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研究杉木人工林分中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关系,探索适宜杉木伴生的阔叶树种,从生态位角度为杉阔混交林改造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式对邛崃、洪雅、叙永等地的杉木人工林开展群落学调查,以不同的典型样地为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以树种重要值大于1为标准,从45个伴生树种中筛选出主要伴生阔叶树种18种;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木姜子、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灯台树、亮叶桦、山茶、细齿叶柃等9个树种是杉木最重要的伴生阔叶树种,其B(sw)0.6且B(L)0.3,它们具有生态位宽度值和重要值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杉木主要伴生阔叶树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杉木与主要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Lih0.05);杉木与木姜子、亮叶桦、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等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较高(Cih0.4),说明杉木与这些树种在生境需求上有一定相似性,对资源有共享关系;主要伴生阔叶树种中,落叶树种较常绿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说明培育杉阔混交林应多选择落叶树种作为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2.
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优势植物种群竞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中以格氏栲,马尾松和米储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10个样地进行调查,估算并比较各优势种群的竞争系数与K值比的关系。结果表明,耐阴的格氏栲和米槠种群将取代喜光的先锋树种马尾松种群;现存林分中格氏栲种群密度比米槠大,但随着种间竞争的进行,米槠将不断扩大种群密度,达到与格氏栲种群共存的竞争结果。这主要与各树种的生态学特性直接相关,另外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几种森林类型下土壤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在本底条件一致的同龄杉木林、马尾松林、天然阔叶林及杉阔混交林林下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量重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总孔隙度和最大含水量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0.001细微颗粒百分含量为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林;土壤PH伙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速效P,速率K,全N和有机质含量均为阔叶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1.5 a林龄人工杉木、木荷与10.5 a林龄天然檫树、南酸枣混生的半天然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树种组成分别为9杉1阔、8杉2阔、7杉3阔、5杉5阔等4种林分的生长效果。8杉2阔的林分蓄积最高,总蓄积297.73 m^(3)/hm^(2),其中杉木平均胸径13.28 cm、树高11.52 m、蓄积226.56 m^(3)/hm^(2)、年均生长19.70 m^(3)/hm^(2),达到福建省杉木最适宜区速生丰产林立地等级Ⅰ级的大径材生长量指标,可供科学培育半天然杉阔混交林参考。9杉1阔的林分次之,总蓄积252.04 m^(3)/hm^(2),其中杉木平均胸径11.96 cm、树高9.34 m、蓄积189.46 m^(3)/hm^(2)。7杉3阔的林分最差,总蓄积182.79 m^(3)/hm^(2),其中杉木58.31 m^(3)/hm^(2),檫树91.83 m^(3)/hm^(2)。5杉5阔的林分,檫树生长最优,10.5 a林龄保存密度775株/hm^(2),平均胸径16.79 cm、树高14.32 m、蓄积131.60 m^(3)/hm^(2),总蓄积207.37m^(3)/hm^(2),森林演替成天然檫树为主的混交林,可逐步疏伐改造为檫树母树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青石冈林场4类木荷杉木混交林更新演替情况,为森林合理经营提供依据,以便对林分加以适当的人工干预及引导,避免森林逆向演替,利用分层频度法对湖南省炎陵县青石冈林场4种木荷杉木混交林进行更新演替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林分5杉4木1甜+马+尖-红-山将演替为木荷、甜槠和细叶青冈占优势的常绿硬阔混交林群落;林分5杉3木1甜1细-合-椆-马-山-雷-白将演替为甜槠、白栎、木荷、杉木占优势的常绿针阔混交林群落;林分6木3杉1茅-细在一定时期内仍为木荷、杉木占优势的常绿针阔混交林群落;林分5木5杉-檫-樱将演替为黄檀、杉木和木荷占优势的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群落;样地1、2的更新状况均为良好,样地3更新状况中等,样地4更新演替可能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6.
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武夷山米储林群落12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组成米槠林群落的优势种群绝大多数为广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7.
杉木纯林、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清奎  汪思龙 《林业研究》2008,19(2):131-135
本文于2005年5月份,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选择了一块15年生的杉木纯林和两块15年生杉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有效磷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基础呼吸以及呼吸熵,比较了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高于杉木纯林;在混交林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得到改善.在0(10 cm和10(20 cm两层土壤中,杉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69%和61%.在0(10 cm土层,杉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碳、磷和基础呼吸分别比杉木纯林高11%、14%和4%;在10(20 cm土层,分别高6%、3%和3%.但是,杉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和呼吸熵较杉木纯林低34%和4%.另外,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高于土壤呼吸、微生物碳:氮比和呼吸熵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由此可知,在针叶纯林中引入阔叶树后,土壤肥力得以改善,并有利于退化森林土壤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以造林1年后的苗木成活率和造林5年后的高生长量为指标,比较分析了福建省武平县南坊国有林场7杉3阔混交林(阔叶树种红锥和山杜英种植比例为1∶1)和杉木纯林中杉木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7杉3阔混交林中杉木的造林成活率和高生长量均比杉木纯林高,造林1年后混交林中杉木造林成活率比纯林高4.16%,造林5年后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比纯林高2.77 m。杉木与珍贵阔叶树种混交在生产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
杉檫混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营造杉檫混交林,混交比例分别为1杉1檫和2杉1檫,将两种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林进行对比。经过3年的观察看出,2杉1檫混交比例的混交林中檫树的树高、杉木和檫树的胸(地)径、冠幅生长均比1杉1檫增效20%~30%,因此在营造混交林时宜采用2杉1阔的混交比例。  相似文献   

