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春马铃薯、春玉米/秋马铃薯、花椰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生育期短、性喜冷凉,是适宜的间作套种作物。枣庄市马铃薯种植属中原二季作栽培区,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主产区滕州市是著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山东省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薯农摸索出了许多间作套种模式,其中春马铃薯、春玉米/秋马铃薯、花椰菜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属于中原二季作区。由于马铃薯生育期短,并能在较低气温条件下播种,是理想的间作套种作物,发展马铃薯与粮、棉、菜作物套种,变1年2种2收为3种3收,甚至是4种4收,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河南省春薯一般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秋薯8月上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春秋两季马铃薯都处于市场淡季,价格高而畅销。为了提早抢占市场,河南局部菜区已广泛利用两膜(拱棚+地膜)保护栽培,使马铃薯提前15~30d收获,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产值,较大田马铃薯的纯效益增加了1~2倍。2000年马铃薯栽培面积9万hm2,2011年为125万hm2。河南省内马铃薯的结薯期正处于高温季节,蚜虫的发生和传播病毒病频繁,造成种薯退化速度快,脱毒种薯在不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2年4季就退化到未脱毒前的产量水平。因此,需要每年更换种薯。  相似文献   

3.
日本马铃薯产业的总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天峰 《作物杂志》2005,21(3):35-37
日本马铃薯生产水平比较高,年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平均产量达33t/hm2,主产区超过40t/hm2,产量水平超过了我国马铃薯单产的1倍多,可以和世界马铃薯生产水平较高的欧美国家相媲美,在亚洲居领先地位。日本的马铃薯食品加工业比我国起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卡乐比马铃薯有限公司和欧美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几乎是同步来到我国开展马铃薯加工业务。1生产与消费概况日本马铃薯的主产区在北海道,属于马铃薯一季作栽培区,栽培面积占全日本马铃薯栽培面积的65%左右,总产量占全国的77%。马铃薯是这里农作物轮作体系中的骨干作物,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甜菜。长崎县和鹿儿岛,马铃薯栽培面积分别占……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既是重要的粮食、蔬菜,也是重要的山区特色作物,在我国分布较广,可作为牲畜饲料和加工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云南省气候条件独特,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比较适合生产马铃薯。马铃薯具有投入低和效益高的特点,形成了大春、小春、冬作、秋作及周年收获的栽培机制,然而在具体栽培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探究更加高效、绿色的马铃薯栽培技术,以推动云南省马铃薯生产更加长远、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作为龙马镇特色作物,近年来播种面积不断扩大,2022年已经达到约245 hm2,然而单产量却不足15 000 kg/hm2,为了改革种植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的高产配套技术方案。基于此,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了“春马铃薯-玉米-大豆”“春马铃薯-蔬菜”和春马铃薯与幼龄果树间作模式的密植栽培管理制度,希望可以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栽培马铃薯是世界上的一种重要作物,也是一种高投人作物,在其收获和贮藏期间有多种复合品质要求。马铃薯育种工作者有幸能够得到多种多样的遗传资源,野生茄属亲缘种提供了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资源。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依靠亲本胚乳平衡染色体数量或者是有效的倍数性来取得杂交的成功。多数野生亲缘种与栽培马铃薯问的杂交障碍是由胚乳平衡染色体数量(EBN)的差异造成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倍数性操作和桥梁杂交来克服这种障碍。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既可秋播又可冬春栽培;在蔬菜淡季上市,也是一种很好的蔬菜作物。要实现马铃薯高产,除了合理选择品种和适期播种外,施肥也很关键。马铃薯在生长期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需肥量较大,必须增加肥料的投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底肥与追肥合理搭配。一、重施底肥马铃薯从出苗至块茎停止膨大仅80~100天,属于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只有重施底肥才能满足其对肥料的需要。不论是秋栽还是春种,在任何土壤上要想实现  相似文献   

8.
杨正林 《种子世界》2014,(12):37-38
<正>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鲜食、加工兼用型作物,在嫩江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马铃薯栽培质量,挖掘增产潜力,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品种及种薯选择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栽培目的和不同品种的特性而定。为了克服种薯病毒给生产上带来的为害,应选用脱毒种薯。2选地,整地2.1选地马铃薯适宜微酸性土壤,pH 4.8~7.0的土壤上种植生长比较正常。以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通气性良好、易排灌的壤土、沙壤土为宜。  相似文献   

