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2.3草莓的匍匐茎繁殖草莓发生匍匐茎的能力很强,无病毒苗尤其突出。若能满足育苗的肥水要求,并有效控制病虫害,采用匍匐茎埋压途径繁育草莓无病毒苗确是一种方法简单、分生苗量大、速度快、成苗质量好的繁苗途径。该育苗途径可以建设草莓无病毒苗生产繁育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建德市草莓育苗产业现状与发展经验,总结了繁苗“前促中控后稳”等关键技术要点,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扶持力度、完善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加强草莓种苗贩销的监管、提高种苗繁育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草莓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草莓促成栽培得到大力发展,国内草莓种植面积约13.5万hm~2,种植地分布较广。种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种苗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该研究就设施草莓种苗穴盘繁育中的定植、田间管理、子苗采收及包装等技术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草莓基质育苗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设施草莓高架分层育苗系统育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莓大田育苗占地面积大、管理劳动强度大以及育苗质量差等问题,该试验提出了一种设施草莓高架分层育苗系统,并对其育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育苗周期内,高架分层育苗系统下"章姬"、"红颜"、"丰香"草莓品种繁育子苗数667m2分别达54 019、41 124、44 930株,为常规地面育苗方式(对照)的2倍左右,且都为营养钵子苗;高架分层育苗方式下各品种草莓子苗新茎粗超过1cm,成龄叶片达5片以上,叶色深绿,符合壮苗标准,定植成活率达97%以上;各草莓品种子苗定植后现蕾期、始花期与果实采收期相比于常规的育苗方式的子苗提前15d左右。综合表明,草莓高架分层育苗系统及技术显著提高了草莓育苗的繁育系数与育苗整齐度,所育的草莓子苗质量好,定植后成活率高,显著提高草莓生产的上市时间,有利于实现草莓育苗的现代化、产业化与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8月,北京市大兴区赤道风采摘园的设施内草莓育苗1.47 hm~2可繁育200万株草莓商品苗。"园区的草莓育苗全部采用自主研发并申请专利的椎管育苗方式,每667 m~2栽母株1 500~1 800株,1株母株可繁育60株商品苗,商品苗产出率有很大提高,是普通基质槽苗产量的2倍以上,667 m~2繁育商品苗达到10万株。"总经理黎亚军说。2012年,黎亚军跟随北京市设施草莓骨干农民赴台湾研修班在台湾的一个园区首次见到了草莓椎管  相似文献   

6.
<正>大棚草莓锥管高架无土育苗技术充分利用了设施立体空间,草莓母株匍匐茎垂于空中,子苗通风透光好,预防病害的发生;便于日常管理,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操作的简便程度和草莓育苗的繁育系数,所繁育的子苗质量高,定植成活率高。大棚草莓锥管高架无土育苗技术是由北京市大兴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于2012年10月跟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赴台湾进行草莓技术研修活动,通  相似文献   

7.
"红颊"草莓采用露地高畦密植育苗技术,有效抑制"红颊"草莓繁苗炭疽病、‘V’型褐斑病的发生,控制草害的发生,结合育苗田块选择、土壤处理、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等集成配套技术,使"红颊"草莓露地繁苗技术走进农户,推动了优质草莓在江苏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草莓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草莓组培苗在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丰产性及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自繁苗,生产上应推广采用工序简单、易掌握、生产成本低的组织培养手段进行草莓组培脱毒苗的规模化生产。从匍匐茎选择、组培苗的生产、驯化管理、苗床管理、繁育等方面介绍了草莓脱毒苗的繁育技术,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莓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为解决草莓育苗地资源紧缺、常规露地育苗病虫害逐年加重以及生产苗定植后成活率低的问题,2019—2020年在浙江省建德市更楼育苗基地开展草莓设施基质育苗,探索总结设施基质育苗中的扦插育苗技术,为规模化设施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素有“水果皇后”雅称的草莓,历来在北方栽培。近年,南方一些省利用草莓耐寒喜凉特点,在冬闲地试种获得成功,并解决了草莓越夏繁苗问题。由于采用轮作、套作、间作,见缝插针,发挥土地经济效益,使草莓在南方,特别在长江流域各省,大有兴起之势。在南方诸省中,尤以江苏发展最速。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总面积达6298亩,是目前我国草莓栽  相似文献   

