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植保无人机现已大面积地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小麦赤霉病防控的作业效率。本试验选择了大疆T30、极飞P100、极飞V80、全丰自由鹰1S、大疆MG-1P这几种类型的植保无人机应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开展了效果的比较,以筛选出适合的植保无人机在当地的小麦赤霉病飞防中推广应用,2021-2022年度在阜南县朱寨镇开展了不同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作业时间、安全性、防效、小麦籽粒重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植保无人机喷施本试验中的药剂后均未明显影响到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安全性好;综合各指标分析,大疆T30、极飞P100、极飞V80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时间短、防效高、籽粒饱满,适合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大田进行不同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施药效果以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与飞防助剂均对小麦安全。其中,极飞P20、大疆T16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效较好,病穗率防效分别达81.4%、75.7%,病指防效分别达79.3%、82.8%。极飞P20植保无人机作业通过添加飞防专用助剂红雨燕、蜻蜓飞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飞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无人机机型喷洒药液对雾滴沉积和水稻稻曲病防效的影响,在水稻稻曲病的防治上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施药对水稻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以大疆T16喷洒30 L·hm-2药液量效果最佳;防效与药液雾滴的沉积数量、直径和覆盖率呈正相关,大疆T16喷洒30 L·hm-2药液量的雾滴沉积量、直径和覆盖率均高于极目E-A10、极飞P30喷洒15 L·hm-2药液量。  相似文献   

4.
2019年开展不同施药器械喷施同一药剂对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大疆T16、MG-1S植保无人机添加飞防助剂迈飞15m喷施,防治纹枯病病株防效可达87.80-92.20%,病指防效可达90.94-93.75%,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防治纹枯病效果相近,比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喷施对水稻纹病病株、病指防效高11个百分点以上,植保无人机工作效率高、节工省本,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水稻病虫害防治难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大疆T16、MG-1S植保无人机适宜在连片水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植保无人机在防治葡萄霜霉病方面的应用效果及前景,开展了极飞2017P20型无人机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极飞2017P20型无人机参数为v=5m/s、喷量为710mL时防治效果最佳,且生物药剂比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好。其中,小檗碱的田间防效在80%以上,最高可达97.92%;哈茨木霉的防治效果比较稳定,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喷药器械喷施相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于2019年开展不同施药器械喷施同一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大疆MG-1S、大疆T16喷施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mL/hm2+迈飞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均较好,与背负式电动喷雾施药效果相近,从节省人工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考虑,大疆MG-1S、大疆T16植保无人机适宜今后在集中连片水稻种植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对水稻安全,且提高了水稻产量。药后3 d、7 d、14d供试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了12.3、8.1、22.0个百分点;药后7 d和14 d供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5.3和8.9个百分点;药后14 d供试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效比对照药剂提高19.4个百分点;药后3 d、7 d、14 d供试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综合用药防治后水稻病虫害较常规用药,平均每丛有效穗增加0.5穗,每穗粒数增加1.3粒,结实率提高1.0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8 g,每667 m2产量增加42.0 kg。  相似文献   