9.
1选地,整地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要与茄科作物进行轮种。旱地栽培可与玉米、大豆、甘薯、小麦、油菜等作物换茬轮作。应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稍偏酸性的田块。耕作层最浅不低于33cm,土垡细碎(直径<2cm),整地要求:播种前深耕、耙细、整匀、平整,然后开槽起沟。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马铃薯,不但导致病害严重,  相似文献   

10.
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已确立为第四大主粮作物。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地干旱瘠薄,广泛种植马铃薯。结合该区域特点、试验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从适合该区域的马铃薯品种、种薯处理、栽培模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和收获贮藏方面,系统综述了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夏津县是有名的产棉大县,并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习惯,当地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发展棉薯间作.加之棉薯间作共生期短,易栽培,产量高、耐贮存、市场走俏,为棉薯间作高产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与马铃薯间作套种,共生期短,相互影响小,能够起到以薯促棉的作用,经济效益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栽培种植模式。一般棉花产量不受影响,基本上是棉花地里白拣马铃薯。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大豆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筛选适合与马铃薯问作的作物和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的收益.以课题组前期从多个品(系)马铃薯中筛选出的钾高效马铃薯HKE-1和HKE-21为材料,与大豆进行间作试验,马铃薯与玉米闻作,马铃薯、大豆、玉米净作作为对照,研究薯II豆在行比为2:1和2: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薯‖豆在行比为2:1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较好,材料HKE-1薯‖豆的纯收益为2546.79元/667 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为2678.11元/667 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倩 《种子科技》2023,(7):42-44
马铃薯是人们喜爱的粮菜兼顾的作物,市场需求量很大。马铃薯栽培生产受季节的影响,在非成熟季节栽培,其产量和品质都没有保障。早春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是通过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不同的农业技术措施,确保马铃薯逆季节生长,实现错季生产,促进了种植户增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早春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春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农业中,粮食生产与牧草发展争地矛盾的实际问题,本论文利用马铃薯和燕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了三个处理:马铃薯净作、燕麦净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结果表明:马铃薯和燕麦间作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前期营养生长;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的经济产量达43450.4kghm-2,比净作马铃薯增加经济产量28.07%;但间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间作马铃薯块茎产量仅是净作的32.38%。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一茬收获籽实,一茬收割牧草,这种缓解粮食与牧草生产争地矛盾的粮草间作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焦鹏程  杨富 《种子科技》2008,26(1):59-60
入世以来,国外快餐业在我国发展很快,西餐的主要原料是马铃薯,油炸马铃薯条、片、饼等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我国人们的欢迎。国内马铃薯加工企业不断涌现,优质加工原料仅靠进口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生产优质加工型马铃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国内还没有理想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目前大多从国外引进。而国外品种退化快,易感病,需肥量大,用传统的栽培方法很难获得高产。我公司经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丹  张盼 《种子科技》2023,(19):63-65
马铃薯是吉林经济作物之一,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是吉林绿色种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吉林气候特点,从整地、栽种、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吉林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我县的主要作物,其既可作粮又可作菜,还可加工副食品,所以马铃薯生产是山区人民的一件大事。然而由于退化,马铃薯产量很不理想,六十年代,全县种殖的马铃薯亩产过不了500斤,通过异地调种,品种更新换代以后,产量才逐年上升。第一代品种里外黄;第二代品种园叶青;第三代品种是58—49——混;第四代品种沙杂15号;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鸭梨、葡萄的7倍。深受人们喜爱。河南省属于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春秋两季都可栽培,春季产量一般高于秋季。它适应性广,栽培简单,产量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在省内已经有大面积的栽培。为更好的提高马铃薯的整体栽培水平,促进马铃薯的生产。现将马铃薯的春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的发展趋势与加工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世界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马铃薯原产南美洲,随后传入欧洲、亚洲及世界各地,根据考古资料推测其在原产地至少已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300多年前由欧洲传教士带入我国种植。现在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在非洲等贫困的地区,马铃薯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物,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重要。2002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930万hm^2,我国为470万hm^2,占世界的25%,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其次为俄罗斯、印度、波兰、美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洲是欧洲,其次是亚洲,而最有发展潜力的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过去马铃薯是贫困地区的救灾粮,不仅让穷人填饱肚子,渡过灾荒还给人类带来健康和实惠,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重要的创汇作物,是食品业的重要产品。目前马铃薯的商品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马铃薯生产急剧增长,其产量比任何农作物都增加的快,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几乎翻一倍,已成为重要的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