11.
黄腐酸叶面肥对草莓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对草莓繁苗率、子苗品质、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繁苗系数方面,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处理平均单株繁育匍匐茎8条,较未喷施处理提高23.08%,平均单株繁育子苗29.5株,较未喷施处理提高11.32%;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处理较未喷施处理对子苗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根颈粗、株鲜重、根鲜重分别平均提高13.33%、18.33%、20.75%;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处理对子苗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综上,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可以提高草莓繁苗率和子苗质量,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的秧苗培育要经历较长的夏季烈日高温和多雷暴雨天气,容易造成大量病苗弱苗、甚至死苗。目前我国草莓无毒商品苗繁育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多由大棚草莓种植户自繁,直接影响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制约大棚草莓产业的稳定发展。文章阐述通过试验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一套培育大棚草莓壮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琼  宗静 《中国果树》2021,(1):63-65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研究母苗覆膜和不覆膜2种越冬方式和地面基质、半高架基质、高架基质3种育苗模式下秋季育苗对种苗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越冬母苗成活率达到100.0%,种苗繁育系数1∶43,667 m2繁苗量5.7万株,高于不覆膜越冬,种苗质量在根长、侧根数、根茎粗方面略优于不覆膜越冬。采用覆膜越冬,3种育苗模式667 m2繁苗量分别为5.9、5.0、5.3万株,地面基质育苗模式种苗的根系长度、根茎粗显著高于其他2种模式,种苗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验活性水在草莓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于2019和2020年分别设置活性水和普通水2个处理,对比分析了母株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繁育草莓苗的质量、数量和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2019年和2020年活性水处理繁苗数量分别较普通水处理增加了13.2%和15.8%,水分利用效益分别增加了16元/m3和15元/m3,子苗移栽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5、3.0个百分点.说明活性水有利于草莓母株匍匐茎和分蘖的生长以及繁苗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验活性水在草莓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于2019和2020年分别设置活性水和普通水2个 处理,对比分析了母株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繁育草莓苗的质量、数量和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2019年和 2020年活性水处理繁苗数量分别较普通水处理增加了13.2%和15.8%,水分利用效益分别增加了16元/m3 和 15元/m3 ,子苗移栽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5、3.0个百分点。说明活性水有利于草莓母株匍匐茎和分蘖的生长 以及繁苗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草莓栽培因育苗带来的种苗种性退化、病毒病发生严重,致使草莓产量、品质严重下降,解决途径是必须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包括脱毒苗原种中心、脱毒原种苗生产骨干、脱毒苗生产育苗大户及脱毒苗技术推广体系等。通过脱毒原种苗大棚避雨育苗及促进花芽分化技术,可以解决主栽草莓品种‘红颊’发展瓶颈。通过生物农药及粘虫色板、性诱剂等绿色综防技术,达到草莓有机生产和绿色生产。通过集成石灰氮、有机质与日光利用等  相似文献   

17.
草莓富含多种维生素、叶酸等,素有“水果皇后”之称;同时也因其种植经济效益高,草莓产业的发展可有效增加本地居民收入,从而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根据泰兴市当前草莓种植状况,从草莓种苗繁育技术和生产苗栽培技术两方面,总结了草莓种苗繁育、生产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的要求,为泰兴市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疆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设施园艺中的主要种类.与其他种类相比,草莓设施栽培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采摘期长、品质好等特点.2013年,我国草莓种植总面积达10万hm2,总产量约276.1万t,总产值已超过200亿元,成为世界草莓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移栽苗剪插快繁脱毒微型种薯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试管苗脱毒快繁工艺复杂、培养价格高、工期管理程序繁多,造成马铃薯试管苗成本高,扩繁速度慢,而且,夏季高温污染以及移栽苗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规模扩大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3~2016年中国草莓主产区种植数据和2018年4~5月江苏省草莓生产调研数据,分析江苏省草莓种植变化情况,并与其他主产区进行比较,测算江苏省草莓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结果表明:江苏省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2016年已位居全国第二,但是单产仅为其他草莓主产省份(山东、辽宁、河北)的65%~75%;专业化程度和集中系数不高,主要是受单产较低的影响;综合比较优势明显,主要得益于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初见成效。制约江苏省草莓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单一,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户繁育脱毒苗比例低,种苗繁育规模化程度低;连作障碍严重;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差,宣传力度不够。据此提出提升江苏省草莓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