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桑象虫是春、夏季危害桑芽、嫩芯、嫩梢的主要害虫,对桑树的发芽和生长影响很大,造成枯桩、闷拳,使整株桑树不能发芽,夏秋季产叶量损失严重。我们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桑象虫的防治措施,在1999年5月夏伐治虫时,用不同药剂对防治桑象虫进行效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 桑象虫是我省主要的桑芽害虫,一年发生一代,一般成虫在半截枝枯桩的化蛹穴内越冬,因此,桑象虫的发生与桑树长势及修剪管理的得当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冬季及时地将这些枯桩、残拳截去,就会显著地减少桑象虫越冬基数。减轻翌年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正> 桑象虫近年来在我省发生面积日趋扩大,妨碍了桑叶产量的提高。据各地反映,该虫很难防洽,用药后效果不好,如何才能较好的防治桑象虫呢? 桑象虫属鞘翅目害虫,体壁坚硬,有假死性,不易触杀。它主要为害冬芽,且取食芽芯,胃毒效果也不理想。但它唯一的越冬场所是枯桩、死拳。从上年7月至来年3月均  相似文献   

4.
独玉贞 《北方蚕业》2000,21(2):24-25
桑象虫属鞘翅目,象虫科,船象属,以成虫在春季食害冬芽及萌发后的嫩芯.受害桑树发芽率降低,影响春叶产量.夏伐后可继续为害剪口以下的定芽和新梢.严重时可将整株桑树吃光,不能萌发,造成秋叶严重减产.为了摸清桑象虫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找出最佳防治技术措施,作者于1998年至1999年进行了对桑象虫的防治试验,同时在较大桑园面积内进行示范,效果很好.现将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报道了桑象虫的为害特点、发展规律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桑象虫的发生与桑树剪伐型式、桑园管理水平以及桑品种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尤以剪伐型式和桑园管理的水平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剪伐型式、加强桑园管理和适时进行农药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的早春桑虫,在桑树脱苞期,以桑象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象虫>桑尺蠖>小蠹虫>桑毛虫;在桑树燕口期,以桑瘿蚊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瘿蚊>野蚕>桑始叶螨>桑灰蜗牛。经测定,每头桑尺蠖越冬幼虫1日食芽数为1.71个,从出蛰至化蛹为害10日左右,定芽被害后,桑株推迟发芽期11天,虫株条长减少33.77%,着叶数减少31片,降低着叶率22.1%,冬季彻底修除枯枝枯桩,降低桑象虫为害率85%,填补桑株孔穴,清除残落叶,可明显减少来年桑尺蠖,桑毛虫发生率,早春3月下旬选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药保芽,其桑象虫虫口减退率可达95%,并可兼治桑尺蠖,桑毛虫等其它早春害虫。  相似文献   

7.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s)属鞘翅目、象虫科。分布我国江、浙、山东、安徽、四川、贵州等省栽桑区。为桑芽重要害虫之一。尤于伐条后为害更甚。以成虫嚙食桑芽及嫩梢基部,其后果:1.发生严重时,桑芽被食尽后,又复集中到桑株陆续抽生的副芽及潜伏芽上食害,终至全株光秃,俨如死树;2.芽是枝叶原始体,芽被食害,造成桑叶减产,嫩梢基部被害,由此长成的新梢易为风折;3.定芽剪定可使桑株提早发芽,增加条长及产叶量,但定芽剪定(无拳式)尤易滋生本虫,加剧其为害,如不注意防治,将影响定芽剪定效果;4.在桑树树型养成过程中,如定芽被害,则不易养成预订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 在桑树剪伐后的枝条截口下面,常常看到黑色带有光泽,行动敏捷,比芝麻略大的小虫在爬行,咬食桑芽,它头部呈管状,形如象鼻,所以取名桑象虫。虫口密度大时,不但桑树主芽被咬食尽,而且陆续发出的副芽亦遭为害,终于全株光秃,俨如死树,严重影响产叶量。桑象虫属鞘翅目象虫科。在我省陕  相似文献   

9.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桑象虫不同为害程度对桑叶产质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桑象虫被害株不同为害程度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应认真做好桑象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同时加大桑象虫的防治力度。种茧育桑园更要重视对桑象虫的综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桑象虫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桑树害虫,该虫为害面积广,传播快,而且繁殖力强,自然死亡率低.如不加以人工控制,数年内就会成灾,使成林桑树成片枯死,对蚕种场桑园为害特别严重.大桑象虫1年发生1代,成虫在7月份逐渐孵化出土,出土后的成虫一面为害桑叶,一面寻找配偶进行交配.成虫一般在清晨露水未干前和傍晚或阴、雨天气活动面积大,中午随着气温增高而减少活动面积.交配后的成虫产卵于叶片上或地面杂草中,  相似文献   

