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于 1 996年在河北省正定县野头村苹果园内发现了一种近似苹果绵蚜的害虫 ,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蚜虫专家张广学院士鉴定 ,确定该虫为隶瘿绵蚜科Pemphigi dae ,拟爪绵蚜属SiciunguisZhangetQiaogen nov 十绵蚜SiciunguisdecimaZhangetQiao ,sp .nov .,与苹果绵蚜隶属于不同的属 ,是危害苹果的一种新害虫。1 发生现状1 996年 9月在正定县野头村苹果园内发现了约 30株苹果树有棉絮状物 ,详细观察棉絮状物下为一种红褐色的蚜虫 ,分布在苹果树的主干及各枝条上 ,…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首次发现苹果根爪绵蚜是在苹果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梨九绵蚜和榆绵蚜是在梨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这3种绵蚜均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其原生寄主为榆,苹果根爪绵蚜的次生寄主为苹果,梨九绵蚜和榆绵蚜的次生寄主为梨。6~10月份,这3种绵蚜以无翅侨蚜和有翅性母在果树根部为害。春季在绵蚜迁入之前,采用果园全田覆盖地膜的办法,可阻隔其入土,进而可使果树根部全年免受其为害;夏季在绵蚜为害期,采用磷化铝地下熏蒸的办法,杀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印度小裂绵蚜是我国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国内新记录种。该虫已在云南省昭通和昆明市苹果种植区普遍发生与为害,全省发生面积9 610.0hm2,占种植面积的37.3%。若虫体白色或乳白色,体外被白色绵状物,主要为害苹果须根和新根,不形成肿瘤,集中发生于地下0.5m范围以内。印度小裂绵蚜对苹果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为30.7%,严重影响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本文介绍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分布、发生与为害,及其与苹果绵蚜在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绵蚜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普查,调查表明:(1)苹果绵蚜在昭通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且严重;(2)不同管理水平,苹果绵蚜的发生差异明显;(3)苹果绵蚜的发生与为害有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严重的趋势;(4)苹果绵蚜在红富士品种上的发生严重于金帅品种;(5)据考证,苹果绵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昭通市。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在昭通市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已成为苹果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研究形成适合本市实际的苹果绵蚜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减轻其为害损失,在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的支持下,1998~1999年笔者开展了苹果绵蚜发生规律的调查,明确此虫在本市1 a发生3次高峰,不同季节的为害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6.
苹果绵蚜在西藏发生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广程 《植物保护》1985,11(4):50-50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是国内外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我国仅分布于山东半岛、辽宁的旅大地区和云南的昆明地区,并多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年来,苹果绵蚜在西藏苹果主要产区扩散迅速,为害严重,据1984年西藏林科所初步调查,受害减产达300万斤,约占全区苹果总产的三分之一,损失产值150万元以上。 苹果绵蚜在西藏最早由自治区农科院梁玉璞于1960年6月3日在拉萨罗布林卡夏宫果园的海棠和苹果树上发现。据他当时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来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苹果绵蚜在黄平县的传入途径、扩散蔓延原因以及种群消长情况.根据黄平县苹果绵蚜疫情的发生及为害特点,采取了以严格植物检疫为突破口,以查清疫情分布和为害损失情况为指导,以搞好疫情监测治理为目标,以铲除扑灭疫情为最终日的的扑灭控制措施.实践证明,这些对策在铲除该县苹果绵蚜疫情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苹果绵蚜是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地区之间苹果苗木及果实交易频繁,增加了苹果绵蚜传播扩散的机会。因此,了解其发生扩散的原因,加强检疫,探讨出综合治理技术以控制其为害,对保证苹果安全、稳定发展,促进销售,扩大出口是十分必要的。1发生扩散情况苹果绵蚜于1996年传入郑州市,1997年开始在个别县零星发生。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苹果绵蚜曾一度迅速蔓延,波及全市1/3的县(市、区),重发生果园虫株率最高达81%~83.3%,严重威胁苹果生产安全。为遏止其迅速蔓延的势头,市植保植检站制定了严格的普查与控制措施,每…  相似文献   

