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产蛋鸡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发病鸡以过度肥胖和产蛋下降为特征.该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给蛋鸡养殖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养鸡户们应加强防范,减少该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蛋鸡养殖生产中的常见和多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综合症,临床表现以突然发病、产蛋量下降和高产蛋鸡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特别是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鸡发病,常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在动物门诊工作中,发现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笔者对该病的发病及诊疗小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蛋鸡产蛋期良好的饲养管理对改善蛋鸡机体状况和产蛋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蛋鸡在产蛋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人员要根据蛋鸡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粮供给方式和饲养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蛋鸡养殖日龄的划分,可以将蛋鸡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措施有所不同。文中对蛋鸡养殖中不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蛋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蛋鸡产蛋性能的提高及蛋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产业也在不断的进步中。蛋鸡在最近几年的畜禽产业中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蛋鸡的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蛋鸡在产蛋前和产蛋高峰期的养殖管理,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蛋鸡的产蛋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蛋鸡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影响、营养因素、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维持比较短,产蛋量下降较快,给蛋鸡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饲养管理方面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为蛋鸡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蛋鸡在产蛋的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不相同,在产蛋高峰期的营养供给水平会直接影响蛋鸡当期以及全期的产蛋数量,因此必须要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的营养需求进行分析,及时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确保蛋鸡的产蛋数量。  相似文献   

7.
张势  侍刚 《新农村》2008,(3):20-20
现代蛋鸡品种产蛋高峰期较长,一般达6个月以上。如果管理不善,就会使产蛋高峰期缩短。所以,加强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1.满足营养需要 蛋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是40周龄前体重增长较快,24~40周龄平均日增重为2~4克;此后,增重速度相对平稳。若产蛋高峰阶段减重过多,则说明蛋鸡体内的贮备体脂动用过量,可能使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提前结束。  相似文献   

8.
正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能维持半年左右,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由于对蛋鸡产蛋性能认识不深和技术不到位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出现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缩短等现象。作者近年来通过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分析发现,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望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产蛋高峰期是产蛋率在88%以上的持续时间,产蛋高峰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该批蛋鸡的养殖效益。分析如下,供参考。一、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产蛋鸡在饲料营养、饲养环境、管理程序等完全相同条件下高峰期长短不一定相同,有的高峰期持续时间长,有的持续时间短,而且高峰期产蛋率也不一定完全相同。2、雏鸡因素同一品种产蛋鸡雏鸡质量不同时高峰期长短  相似文献   

10.
在笼养商品蛋鸡的整个饲养阶段,如果产蛋高峰期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期不会维持很长时间,而且难以达到产蛋率的最高水平。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认为饲养笼养商品蛋鸡除了要搞好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前后期的饲养管理外,在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意在营养、光照、环境、免疫方面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增收的重要环节,抓住了这一环节,就加大了产出效益。那么如何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提高蛋鸡养殖效益,也是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以下本文就强化环境、饲养管理,做好鸡舍通风,光照与温度的控制及鸡群的选择,及时收蛋与减少应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提高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蛋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蛋鸡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养殖致富途径,但蛋鸡的养殖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益、低风险的目的,只有充分了解蛋鸡各时期营养需求的变化,才能使养殖效益最大化。产蛋鸡按照生长和生理阶段可以划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鸡在不同时期其营养需求是变化的,养殖  相似文献   

14.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在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属于脂类代谢障碍性疾病。通常情况下,产蛋禽及肉用仔禽是多发群体。夏季是脂肪肝综合征的高发季节,主要发生在笼养蛋用型鸡群中,一旦有蛋鸡发病,得不到及时诊治,会导致蛋鸡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需要养殖场加强对此病诊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蛋鸡产蛋高峰期对全生产周期会产生很大影响,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在蛋鸡产蛋期如何加强管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及产蛋量,同时,如何防治鸡禽流感也是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9月,徐州市某一规模养殖场发生产蛋鸡群体生病情况,该场养殖蛋鸡3批,其中产蛋高峰期蛋鸡4200余只,已过产蛋高峰期的蛋鸡3300余只,120日龄刚开产的蛋鸡近5000只。发病鸡为产蛋高峰期蛋鸡和已过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刚开产的蛋鸡未发病。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剖检分析,确定所发疫病为鸡伤寒病,现将本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蛋鸡产蛋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蛋鸡产蛋疲劳综合征常发生于产蛋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蛋鸡生产格局已经发生改变,科学化、良种化,规模化是趋势。同时,市场风险、疫病风险不断增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蛋鸡养殖的目的是赚钱,是发展。除去市场因素和饲料价格外,蛋鸡的产蛋率、死淘率、料蛋比、淘汰鸡的体重和产蛋高峰期长短决定了蛋鸡养殖的盈利水平,所以,顺应蛋鸡饲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措施,力争育雏、育成期体重周周达标,整齐度达95%以上,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9.
入秋后,天气转凉,老蛋鸡进入产蛋后期,新蛋鸡陆续产蛋,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方法,可让鸡多产蛋,提高经济效益。调整鸡群淘汰产蛋少的鸡、停产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高峰期短的鸡、过肥或过瘦的鸡和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增加饲料营养  相似文献   

20.
正蛋鸡产蛋高峰期对全生产周期会产生很大影响,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在蛋鸡产蛋期如何加强管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及产蛋量,同时,如何防治鸡禽流感也是增收的关键。产蛋鸡从18周龄开始进入预产期,到25周龄时可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鸡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要求较高,养殖户要根据产蛋鸡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饲养管理。1提供舒适的鸡舍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