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鸡需要最佳的育雏条件,以帮助其成功地渡过最佳生长期或育成期。荷兰生产的HatchBrood育雏器能提供这些条件,就像仍由抱窝母鸡照顾出壳后最初4 d中的雏鸡一样。然而,不同的是HatchBrood育雏器能够在一个育雏室内一次照顾39 600羽雏鸡。  相似文献   

2.
正养殖雏鸡的合适温度是多少?温度是决定雏鸡养殖的关健因素,因此要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就要注意雏鸡舍的温度变动。育雏温度是指育雏室的温度,相比较而言,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育雏器边缘的温度低些,育雏器边缘的温度又要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通常情况下,育雏期间,育雏室的合适温度为:1~2日龄,温度为35℃;3~7日龄,32~35℃;7~14日龄,29~32℃;14~21日龄,温度为27~29℃;22日龄以后,温  相似文献   

3.
育雏是养鸡生产的关键阶段。由于雏鸡幼小体弱 ,抗病抗低温能力差 ,因而它对舍内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利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四层重叠式育雏器来育雏 ,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雏鸡的死亡率 ,而且可以增加肉鸡的长肉率 ,因而对鸡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用四层重叠式育雏器育雏要掌握好以下技术环节 :1 温度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活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都有密切关系 ,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必须提供适宜的温度。四层重叠式育雏器由加热笼、保温笼和运动笼拼接而成 ,可有效地为雏鸡供暖。温度范围(加热笼内 ) 2 0~…  相似文献   

4.
1舍内布局 平养育雏多采用垫料或平网地面。育雏舍的布局视房舍跨度和育雏器大小而定。育雏器一般安放在舍的中央或两侧,育雏器有伞形、方形、长方形多种,目前常用的有电力与煤气供热两种。伞形育雏器直径2m的可育雏500只,2.5m的为750只。  相似文献   

5.
提高雏鸡育成率,饲养管理技术是关键。为此,介绍一些育雏知识,供农户参考: 一、要给雏鸡创造良好的条件1、温度。育雏室的温度要适宜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养育雏鸡最好有一个单独房间,设有火炉、保温伞或其它用来保温的设备。育雏室内温度应在20—24℃,育雏器中的温度应根据雏鸡日龄达到如下要求:1—2天内35℃;1周内35—32℃;2周内32—29℃;3周内29—27℃;4周内27—21℃。  相似文献   

6.
1989年至1991年,新优佳公司综合鸡场,三年来饲养迪卡鸡,在育雏期0~42日龄,用热风炉为雏鸡舍鼓风供暖,电热育雏器四季育雏,拱型风道实行机械负压排风.由于使用热风炉鼓风供暖,热流通减少了鸡舍霉菌和其它条件致病菌的滞留.两套通风设备配套使用,鸡舍的温度、温度和育雏器的温度、温度达到了平衡协调,从而改善了饲养环境,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鸡舍小气候.通过饲养60批.共45万只雏鸡,共节约费用35万元,增加效益4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1 合适的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温度是指育雏室和育雏器的温度.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育雏器边缘的温度低些,育雏器边缘的温度又要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些.通常情况下,育雏期合适的温度为:1~2日龄,育雏器温度35℃,室内温度24℃;1周龄,育雏器温度32~35℃,室内温度24℃;2周龄,育雏器温度29~32℃,室内温度21~24℃;3周龄,育雏器温度27 ~29℃,室内温度18~21 ℃;4周龄,育雏器温度24~27℃,室内温度16~18℃;4周龄以后,育雏器温度21℃,室内温度16~24℃(注:育雏器温度是指离底网5~10cm高处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1育雏室1.1笼具根据育雏室种类及雏鸡所占有的面积、空间,可分别采用平面育雏或立体笼具育雏。育雏舍地面铺上垫料,垫料可以是谷草等干净、吸水性良好的物品。一般厚为3~5厘米以上,并视垫草潮湿程度经常进行更换。供温方式可采用伞形育雏器、红外线灯、远红外线板和烟道等。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2)喂料第一次给雏鸡喂料称为"开食"(见表4)。雏鸡喂料量参考(表5)。3.育雏期的环境控制育雏期的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饲养密度。3.1温度控制。供温的原则是:初期要高,后期要低;弱雏要高,强雏要低;夜间要高,白天要低,以上高低温度之差为2℃。同时雏鸡舍的温度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至5℃~8℃,育雏器内的温度是靠近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批量饲养蛋鸡不断增加,许多饲养户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但不少饲养户因育雏技术经验差,导致雏鸡成活率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本人根据几年来亲身体验,总结出几点提高雏鸡育雏率的方法:1选择适应本地区饲养的品种引种一定要注意该品种是否有很强的抗病、抗热、抗应激能力,以适应本地区夏天高温、高湿的气候。目前已证明海兰、亚发、罗曼、伊莎等揭壳蛋用品种较适应本地区饲养。2柯好环境及育雏设备的消霉消毒对象有育雏舍周围环境、育雏舍及舍内所有设备,包括育雏器、饮水器、料盘、通风设备、垫料等。消毒方法:①育雏舍周…  相似文献   

11.
红光光照防治雏鸡互啄效果观察郝学江(天津59122部队养殖场,300050)笔者通过对两批4.6万只雏鸡利用红光光照来防治啄瘤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一、品种及饲养方法自北京种禽公司引进1日龄京白904商品雏2.3万只,四层育雏器育雏至40日龄。40日...  相似文献   

