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型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淑梅  杨帆  刘兴友  张甲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65-3066,310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由于IBV血清型众多,加之IBV基因极易发生变异,因此临床上对于该病的预防常常出现免疫失败。对于IBV的分型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阐述了国内外对IBV的分型新进展,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病原学和疫苗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鸡胚繁殖IBV,纯化鸡胚尿囊液中的IBV,提取病毒RNA,建立了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RT—PCR方法。对IBV各毒株(M41,H52,H120,Aust-T以及野毒株等)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鸡的其他病毒性疾病病毒(IBDV,AIV,ND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可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各血清型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而且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毒性疾病,以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为主要特征,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本病的特征是患病鸡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和啰音,患病雏鸡还表现为流浆液性鼻涕,产蛋鸡出现产蛋下降,蛋壳质量变差。一、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冠状病毒,有多个血清型,而且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鸡胚繁殖IBV,纯化鸡胚尿囊液中的IBV,提取病毒RNA,建立了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RT-PCR方法。对IBV各毒株(M41,H52,H120,Aust-T以及野毒株等)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鸡的其他病毒性疾病病毒(IBDV,AIV,ND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可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各血清型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1963年在美国发现肾病变IBV,血清型不同于Mass株,主要引起鸡的。肾脏损伤.还能造成呼吸道感染和死亡。尤其是最近几年,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我国肉鸡群中大面积流行,  相似文献   

7.
根据先前克隆并测定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对IDV各毒株(M41,H52,H120,Aust-T以及野毒株等)攻毒鸡的组织中的IBV进行反转录套式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鸡的其他传染病病毒(IBDV,AIV,ND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反转录套式PCR方法可用于感染鸡体内IBV各血清型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序列,针对IBVM基因全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IB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IBV的RT-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IBV疫苗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1105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敏感性测定该RT-PCR可扩增到18pg的IBV-M-cDNA.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对IBV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IBV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和肾病变疾病,是继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之后对鸡危害严重的主要传染病.该病病原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已报道的有20多种血清型.有些血清型之间能产生交叉免疫,有些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血清型主要是马萨诸塞型,对鸡呼吸系统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出广谱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后续N蛋白保守区域表位鉴定及IBV通用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株GX-YL5的N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选取血清效价在104以上的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后通过小鼠腹水诱生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IFA及间接ELISA等进行效价、亚型、反应特异性、交叉反应谱鉴定,并将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检测SPF鸡人工感染4株IBV代表变异株(GX-NN130048、GX-NN160421、GX-QZ171023和GX-QZ170728)后不同时段内气管和肾脏中的带毒情况。【结果】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N2D5效价大于217,其亚型为IgG2b;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N2D5只与IBV发生阳性反应,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禽偏肺病毒(a MPV)、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禽白血病病毒(ALV)及马立克氏病毒(MDV)的反应结果均呈阴性;单克隆抗体N2D5能与国内流行的多种基因型及广西目前流行的7种血清型IBV发生交叉反应,包括常用标准株、疫苗株和野毒株。将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N2D5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在3株鸡源IBV代表性变异株及1株鸭源分离株人工感染SPF鸡后不同时段内的气管和肾脏中均能检测到病毒信号,进一步证明其广谱性。【结论】基于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的IBV单克隆抗体N2D5属于IgG2b亚型,具有特异性高、反应谱广的特点,且与IBV的结合能力强,可作为特异性诊断抗体应用于IBV临床诊断及病毒分布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血清型众多、临床检测不易的难题,用我国自已研制的2株IBV单克隆体,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与鉴定,建立起活用于定性检测IBV的包被鼠源IBV单抗的Mab-ELISA方法,其操作程序是:包被鼠源IBV单抗-被检测病毒-鸡抗IBV高免血清-兔抗鸡IgG(AGP效价1:32)-羊抗兔IgG-HRP;用本方法对国内46个IBV分离株及NDV、AIV-H9N2、PPMV-I等的检测,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易变异,不同血清型毒株之间具有较小的交叉保护性甚至无交叉保护性,因此,IB仍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本文收集该病毒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进展,认为基因工程疫苗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复方芩连汤对几种禽病病毒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连、黄芩、板蓝根、黄芪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芩连汤作为抗病毒药,利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测定中药复方在长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C)上对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等几种禽病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NDV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7.81μg/mL,最小阻断浓度为3.9μg/mL,最小治疗浓度为15.62μg/mL;中药复方在体外对IBV的T株和M41株也具有显著定的抑制作用,而对IBDV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为材料,人工诱发SPF鸡的IB(传染性支气管炎)。从IB潜伏期和康复期传染性、不同感染途径对IB的影响、不同日龄鸡只的易感性、与IB传染源接触的安全时间与安全距离进行了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IB与SARS相似,在潜伏期传染性极低,而康复期IB与SARS相比则有一定的传染性;不同的感染途径均可引起发病,但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这与对SARS的研究相似;在易感性上,低日龄鸡对IB更易感,而儿童对SARS则不易感。与IB传染源接触的安全时间与安全距离则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初步建立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 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4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ILV、IBV、NDV和AI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的长度分别为620 bp(ILV)、445 bp(IBV)、344 bp(NDV)和240 bp (AIV);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0 pg AIV、1 ng NDV和10 ng IBV的RNA及100 pg ILV的DNA,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鸡4种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两周龄SPF鸡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攻击时,以0.3ml/羽(100EID50)滴鼻人工感染发病,试验鸡出现气管哆音等典型的IBV临床症状,以及气管、肺、肾脏等器官的组织学病变。经nested RT-PCR全程跟踪检测,掌握了IBV M41株经呼吸道感染后动物带毒、排毒的时间规律,从而为控制和降低IB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胆固醇是维持细胞膜脂筏稳定结构重要组分。一些囊膜病毒感染过程依赖胆固醇。研究利用Real Time PCR和病毒滴度试验,分析细胞膜和病毒囊膜胆固醇是否影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鸡胚肾(CEK)细胞。结果表明,胆固醇萃取剂甲基-β-环糊精去除细胞膜胆固醇后,可抑制IBV感染CEK细胞并呈剂量依赖性,补充外源性胆固醇后,IBV感染力部分恢复,说明IBV感染依赖细胞膜胆固醇;去除细胞膜胆固醇可影响IBV感染侵入和释放过程。去除病毒囊膜胆固醇对IBV感染力无显著影响。IBV感染CEK细胞时依赖细胞膜胆固醇,而非病毒囊膜胆固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793/B型和多株IBV的N基因和S1基因,对比分析后以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跨度为582bp;以793/B的S1基因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型引物,跨度为891 bp;建立了能检测出IBV并能够同时鉴定出793/B血清型的实验室一次性PCR诊断方法。【结果】多重RT-PCR检测表明,793/B血清型可出现582和891 bp 2条核酸片段,而其他血清型只出现582 bp 1条核酸片段,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鹅副粘病毒则无任何条带出现。【结论】所建立的TR-PCR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用于IBV的快速检测和793/B血清型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呼吸型、肾型、肠型、腺胃型等多种病型。幼鸡感染后发生死亡,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产蛋鸡感染后产蛋减少,蛋的品质下降。本病还常常与细菌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从而增加鸡群死亡。  相似文献   

20.
对4株最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RT-PCR法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S1基因全长约为1.63 kb,与常用IBV疫苗株和其它血清型代表株的S1基因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7.4%~82.9%,氨基酸同源性为74.7%~82.6%,为研究上海地区IBV分子流行病学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