4%,其次是冬季和夏季,春季发病率最低;随着胎次、年龄和产乳量的增加,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第1个泌乳月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最高,可达50.43%;日粮种类和微量元素越少,奶牛酮病就越容易发生;奶牛发病后受胎率明显降低;发病后产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干物质比发病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奶牛酮病发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可降低奶牛的繁殖性能、产奶量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5%AVM对绵羊疥癣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痒螨检查确定试验羊,设Ⅰ、Ⅱ、Ⅲ5%AVM三个剂量组,Ⅳ为1%阿维菌素注射液组,Ⅴ为螨净组,Ⅵ为空白对照组,每个组7只试验羊;Ⅶ为传染源组。按羊的体重皮下注射或药浴,观察近90d。结果Ⅰ组61d发病;Ⅱ、Ⅲ组92d发病;Ⅳ组35d发病;Ⅴ组没有发病;Ⅵ组21d发病。结论5%AVM有效预防绵羊疥癣病近90d。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漾濞县家畜疥螨病发病率局部地区高达81%,被感染动物主要是猪、牛、羊、马,给该县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06年全县发病情况:猪发病45 562头,发病率为45%,死亡318头;牛发病6 639头,发病率11%,死亡25头;羊发病17 025只,发病率20%,死亡345只;马发病1 214匹,发病率9.8%,无死亡。用敌百虫、双甲脒、阿维菌素对病畜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情况某奶牛场共有大小奶牛320头,2012年2月初,有1头犊牛突然发病,高烧不退,并迅速传染其他奶牛。1周内,10头成年奶牛发病,3头犊牛发病,1头死亡。据畜主反映,发病初期,当地兽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治疗,收效甚微,病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玉田县玉田镇某养殖户饲养貉100余只,2009年10月21日有4只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腹泻;第二天又有8只发病,个别有血便、甚至呕吐;第三天病情继续加重,死亡3只。  相似文献   

15.
<正>本市某养殖户饲养貉子210只、狐狸76只,其中成年貉、狐狸已注射犬瘟热疫苗,未见发病。幼貉发病29只,发病率44.6%;死亡14只,死亡率21.5%。幼狐发病10只,发病率35.7%;死亡4只,死亡率14.3%。发病后,用庆大霉素治疗2d,未见好转,且病情有加重趋势,遂来我局就诊。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病流行的季节性明显(主要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且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等特点;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猪均可发病,发病猪场主要为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较差的散养户以及中、小型养猪场;免疫不到位、免疫程序和用药不合理的猪场发病更为严重。此外,距离仔猪交易市场和屠宰场较近的猪场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发病猪场以散养户和中、小型猪场为主体,且该病有由小规模猪场逐步向大规模猪场蔓延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1发病特点以肉鸡采食量普遍不达标,生长缓慢,发病日龄早,瘫痪、出栏大幅推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群发;鸡群的整齐度普遍很差;疾病频发;混合感染严重,尤其是消化系统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很高,个别鸡群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金合 《北方牧业》2009,(24):20-20
<正>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其特征为发病快、死亡率高。1流行情况本病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初春和秋末发病较多,尤其是  相似文献   

19.
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各种目龄的产蛋鸡都有发病,以4-12月龄的鸡发病最多;2月龄以上的育成鸡也有个别发病。当空气不流通、湿度较大、气温突然变化时,在鸡舍角落的鸡首先发病。  相似文献   

20.
<正>1家兔真菌病的发病原因1.1外来因素1.1.1车辆流动、笼具流动、人员流动这三大流动都有可能把真菌病带来带去,引起发病。1.1.2种兔带菌:如果在一个发病的种兔场引种很有可能把病菌带回来,引起发病。1.2内在因素家兔本身就具有发生真菌病的这种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