12.
乌骨鸡在雏鸡阶段十分娇嫩,在人工育雏中,其成活率往往不够理想。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健壮的后备鸡群,在饲养管理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环境,适宜环境是养好雏鸡的首要条件温度:乌骨鸡个体比一般鸡小,羽毛稀,散热快,故更加怕冷。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必须给雏鸡供温取暖,除保持一定的室温外,还可以用育雏器给温保暖。育雏期所需温度见表1。给温标准应根据雏鸡的动态,恰当地进行温度调节。保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设备灵活掌握运用。湿度:湿度的大小与雏鸡生长发育和抗病力关系很大。因此,室内湿度要适宜,一般要求雏鸡…  相似文献   

13.
一、要在雏鸡到来之前,将鸡舍及工作区域彻底清扫和消毒。二、要在雏鸡到来前一天,放置好干燥清洁及无霉菌的垫料。三、要在雏鸡到来前的24小时,稳定舍内及育雏器的温度。平养育雏垫料上5厘米处、笼养育雏在鸡背高度处的温度应为32~34℃,以后每周温度应降低3℃,直至21℃为止。要注意观察雏鸡的分布情况,以便掌握温度:雏鸡挤成一堆,说明温度偏低;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鸡机械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高密度集约化饲养逐渐得到普及推广。所谓育雏期的高密度饲养,就是利用笼式育雏器进行立体育雏。此法充分地利用了空间,提高了房舍的利用效率,而且雏鸡不接触垫料和粪便,感染疾病的机会大大降低,既提高了成活率又节省了劳力,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育雏方法。但我们发现育雏笼不同层次的育雏率是有差异的,本文针对此问题主要分析了不同层次之间的温度、光照强度的差异对育雏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鸡舍及育雏器具彻底消毒。育雏前一天鸡舍要预温。二、育雏 一周龄内育雏室应保持温度35~36℃,相对湿度50%~60%,以后每周降1.5℃,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雏鸡开食前先饮用含维生素和葡萄糖的水。开食料中每千克可加入4个熟鸡蛋,撒于料盘上,自由采食。光照每天23小时,以雏鸡看得见食料为原则。10日龄前后切嘴并可断翅去其翅膀最后一节。三、疫病防治 环境消毒可用生石灰、草木灰,带鸡消毒可选用百毒杀、抗毒感等。免疫程序:1周龄时用新城疫Ⅳ系滴鼻或饮水免疫;2周龄时用IBD弱毒苗滴鼻或饮…  相似文献   

16.
养好雏鸡是为培养理想高产健康的种鸡打基础,育雏期是雏鸡的第一生长阶段。雏鸡培养时间的长短与种苗的好坏、季节、生长速度、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健康状况等有关。雏鸡个体小,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饲养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生长发育缓慢或引起更大的损失,因此要有严格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1育雏前的准备1.1制定育雏计划和育雏方式根据具体的育雏条件确定相应的育雏计划(包括育雏时间、季节、品种、数量、批次、鸡苗来源等),以防止盲目生产。种鸡一般在7月份以后育雏,第二年春天正值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7.
正育雏器能为刚孵化出来的家禽幼雏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及氧气等条件,进而提高幼雏的成活率。目前,国内外的育雏器大多采用电力作为能源,也有采用传统煤炭等加热方式的育雏系统。太阳能育雏器在育雏过程中实现节能且具有一次投入永久受益的优点,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过程简单,无需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温室气体等物质且无噪声、无污染,与其他能源相比较,在环保和可再生两个关键的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现对太阳能育雏器的设计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热量、通风,使雏鸡便于饮水采食,最大限度地使雏鸡达到预期的生长和发育。   一.理想的育雏条件   ●一日龄时,雏鸡需要育雏伞下方温度为 32- 35℃,舍内温度为 26- 27℃。   ●每个电育雏保温伞最多养育 500只雏鸡,红外线育雏伞养育 1000只。建议不要使用整舍保温 (中心供热)育雏,该方式无法使垫料加温且舍内温度不均匀,易使雏鸡脱水。   ●许多国家采用育雏-育成-产蛋鸡舍,即鸡群在同一栋鸡舍内度过整个一生。如果这种鸡舍 2/3为棚架且棚架在育雏育成期间无法移出,建议在棚架上育雏。在棚架上先铺上…  相似文献   

19.
一育雏的基本条件 健壮的鸡苗、合适的温湿度、新鲜的空气、适宜的密度、良好的饲养管理、严格的防疫卫生制度及安静的环境是养好雏鸡的基本条件,但最重要的是温度、通风和卫生。雏鸡从出壳到脱温(肉鸡0~4周,蛋鸡0~6周龄)是整个养鸡过程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必须认真掌握其生活特点和生长规律,积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疾病预防管理工作,才能提高育雏率和促进生长发育,达到最佳育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培育高产蛋鸡群,育雏是关键。衡量育雏工作好坏的标准主要是雏鸡体型的一致性、达标率、育雏成活率等,尤其是雏鸡体型早期达标与否是培育高产蛋鸡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我们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针对市区养鸡场户的生产现状,在常规育雏的基础上,又采取了如下几项技术措施,收到了良好的育雏效果。一、高温育雏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重要条件。高温育雏,即在头一周采用比常规供温标准稍高的育雏温度,不仅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也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其施温程序为1日龄时35—36℃,2日龄时34-35℃,3日龄时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