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朝天椒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结合商丘地区朝天椒栽培现状,从播期确定、播量确定、建造苗床、配置营养土、烤畦增温、科学播种、苗床管理、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及适期采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朝天椒各个时期的管理要点、主攻方向等,以期为商丘地区朝天椒的广泛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为朝天椒栽培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9,(12):62-64
为绥阳朝天椒的种植规划提供参考,进行了朝天椒在绥阳县不同地点的栽培试验,观测并记录朝天椒的生育期,收集同期的气象要素,并对比绥阳朝天椒生长发育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朝天椒在各地种植的生育期相差不大,温度和降雨量较适宜朝天椒生长;虽受2019年全县大范围暴雨及大暴雨天气和晴热少雨天气影响,朝天椒仍表现增产,各地产量比当年常规品种增产0~133.33%。朝天椒在绥阳种植适宜区域为海拔800~900米地区,次适宜区为海拔650~800米地区,不适宜区为高于1 000米的高山地区。  相似文献   

3.
豫西地区多为丘陵旱地,土壤以红黏土为主,土层保水耐旱性强,非常适宜朝天椒种植。凭借较高的价格和较好的经济收益,朝天椒已成为豫西地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稳步增大。但随着连续多年的重茬种植,朝天椒地下害虫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4.
构树是皖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在皖北地区生长良好。饲用型杂交构树是多年来选育出的新品种,在皖北地区广泛推广栽植不但能帮助解决皖北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问题,还能缓解我国长期以来的蛋白饲料短缺。通过对杂交构树在皖北地区栽培管理技术的归纳总结,旨在促进该地区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23-226
农村城市化是未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省的农业主产区,拥有众多农业人口和耕地,这里的城市化问题就成了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因为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群众意愿等各类因素的影响,皖北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基于对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实地调查结果,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阐释各类基本因素对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通过对各因素进行交叉分析,深入剖析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提出了推动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皖北地区特殊的生态地理区位、土壤结构、气候变化,分析该地区黄泛淤土夏播玉米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制定了一套皖北地区黄泛淤土夏播玉米栽培管理技术,为皖北地区夏播玉米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皖北地区小麦高产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是皖北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总结了皖北地区小麦高产田间管理技术,包括中耕除草、化学调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皖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制 约整个地区就业结构升级.基于2001—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考察皖北地区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和城镇化之间的动态关联过程,结果显示:在皖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 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纳起主导作用,非农产业就业结构与皖北地区城镇化 发展长期保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应采用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等措施来推动皖北 城镇化和就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概述皖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条件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皖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皖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路径,以期为皖北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皖北地区的特点,依据相关原则,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了皖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皖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皖北地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皖北地区小麦生产水平的分析,指出小麦育种工作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并进一步从小麦品种生态类型、产量水平、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对皖北地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作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提出皖北地区小麦育种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成本控制关系到猪场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做好成本分析和控制对于中小规模猪场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皖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成本调查,总结分析了皖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成本构成情况、存在问题,提出了皖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优化成本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清丰县是豫北地区最大的朝天椒无公害生产基地,由于近年来选择品种不当、育苗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导致产量和效益的下降。根据笔者多年育苗经验,总结了豫北地区早春朝天椒育苗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确定育苗期、品种选择、育苗、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9,(11):19-21
为遵义朝天椒1号、3号在绥阳县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绥阳县选择4个不同海拔区域进行种植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试验区2个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合气象要素选择适宜的种植区。结果表明:遵义朝天椒1号最适宜种植区为海拔800~900米的洋川镇、风华镇、旺草镇及类似地区种植;次适宜区为海拔650~800米的旺草镇及类似地方;不适宜区为海拔高于1 000米的宽阔镇及类似地区。遵义朝天椒3号适宜在海拔700米左右的旺草镇及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岳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121-122
介绍皖北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皖北地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皖北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科学种植大豆、发展大豆产业对提高大豆质量与产量、提升农民经济效益、保障我国食用油的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皖北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其他自然因素,因地制宜,从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精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与存储等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升皖北地区夏大豆种植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夏大豆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贵州地区朝天椒的育苗技术,包括育苗方法选择、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苗床选择与整理、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朝天椒的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无公害朝天椒生产的环境条件无公害朝天椒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选地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产地环境符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及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无公害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2.1种子准备2.1.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朝天椒品种。如满天红、满天星、子弹头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贵州地区朝天椒的育苗技术,包括育苗方法选择、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苗床选择与整理、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朝天椒的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皖北地区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青松  张安文  张瑞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85-4185,4188
针对皖北地区切花月季生产状况,从切花月季栽培品种选择、种苗选择、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