9.
甘蔗绵蚜的发生及防治技术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甘蔗绵蚜(CeratovacunalanigeraZehntner),俗称蔗,除为害甘蔗外,还为害芦苇等植物。在雷州半岛蔗区终年发生,普遍分布。绵蚜主要以成、若虫群集叶片中脉两侧,吸食...  相似文献   

10.
春季防治苹果红蜘蛛苹果红蜘蛛又称苹果全爪螨,每年发生7~9代,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沙果、桃、杏、樱桃、海棠、李子、山楂、枣树等;受害苹果每年一般枝条生长量减少22%至28%;叶片重量减少15%至20%;花数量减少28%;果实重量减少很多,近几年苹...  相似文献   

11.
苹果绵蚜越冬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 (Haus mann)是苹果属果树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2 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曾对山东的苹果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通过 1 956~ 1 959年的防治 ,基本得以控制。 2 0世纪 80年代后 ,由于放松了检疫 ,忽视了防治 ,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苹果种植面积在各地迅速增加 ,苹果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和往来更加频繁 ,给苹果绵蚜的扩散蔓延造成可乘之机。 2 0 0 0年在菏泽发现该虫。为开展好新发生区苹果绵蚜的综合防除和未发生区的疫情监测工作 ,我们在测定苹果绵蚜过冷却点的基础上 ,于 2 …  相似文献   

12.
苹果绵蚜过冷却点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 mann是苹果生产上的重要检疫性害虫。该虫的危害方式是刺吸树干、树枝和根部 ,使树势衰弱 ,产量降低 ,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该虫以若蚜和少量成蚜在苹果树的根部、皱折及伤疤处越冬 ,是翌年的虫源。研究其耐寒性对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意义。为此 ,2 0 0 1年 2月份对苹果绵蚜的过冷却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虫源苹果绵蚜采自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 ,寄主植物为苹果。1 .2 过冷却点测定方法将预冷后的苹果绵蚜若蚜固定在热敏电阻测温探头上 ,然后…  相似文献   

13.
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控制苹果绵蚜为害,结合文献概述了目前对苹果绵蚜分布、为害、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加大对入侵果园群落结构、天敌种类与数量及生物源农药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枇杷巨锥大蚜(Pyrolachus macroconus Zhang et Zhong)是我国发现的一个新种(张广学等,1982)。在云南、四川均有分布。枇杷为主要寄主植物。该虫常群集于枝条上吸取汁液,被害枝条生长不良,甚至枯死。排泄物蜜露常引起煤污病发生,对树势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柑橘粉虱 (DialeurodescitriRiley&Howard)在恭城县莲花镇的个别果园发现明显为害 ,到 2 0 0 0年则发展到全县绝大部分乡镇 ,发生面积达 1 .0hm2 ,占全县柑橘类水果种植面积的 58.1 %。该虫为害恭城月柿、 柑、新会橙、沙田柚及四季青、苍耳等植物。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 ,并诱发煤烟病严重发生 ,影响光合作用 ,月柿受害严重的导致全园月柿幼果落光 ,为害柑橘类导致品质下降 ,产量降低。4月 9~ 1 1日调查 ,恭城月柿成虫密度高的 2 0头 /叶 ,一般 2~ 7头 /叶 ,卵密度高的 34 0粒 /叶 ,一般 4 5~…  相似文献   