8.
对试验药剂80%吡蚜酮·烯啶虫胺WG和对照药剂25%噻嗪酮WP防治稻飞虱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吡蚜酮·烯啶虫胺WG对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每667 m2用药量为12 g时,药后3d、7d、14d、21 d防效分别达84.97%、89.19%、91.26%、92.28%;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WP,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性能、效果和农药利用率以及飞防助剂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药剂,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方式,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加入飞防助剂的处理防效优于未加入的防效,加大药液量有助于提高防效,药剂减量飞防防效明显低于不减量使用的防效;水稻未发生药害现象。[结论]与人工喷雾相比,采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有效地减少了药液用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鉴于水稻田中杂草具有发生量大、种类多和生长周期长等特点,为探索不同试剂对水稻田中杂草防效及寻找较为合适的除草药剂。本试验选用两种药剂分别为顶嘉(24.3%环酯草醚悬浮液)和垦收(19%氟酮磺草胺悬浮液),观察两种药剂在施药15天和30天后对水稻田间主要杂草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5天后顶嘉(24.3%环酯草醚悬浮液)和垦收(19%氟酮磺草胺悬浮液)对田间杂草均具有较高防效,施药30天后顶嘉(24.3%环酯草醚悬浮液)对水稻田间各类杂草具有较高防效,垦收(19%氟酮磺草胺悬浮液)对禾本科杂草和其他杂草具有一定防效,但是对阔叶杂草防效较低。因此顶嘉(24.3%环酯草醚悬浮液)对水稻田间杂草具有长期防效。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水稻鞘腐病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鞘腐病的高效药剂,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5种药剂对水稻鞘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10%吡唑醚菌酯和75%肟菌酯·戊唑醇对水稻鞘腐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86.46%和81.18%。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新型高效杀虫剂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药效和持效期,在上海市嘉定区褐飞虱大发生水稻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为高效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化学药剂,其速效性和持效期均较好,施药后3 d、21 d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7.5%、92.1%,因此,该药剂可作为防治褐飞虱的新型药剂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1%井冈.三唑醇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为理想。20%烯肟.戊唑醇600 mL/hm2的防效也能达到80%。因此,防治水稻纹枯病可选择以上药剂于水稻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对水600~750 kg/hm2手动均匀喷雾。第1次施药后间隔10 d左右再施药1次,将对控制水稻纹枯病有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新药剂,特进行了多种新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整体防效可达80%左右,值得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防治水稻二化螟有效的药剂及其经济有效的用量分别为:每667m2用阿维·氟酰胺30mL、氯虫苯甲酰胺10mL、四氯虫酰胺40mL、阿维·氯苯酰胺40mL,掌握在二化螟卵孵高峰期用药,即可确保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于2013年晚季在福建省武平县开展了稻曲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225m L/hm2、43%好力克悬浮剂270m L/h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6.94%、75.74%,病指防效分别为81.98%、79.95%,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3 750m L/hm2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以上2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替代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怀农特在浙江省诸暨市水稻病虫害防治和农药减量中的应用效果,特开展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季晚稻病虫害(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治中,加入怀农特1 000倍液能提升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效;在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防治中加入怀农特,虽药剂的防效未见明显增加,但药剂减量20%+怀农特1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仍较好,且与常规药剂处理间防效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水稻病虫害中等发生时可加入怀农特,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和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的。同时,药剂中加入怀农特1 000倍液能提高水稻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新农药防治水稻灰飞虱若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农药市场上防治飞虱类药剂种类繁多的情况,通过田间药剂试验筛选最佳配方、明确各类药剂对水稻田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使用金好年15%乳油+乐斯本48%乳油;40+40毫升/667m^2防治灰飞虱若虫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1d防效96.1%,药后3d防效86.7%,药后7d防效91.3%。  相似文献   

18.
几种常用药剂对水稻褐飞虱不同虫龄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不同药剂对水稻褐飞虱不同虫龄的田间防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AS+50%吡蚜酮WP组合处理,对水稻褐飞虱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作为主要防控药剂组合;20%呋虫胺SG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特别是对高龄若虫,当田间高龄若虫为主时,可作为防治的主要药剂;50%吡蚜酮WP对水稻褐飞虱持效性较好,但速效性较差,建议搭配其他速效性较好药剂使用;10%烯啶虫胺具有一定的速效性,但持效性较差,建议搭配其他持效性较好药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试验表明,在褐飞虱大发生年,以低龄幼虫期为主施药,每667 m2施用10%哌虫啶悬浮剂40 mL和40%毒死蜱乳油100 mL+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2 g,均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危害。相比吡蚜酮,哌虫啶对褐飞虱的速效性虽无明显差异,但其最高防效、持效性以及对低龄若虫防效均优于吡蚜酮。每667 m2施用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1.25 g,防治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6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10%烯啶虫胺水剂、10%醚菊酯悬浮剂、25%吡蚜酮悬浮剂4种药剂防效较高,可以作为田间防治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的药剂使用,建议进行交换轮替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白背飞虱药剂使用,不能用于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使用次数,建议1季水稻用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