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化学农药已成为农产品有收或无收的决定因素和必备的生产资料,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化学农药不断推陈出新、完善自我,现代化学农药是农药科技持续创新的产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农药科学无止境地迅猛发展,将彻底改变农药在人们脑海中的不良印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农业的兴起和暴发性病虫草鼠害的猖獗,化学农药已成为农产品有收或无收的决定因素和必备的生产资料,而且随着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化学农药为世界农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有专家断言:"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仍是21世纪全球植物保护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 现今我国农药混剂开发品种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但质量较差甚至假冒伪劣的混剂品种也还存在。再想使混剂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后除加强管理外,还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配开发混剂品种有增加的趋势,目的是要补充生物农药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绿色食品生产重要保证措施的生物农药,应用于农药生产尽管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是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为此,有关专家一再呼吁:必须加快发展生物农药的步伐,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危害大在我国,生物农药的使用尚未得到高度重视。我国农作  相似文献   

5.
海振忠  单非 《种子科技》2012,30(2):32-34
绝大多数农药,尤其是化学农药对人类存在着"三致"(即致癌、致畸、致突变)问题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在现代农业中,主要是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进行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化学农药为世界农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有专家断言:"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仍是21世纪全球植物保护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近日公开印发《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积极推进减量控害植保技术,力争到2015年全省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5%。山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副站长李明立说,为了对付农作物病虫害,人类发明了农药。但过量施用化学农药不  相似文献   

8.
阿维菌素和Bt作物的发展,使一时冷却的生物农药又热了起来,也为农药的开发展示出一条新途径。然而,把一些植物的初始萃取物、一些发酵产物宣传得神乎其神,"纯天然绿色农药"、"纯生物制剂"、"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无毒副作用"、"可代替污染严重的化学农药"等字眼不断见诸报纸、杂志和广告。笔者认为,如此炒作和包装有失妥当,应当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生物农药。不可否认,化学农药中确实有些产品急性毒性很高,使用不当会引起人畜中毒和残留超标。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少农药已经或正在退出市场,这表明化学农药在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当前,人们在研究中已充分吸收生物技术的长处,对生物源农药也进行精细的修饰,以其为先导"仿生"研发出多种系列产品,一些高效、微量、安全的品种不断问世,化学农药正向世人展示美好的面容。生物农药技术同化学手段相协调,相互促进才是今后农药发展之正道。  相似文献   

9.
绿色防控与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丽 《种业导刊》2017,(10):19-20
从推广农业防治、开展物理防治、示范生物防治、实施农药减量等方面,提出在农业生产中加强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赵志红 《种子世界》2021,(10):0105-0107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很大帮助。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农业资源,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求对农药的使用行为作出有效的规范,明确药物的使用要点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避免大剂量用药超范围用药,避免农作物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农药在农作物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周边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次研究在探讨农药在农作物种植中使用的作用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使用要点并提出了农药减量使用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推动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王元元 《种子世界》2021,(8):0108-0110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很大帮助。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农业资源,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求对农药的使用行为作出有效的规范,明确药物的使用要点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避免大剂量用药超范围用药,避免农作物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农药在农作物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周边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次在探讨农药在农作物种植中使用的作用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使用要点并提出了农药减量使用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推动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化学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年均化学防治面积高达45亿亩次。作为最主要的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它每年可为我国农业生产挽回大约35% ̄60%的损失。然而,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不但直接威胁我国食品和环境安全,而且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2002年1月,日本以2001年我国蔬菜有2.8%抽检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郑爱萍  李平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6):28-29,32
于人们日益追求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所以近年来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增无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使用近200万t农药,我国占33.4万t.化学农药不仅杀死了有益农田微生物,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还滞留于土壤、水体、农副产品和畜产品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另长期使用农药使许多病虫害产生耐药性,导致了农药的使用频率和剂量逐年增加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用化学农药存在较大的潜在的生态风险性.因此,在未来的农业中,如何大力建设和推广无公害农业,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统一,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正>半个多世纪以来,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增产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生态失衡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三R"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性(Resistance)及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也越来越严重。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也是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生物农药发展迅猛,世界年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农药成本较化学农药高,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普及难。发酵原料用量大、价格高以及发酵原料组分不利于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的杂环化合物,作为新农药组成结构,为化学农药的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也代表了未来化学农药发展方向。近10年来已有为数众多的含杂环结构的农药新品种相继进人市场,如杀虫剂的毗虫琳、陡虫眯、唾虫嚓、唾虫胺、  相似文献   

17.
<正> 农业环境渐恶化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农业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严峻的事实。广西农科院植保所所长曾涛博士介绍,化学杀虫剂在杀灭有害生物的问时,也使得有益生物受到了伤害,引起害虫再度猖獗,虫害的发生频次也有所增加。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稻飞虱每5~10年甚至更长时间方爆发一次,大发生频率为10%~20%;20世纪70年代大发生频率上升到50%;1980年到1995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研究"正式启动,传统化学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等弊端可望通过纳米科技得以改观。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研究员崔海信介绍,我国是世界重要的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目前常年发生农业病虫害100余种,每年化学防治面积70亿亩(次),农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化学农药因其品种多、见效快、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而在农药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人们对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农药本身固有的缺点,致使化学农药在使用中产生了环境污染、人畜中毒、农药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微生物应用于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农业上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方法是施放化学农药,但由于化学农药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因此生物农药的研究就具有很大的意义。由于陆生资源的匮乏,人们将眼光转移到海洋资源上来。本研究总结了海洋微生物应用于生物农药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农药,重点从杀虫剂,杀菌剂有机磷农药降解以及除草剂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进而展望了海洋微生物应用于生物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