16.
祝怀发 《植物保护》2003,29(2):60-60
巩留位于伊犁中部 ,海拔 775 6m ,南靠伊什格力克山和那拉提山 ,北临伊犁河 ,年平均气温7 4℃ ,降水量 4 90mm ,2 0 0 2年 5月下旬巩留莫河地区大片野果林遭苹果小吉丁 (AgricusmaliMat sumara)危害。该虫除严重危害野苹果、野杏树外 ,还危害海棠树、野酸梅、野樱桃和珍贵野生树种紫叶李树。凡被苹果小吉丁危害的果树 ,树势明显衰弱 ,落叶早 ,结果少 ,受害严重的果树有半数枝条枯死。经调查 ,枝条直径 1~ 4cm ,长 15cm内有幼虫 7~15头 ,最多达 2 0头。目前伊犁野苹果林成灾面积达 30 0 0多hm2 ,占野果林总…  相似文献   

17.
瘤缘蝽的生活史及防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满根 《江西植保》2001,24(2):58-58,57
瘤缘蝽 Acanthocoris scaber ( Linnaeus) ,属半翅目缘蝽科 ,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华中、西南 ,国外印度、马来西亚。以成虫、若虫为害马铃薯、蕃茄、茄子、蚕豆、瓜类、红茹、辣椒等作物。成、若虫常群集为害 ,吸食作物嫩梢、叶柄、花梗的汁液 ,受害部变色 ,有斑点 ,严重影响结实 ,甚至整株枯死。 1 998~ 2 0 0 0年瘤缘蝽在江西农大校园附近的辣椒上严重发生 ,笔者进行了观察和防治 ,现报道如下 :1 生活史及习性1 .1 生活史 瘤缘蝽在江西南昌一年发生 1~ 2代 ,以 2代为主。以成虫在菜地周围土缝、砖缝、石块下及枯枝落叶中越冬。越…  相似文献   

18.
杏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球坚蚧又名杏虱子 ,是杏树上普遍发生的 1种害虫。近几年来 ,成为宣化县杏生产的严重障碍因素。1 999年调查 ,深井镇杏受害株率 1 0 0 %,减产减收 3 0 %以上。造成杏树叶片大量脱落 ,杏芽不发、枝干枯死。严重者整株杏树枯死。1 发生规律经调查明确 ,杏球坚蚧在宣化县 1a发生 1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第二年 3月上旬开始出蛰活动 ,群集固着在 2~ 3a生枝条上为害 ,但由于气温低而活动慢。 3月下旬虫体逐渐膨大 ,分散固定为害 ,体背开始分泌蜡质。 4月上旬雌雄性分化。分化后 ,雄性若虫分泌白色蜡层包被 ,于 4月中旬在蜡壳内化蛹 …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苹果绵蚜发生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苹果绵蚜 (EriosomalanigerumHaus mann)在河南省的发生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最早发现的地区是豫东地区与山东接壤的一些地方。经过近 1 0年的发展蔓延 ,该虫已在我省商丘、新乡[1] 、郑州[2 ] 、开封、焦作、洛阳等 6个地市、1 3个县区、4 0多个乡镇蔓延开来。从苹果绵蚜的分布特点来看 ,明显集中于交通主干线的两侧 ;从蔓延的趋势来看 ,明显呈自东向西蔓延之势 ,已开始威胁我省最主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三门峡市。根据苹果绵蚜在各地市的发生情况 ,可将其发生区域划分为如下。常年危害区 :包括商丘市的民权、夏邑、虞城、宁陵…  相似文献   

20.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2,15(2):28-28
1分布与为害梨蝽象(UrochelaluteovariaDistant)半翅目 ,蝽科 ,俗名臭斑点、臭大姐等。主要有梨蝽象和黄斑蝽象。梨蝽象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山楂、洋槐、桑、桐等林木树。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枝梢、叶片和果实的汁液。果实被害部木栓化 ,停止发育。为害严重时梨果形成硬疔(又叫“疙瘩梨”、“鬼头果”) ,成为畸形果 ,不能食用。新梢、枝条被害后发育不良 ,甚至枯死。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北京地区主要为害梨、桃、碧桃等树木。2发生规律梨蝽象每年发生1代 ,以初龄、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或树洞里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