10.
对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的米槠林种群直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应用5种概率分布规律对米槠、木荷、杉木、石栎4个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分析其直径分布结构特征,预测各径阶株数,为该区域米槠林经营管理和森林调查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20种主要优势树种的生态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组成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20个优势树种中,18个生态位宽度指数较大,说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能较好地利用环境资源,是构成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优势树种。保护区的生态位重叠普遍较高,但它们之间的竞争为利用性竞争,从而形成保护区较稳定的森林群落。建议保护区根据植物生态位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促进天然林树种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丽水太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丽水太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的10个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大小顺序为:甜槠>木荷>褐叶青冈>青冈>苦槠>米槠>枫香树>石栎>虎皮楠>多花泡花树;(2)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4的仅有36对,占80%,表明群落内物种对资源利用相似性程度较高;(3)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4的共有38对,占84.44%,说明生态位重叠的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13.
子午岭油松林主要种群更新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度反映了森林的更新生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子午岭油松林主要种群的更新生态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林下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在中间范围,但辽东栎种群则为广生态位种;油松林林下主要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度均很小,宽生态位种群对资源具有一定共享性,而窄生态位种群则各自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4.
乔木采用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灌木采用相对盖度和重要值,应用Smith公式、Hurlbert公式以及Levins的Shannon-Wiener公式和Simpson公式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亚高山植物群落中14个主要乔木种和20个主要灌木种的生态位宽度;应用Pianka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Smith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乔木有:粗枝云杉(0.900)、红桦(0.969)、紫果云杉(0.853)、岷江冷杉(0.894)、密枝圆柏(1.000)、油松(0.936)、辽东栎(0.923);灌木种中Smith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有:华西箭竹(0.497)、高山绣线菊(0.403)、缺苞箭竹(0.376)、窄叶鲜卑花(0.339)、柳叶忍冬(0.308).14种乔木的91个种对中只有40个种对有生态位重叠,占44%;20种灌木有226个种对,98个种对有重叠,占43%.在以较大区域为研究范围时,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是其所处生境的优势种,与其它种的重叠值不一定大;重叠值较大的种对分布的生境相近,能利用相同的环境资源,与竞争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东拉野桂花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乔木优势种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以不同样地作为一维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采用Levins和Hurlbert公式计算生态位宽度,用Schoener计算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值对宝兴县东拉山野桂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和乔木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桂花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高,而乔木层最低,优势度乔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野桂花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与其他优势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较大,但生态位重叠值却较小,说明野桂花在种群中与其他乔木优势种利用环境资源的相似程度较大,而与其他种的潜在竞争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陇山白皮松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群落(Pinus bungeana Community)中8个主要种群及海拔梯度900~1 050 m综合为一维资源位,定量计算白皮松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指数值,分析群落各种群生态位的意义。结果表明,白皮松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为白皮松黄栌狼牙刺侧柏秦岭海桐野花椒灰木紫宛栓皮栎;白皮松为优势种群或者建群种,黄栌和狼牙刺为次优势种群;白皮松与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种群有较大的相似性,与生态位窄的种群相似程度小;白皮松与其他树种生态位重叠较高,但互相间并不存在较剧烈的竞争;各树种可利用的资源位较充分,都能各自占据适宜的生态位而和谐共存,整个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以杉木人工林为例 ,介绍了线性规划、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在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过程中的应用和比较 ,同时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可以处理绝大多数的森林经营模型。采用Hui(1997)的生长和间伐模型来模拟林分的生长、间伐和发展过程。线性规划、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三者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当约束条件都比较宽松时 ,线性规划也有可能得出整数解 ,但不一定就能够避免林分分割经营 (整数解 )。要获得整数解 ,尤其是在林分数目很大的时候 ,可以采用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如果允许林分分割 ,线性规划的结果一般可以获得最好的目标方程值。  相似文献   

18.
安曹下76年生杉木林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00m2标准地调查,采用不同取样尺度对福建南平安曹下76年生老龄杉木林下植物群落不同层片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6年生老龄杉木群落多数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较宽,而只有少数主要种群为窄生态位的;老龄杉木群落中丝栗栲、美秀栲、绒楠、青冈、五月茶等乔木种类生态位宽度值较大,有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趋势。均匀分布的种群,取样尺度越大,则生态位宽度值越大。  相似文献   

19.
福建青冈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青冈群落中12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黄瑞木、多穗石栎、栲树是广生态位树种,笔罗子、甜槠、长圆叶鼠刺是狭生态位树种。福建青冈与各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的变化较大。福建青冈群落各种间的竞争并不十分剧烈,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的演替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赤水河中段清香木在天然群落中的地位、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主要树种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天然群落中清香木的生态适应性,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及定量分析,以海拔450-930 m不同海拔梯度作为一维资源位状态,研究了群落中19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清香木、铁仔、华西小石积等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SW)i、 B(L)i分别为0.8592、0.8421、0.8392、0.9323、0.8805和0.8369;生态位相似性大于0.5的种对有25对,占总种对数的14.6%;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49对,占总种对数的28.7%;生态位宽度越大,其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越高,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反之则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