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纪峰 《甘肃林业》2005,(6):31-32
一、形态特征 冷杉,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达30~40米。树皮深灰色,片状纵裂,树冠圆锥形或尖塔形,枝条平展而轮生,1年生枝褐黄色,叶长1.5~3厘米。雌雄花球均单生叶腋,球果直立,长6~1l厘米,球果成熟时呈暗黑色或淡蓝黑色,种鳞与种子一起脱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分布广泛,西藏东南部、四川泸定及天全以南,贵州毕节以西,广西百色地区都有分布,以云南分布最广,故有云南松之称。云南松多生长在海拔1000—3500米的高山,喜光,耐干旱耐瘠薄,适应酸性的红壤、黄壤,在其他树种不能生长的贫瘠石砾地或冲刷严重的荒山坡,云南松也能生长,为荒山荒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云南松为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树皮褐灰色,粗糙,裂成鳞片状,易脱落。枝近轮生,一年生小枝粗,褪色;二三年生枝上的苞片常脱落,冬芽红褐色。针叶常3针1束,稀2针1束,长10—30厘米,径均1.2毫米,…  相似文献   

3.
一、形态特征 沙地云杉是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树高可达45米,胸径8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叶长1—2厘米,粗壮稍弯曲,先端微尖或极尖。球果长5—16厘米,栗褐色;种鳞倒卵形。花期4—5月,种熟期9-10月。  相似文献   

4.
以13个云南松与思茅松杂交组合的球果和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单果鲜重、果长、果宽、种翅长、种翅宽、千粒重共6个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组合球果和种子的形态变异。结果表明,单果鲜重及种子千粒重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25.01%-36.44%,球果长宽比更趋于稳定,变异系数10.05%。单果鲜重与果长、果宽、种翅长、种翅宽4个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千粒重与其它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6个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丰富的遗传变异可能由遗传因素控制,球果的形状则主要由母本遗传控制。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交配时配子能顺利形成合子并发育为完整的胚,其胚形成可育杂交后代的种子。基于各杂交组合的结实及其苗期的生长状况,32号、43号、46号、51号和54号5个杂交组合的云南松母本可作为云南松杂交育种的优先选择母本。  相似文献   

5.
卜氏杨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开始,我们在秦岭林区长青林业局华阳林场,对卜氏杨(Populus purd-omii)从种子采集、处理到苗圃育苗,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9年来,共育苗0.5公顷。现将几年的育苗经验总结如下。一、卜氏杨的分布及林学特性卜氏杨又称太白杨、东瓜杨。秦岭南北均有分布,生于海拔700—2300米的河沟及坡麓地带。喜湿、耐寒。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树干通直。纯林或与耐湿性树种混交。雌雄异株,先叶开放。雌株冠幅大,枝条舒展;雄株树冠小,枝条开张角度小。雌株花黄绿色,花序长5—7厘米;雄株花黄色,花序长10—15厘米。二、采种及种子处理据观测,母树分布的海拔高度不同,采种时间也随之不同。同时果实成熟期的气候也影响果实成熟的时间。海拔1200米左右的母树,种子成熟期为6月10日左右;海拔  相似文献   

6.
思茅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研究专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var.langbianensis(A.chev.)是我省主要用材及采脂树种。广泛分布于哀牢山以西的南亚热带山地,垂直分布海拔为700—1800米,集中分布海拔为1000—1700米。现有森林面积102.5万公顷,蓄积量10011.1万立方米,松脂年储量约15万吨,是我省木材、松脂生产的重要基地。思茅松生长快,材质好,产脂量高,生态适应性强,为南亚热带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多年来由于对思茅松良种研究甚少,使该树种的逆向选择加剧。1988年—1993年省科委将“思  相似文献   

7.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主要是通过抑制幼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1987年8—10月,我们在路南县老挖办事处应用该药剂对严重危害云南松的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Matsumura)和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enshanensisTsaietLiu)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面积达2000亩,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试验林地概况试验林地位于路南县北大乡老挖办事处,海拔1850—1920米,土壤母质为石灰岩,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全年降雨量964.3毫米,干湿季分明,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5.6℃。为5—23年生的云南松天然更新纯林,生长中等,树高1.0—5.0m,郁闭度0.3—0.6。思茅松毛虫与文山松毛虫混生,思茅松毛虫  相似文献   

8.
沙地樟子松及其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也称海拉尔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70厘米,树干通直,大树树皮厚,树干下部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片块状脱落;上部树皮呈淡褐黄色,裂成薄片脱落。大枝斜展或平展,幼树树冠呈尖塔形,老树则呈现圆顶或平顶。1年生枝呈淡黄褐色,无毛。针叶二针一束,粗硬,常扭转,边缘有细齿,树脂道边生。当年生小球呆长约1厘米,下垂;球果呈卵圆形或长卯圆形,长3—6厘米,直径2—3厘米,熟时呈淡褐灰色;中部鳞片呈斜方形,多角状肥厚隆起,向后反曲,纵脊、横脊显著,鳞脐小,凸起,有易脱落的短刺。种子呈长卵圆形或倒卯圆形,长4.5--55毫米,连翅长1.1—1.5厘米。花期5—6月,球果翌年9—10月成熟。  相似文献   

9.
旱冬瓜     
旱冬瓜(Alnus nepalens's D.Don)又名蒙自桤木,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30米,胸径1米以上。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在我省境内分布最广,几乎各县均有,垂直海拔分布1000—3000米,但以1400—2400米之间分布较多。旱冬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和酸性均能生长,喜疏松、湿润肥沃土壤,但也较能耐干旱脊薄。自然生长多分布于湿润山谷,呈小片纯林;也常与云南松、思茅松、油杉等成混交林。在适生地区年平均气温约12—18℃,年降雨量900毫米以上。  相似文献   

