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了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内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资源与遗传基因特征,尤其是在我国偏远的西部地带有这样的生态保护区是非常少见的。由于生态保护区的存在,其间丰富的生态系统对该区生态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区内的生态环境,而且对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初步评价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的前提下,分析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88-189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有效建议与意见,以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地保护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为加强贺兰山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力量,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来,统称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为未来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安南坝保护区作为甘肃省唯一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承担着保护以野骆驼为主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地的重要责任。保护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既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又有以安南坝河、苦水河为主的湿地资源,还有面积可观的荒漠资源。正确分析安南坝保护区的现状,总结建区以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结合新形势下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生态文明的思路和要求,明确保护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土地生态管理,推进自然保护区土地合理利用,本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人为干扰、生态功能区4类阻力因子建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展开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并依据空间耦合关系,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根据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可分为4级适宜区:Ⅰ级适宜区占地4 036.04hm~2,应以生态保护为主,控制一切开发建设活动;Ⅱ级适宜区占地3 828.51 hm~2,应保持河流、生态园林等景观类型,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功能;Ⅲ级适宜区占地1 426.77 hm~2,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底线,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展退耕还林;Ⅳ级适宜区占地692.11 hm~2,应秉持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为例,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价值评判、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旅游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作用。并借此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及规划的关系,为生态旅游规划和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青沟是为保护我国东部沙地中独特的森林生态和珍贵的落叶阔叶林树种,于198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大青沟已逐渐被建设成为内蒙古著名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胜地.本文以生态评价的7项要素为主要内容,说明大青沟生态质量较好,保护的优先程度较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20,(2)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国家已经规划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区来对农业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基于此,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业森林生态资源分类效果研究。通过对农业森林生态资源中的植物群落、森林立地和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类,并深入研究这些分类的作用效果,为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森林生态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荒漠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示范点,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相对复杂.以2005、2010和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生态绿当量、土地利用结构指数、生态系统价值,分别评价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2005 ~ 2013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当量大于1,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立体绿化效果不断提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少,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相对生态价值在研究时段有所提升,生态健康状况已转向健康型.  相似文献   

10.
从集水来源、水流失主要方式、湿地植被类型等方面介绍了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当前水生态现状,分析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保护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The fores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area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udanjiang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遍布全国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茂密古朴的森林、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和清新宜人的生态环境,使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了"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旅游.在介绍我国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试图分析森林旅游与文化、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建议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森林旅游进行有计划的慎重的开发.参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关联度大,耦合作用极强。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约束的主要因素,以及2个系统间功能相互耦合的主要关系,最后说明了关联度和影响作用较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天山-帕米尔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但近30 a来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展基于自然及人为压力状态下天山-帕米尔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天山-帕米尔地区作为研究区,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方法,选取20个关键指标,对天山-帕米尔地区1990—2018年的生态安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天山-帕米尔地区区域生态安全的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不同市(县)的生态安全等级差异较大;1990—2018年天山-帕米尔地区生态安全处于Ⅲ级及以上的面积占比始终在60%及以上,2010年达80%,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显著;其中有5个因子对天山-帕米尔地区生态安全的影响较为稳定,其他各因子的影响各有差异;3个子系统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响应、压力、状态,状态指数和压力指数变化趋势相似。【结论】天山-帕米尔地区生态安全状况逐步向好,但也存在一些生态破坏的现象。其中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生态安全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5.
立足国内外土地整治情况,分析了我国土地整治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现行土地整治对土壤、灌水排水、植被景观、乡村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的不良影响。通过对现行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可知现行土地整治大多侧重工程,而生态景观方面考虑较少,从土壤、水资源、植被、景观和生物多样性5个方面分析了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加强的方面,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位、特征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鄱阳湖流域建设生态经济区试验区,是因为该区各项资源较为富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内涵特质以及构建的体制机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17.
策勒绿洲作为干旱区典型的绿洲-荒漠交错带,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而其贫困也多为生态环境约束型贫困,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只有充分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打破贫困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才是加快策勒绿洲扶贫开发的重点.在该区贫困与生态环境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以及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重点揭示了生态环境对策勒绿洲经济发展的限制,提出了有利于该地区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几点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慧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11-11513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农村旅游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农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以黄山区作为实证案例,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对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3个主要参与方政府、企业、村民进行了两两博弈策略分析,即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民、村民与村民,并由此得到博弈三方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政府、企业、村民提出加强黄山区农村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评价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并采用ESDA方法定量研究矿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矿区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以高风险区域为核心,由高到低呈环形包围特征.其中,高风险主要分布在矿业生产及城市生活区域,以土地破坏、压占及城市建设为主要风险来源;中等风险主要分布于自然、半自然功能区,以城市生活与农业生产为主要风险来源;低风险区域以林地、荒草地等植被覆盖区域为主,但大面积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导致该区域生态基底较差、环境脆弱,加之露天煤矿作业频繁,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堪忧.同时,不同功能区的风险高低排序(人工区>半自然区>自然区)特征符合常规的区域生态风险等级差异规律.此外,基于ESDA分析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其空间自相关性高达0.7521,风险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而对比矿区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景观干扰度是高、低风险区域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景观脆弱度则是中等风险区域的驱动因子;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对矿区环境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乌海市生态环境评价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西部作为主要的矿产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多年无节制的开采使当地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深入了解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因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蒙古乌海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曲率、地形起伏度、高程、植被覆盖度、到水源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人口数目、工业总产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个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模型分析乌海市生态变化,并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乌海市生态环境经历了初期的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破坏-生态修复的过程,不同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区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较小。截至2016年海勃湾和乌达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但修复面积仅为46.790和0.212 km2,分别占分区比例的9.0%和0.1%。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是自然和人为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到水源的距离(q=0.782,P < 0.05)、人口数量(q=0.708,P < 0.05)、工业总产值(q=0.499,P < 0.0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q=0.490,P < 0.05)等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在今后的生态修复工作中要加大对上述因子的调控,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