11.
<正> 桑介壳虫,在我县蚕区大量发生,特别是在低洼潮湿地带和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坎、河边,以及密植小桑园内,发生较多,为害严重。据槐树乡十二村一组,一块蔬菜地边的35株桑树的投产良桑观察调查:其中被介壳虫为害致死的达13株,占37.1%,其余22株,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长势不好,叶质差,产叶量低;又常林乡四村五组田坎背坡有投产壮桑87株,被害的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当前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桑尺蠖、桑螟、桑红蜘蛛、桑白蚧、桑象虫、桑蓟马、黄星天牛、桑毛虫、斜纹夜蛾等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并介绍了为害桑树的桑树疫病、芽枯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是我县桑树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我县各地不同程度都发生了此病,特别是长山河桑带和县蚕种场为害严重,不但影响当年的秋蚕生产,而且影响来年的春蚕生产和病害的再次侵染发生及扩展,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为此今年春季我县建立了桑细菌性黑枯病防治协作小组,对目前推广防治桑细菌性黑枯病常用药剂,采取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不同用药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把桑细菌性黑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桑象虫在各蚕区普遍发生,夏伐后影响桑芽萌发,严重的造成大量的枯拳及死株。为探索防治桑象虫理想的药物及简捷的施药方法,在1987年夏我们对乙敌粉防治桑象虫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一、试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6%可湿性六六六粉200倍液。2.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3.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4.乙敌粉原粉(即市售的3%1605混合粉)。5.不施药对照。试验在5月23日(夏伐第三天)进行。药液用喷雾器喷洒白拳,粉剂用纱布袋蹾撒白拳。每小区4行桑树,长50m。供试桑树为10年生湖桑32号,株行距0.5m×2m。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江西部分茶区春茶受茶芽粗腿象为害严重。本文根据该虫的发生为害特点 ,研究提出了以生态控制为核心 ,农业防治、苗木检验、保护利用天敌等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6.
魏艳  李芬 《广西蚕业》2010,47(1):14-17
桑橙瘿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是一种以幼虫吸食桑枝顶芽汁液的微体害虫。危害轻时每芽分布1~2虫,顶芽歪曲,生长受阻(但仍可继续生长);危害严重时,每芽分布有3头虫以上,顶芽黑枯、腐烂,枝条层层分叉,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该虫自1987年首次在我县发生危害以来,曾多次暴发,是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也是本地区目前为止最难预测、最难防治的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桐乡县屠甸乡星星村小陆房组调查了桐乡青.团头荷叶白、湖桑197、湖桑199四个桑品种的桑象虫为害情况,每品种随机抽查60株桑树,每小区调查20株,三次重复,于1989年1月26日调查越冬虫量(挖穴观察),4月10日调查桑树开叶后的虫量。调查结果:不同品种越冬虫量,湖桑197虫口  相似文献   

18.
叶虫是我县为害桑叶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种类有黄叶虫,桑叶虫,兰叶虫和夏叶虫,尤以黄叶虫发生最多,为害最大。据1983—1984两年对全县5个观察圃的虫量调查,黄叶虫占总叶虫量的95.61%。有的山地桑园黄叶虫成灾。我县城山乡唐阁村金永福户,在1100株山地桑园中,一次捕捉黄叶虫2.35公斤,春叶基本无收。为摸清黄叶虫的发生规律,以指导蚕农掌握防治适期和方法,我们在1985年对黄叶虫进行多种形式的饲养观察,其中有野外虫笼饲养和养虫室虫笼饲养,这两种方法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唯有塑料桶内饲养法获得成功,现把这种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桑尺蠖Phthohahdria atriliheata(Butler)俗名桑搭、造桥虫、剥芽虫、寸尺虫等。属鳞翅目,尺蛾科Geometriaae。国内各主要蚕区均有发生,近几年在我县发生尤为严重,不仅为害春季桑芽,而且对全年桑叶产量影响很大。桑尺蠖在我省一年发生4代,以3、4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姜堰市桑园害虫发生面广、量大、种类多,为害重,主要害虫有桑尺蠖、桑毛虫、桑象虫、野蚕、桑叶螨、桑蓟马、天牛等。从发生量看,这几年害虫属于偏重发生,并且各种害虫发生世代重桑较严重,发生为害时间延长,给养蚕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为此,我们对桑园害虫发生的原因作调查分析并对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