10.
思茅松(Pinus·Kesiya var langbianensis)是我省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在滇西南南亚热带湿润及半湿润地区,林分总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百分之十一·一,总蓄积占全省森林总蓄积的百分之十一。该树种生长迅速,特别是在幼林阶段,高生长优于云南松,一年抽梢两次,形成两轮枝条。思茅松于形园满通直,与云南松相比,其树干极少扭曲,为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大苗移栽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云杉,松科云杉属,常绿高大乔木。小枝有木钉状叶枕,一年生枝嫩枝淡黄色,老枝呈淡褐色;叶较粗,四棱状突起,近辐射伸展,长1.2—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具钝尖头;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圆柱形或长圆状卵圆柱形,幼果紫红色。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林区主要的森林更新树种和荒山造林树种,四季常绿,树冠呈圆锥状,冠形优美。近年来,树高1.5米~2米的青海云杉大苗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栽植、小康村美化及高速公路绿化等。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直接关系到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在祁连山高寒林区甘肃…  相似文献   

12.
思茅松是常绿乔木,高可达三十米,胸径一米左右。树干笔直,枝条每年生长数轮,小枝犹如古代灯台。树形优美,高大,山风吹过,绿波起伏,十分壮观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丰产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云杉是青海省最重要的乔木树种之一,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小枝有木钉状叶枕,一年生枝嫩淡黄,老枝呈淡褐色;叶较粗,四棱状突起,近辐射伸展。长2.5厘米、宽2厘米,先端钝、或具钝尖头;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圆柱形呈长园状卵圆柱形,幼果紫红色,成熟时呈暗褐色,花期5~6月,球果9~10月成熟。  相似文献   

14.
秆柄长3—9厘米,直径0.4—1.2厘米。秆丛生,高1—3.3米,直径O.4—0.9厘米,梢端微弯;节间长4—16厘米,圆筒形,光滑,无毛,初时被白粉较多,中空,壁厚1—2毫米,髓呈环状;箨环隆起,无毛;秆环平或在分枝节上微隆起;节内宽2—4(5)毫米。秆芽1枚、密被灰褐色柔毛,边缘具浅褐色纤毛。枝条在每节上4—10枚,长14—40厘米,直径8—15毫米,  相似文献   

15.
细叶云南松是云南松的一个地理变种,也有人称“高原松”.它主要分布在南盘江中下游两岸海拔400 ~ 1200米的丘陵山地,不仅耐寒、耐旱,还耐火,而且生长量迅速,材质上乘,是广西贫瘠高原上的造林先锋树种. 雅长林场是细叶云南松的主产区.1985年全场还有25万亩,2010年只有5万亩,蓄积量也由151万立方米下降到40万立方米.一度辉煌的细叶云南松,不仅数量大幅减少,质量上也大打折扣,优良种质资源几近枯竭.  相似文献   

16.
葵花松(Pinusfenzeliana Hand—Mzt)原名:海南五针松,别名:油松(习水)。常绿乔木,高达30米以上,胸径可达2米。叶五针一束,长10~18厘米,宽近一毫米,较华山松更细柔,边缘具细锯齿,叶鞘早落。雌雄同株,雄花呈稠密的花束,成熟时散出大量黄色花粉;雌花呈球形,暗红色。球果长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径3~6厘米,柄长1~2厘米,单生或2~7个生于小枝基部;鳞盾近扇形,黄褐色,鳞脐色深顶生,徽凹。种子窄长,倒卵形,近似葵花籽,故有葵花松之称。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读了贵刊1987年第三期刊登的“黑龙江林业杂志社,征询蕃茄树的生态习性以及栽培技术”一文后,我应征答复如下: 蕃茄树应称为树蕃茄。它是茄科树蕃茄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云南农村又称它为酸汤果。大概是用其果烧汤带有酸味的缘故吧。树蕃茄高可达3~4米,冠幅可达4~5平方米,枝条粗壮、密被短柔毛,叶与茄子叶很相似,叶长5~15厘米,宽5—10厘米,叶背淡绿色,被短柔毛。叶柄长3—7厘米,被短柔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逐级控制综合分类方法对云南松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一、基础材料收集与整理(一)自然条件云南松调查区——盐源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州的西南部,土壤较为复杂而多样,但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地带性差异,按垂直地带分:山地红壤或黄壤(海拔1500米以下),山地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山地棕壤(3000-4000米),按水平地带分酸性紫色土、暗棕壤、山地草甸土。(二)外业调查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南部,云南松和思茅松混生地区有较丰富的β-蒎烯资源。根据这一地区采集的大量腊叶标本和松脂样品的鉴定、分析结果认为:β-蒎烯含量在1%左右的是思茅松;β-蒎烯含量在50%以上的是云南松,由于该地区云南松的β-蒎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云南松(4—8%),所以将它定为云南松分布南部边缘地区的一个特殊地理类型—高β-蒎烯云南松。  相似文献   

20.
湄公栲     
湄公栲是热带山地优良用材树种,材质硬重,生长较快,适应性强,适合于山地造林。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70厘米。小枝粗壮,幼时被黄褐色绒毛,老时光滑。叶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背面被淡黄色或灰黄色绒毛,侧脉11—14对;叶柄长0.5—1.5厘米,被绒毛。果序长4—10(-15)厘米。总苞近球形,连刺直径4—5厘米,被绒毛;苞片针刺形,长约1厘米,基部结合成刺轴,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