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杉木的适生环境进行多方面的认真考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运用它来促进杉木速生丰产,为社会服务,仍然是林业科学工作者一大课题。这里,就杉木在不同母岩风化的森林土壤生长调查,作一简报。我县绝大部分森林土壤的成土母岩是  相似文献   

2.
立地条件对青檀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在安徽省境内调查的 33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探讨了成土母质对青檀檀皮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在砂岩发育土壤上生长的青檀人工林 ,其檀皮中N、P含量最高 ,檀皮中K含量以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但在同一母岩发育的土壤上不同年龄段檀皮中N、P、K含量的大小为 1a生 >2a生 >3a生。 3a生檀皮中Ca、Mg含量均为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其中Ca含量达 17 3g·kg- 1 ,分别是生长在千枚岩和板岩发育土壤上檀皮的 1 4 8和 1 6 8倍。随着萌条年龄增大 ,檀皮中含量逐渐提高 ,3a生檀皮中Ca含量约为 1a生檀皮中的 2倍。Cu、Zn元素以生长在石灰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Mo和B则以生长在板岩发育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而Mn元素是生长在千枚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 ,檀皮中Ca、Mg、B和Cu含量为碱性土 (pH7.5~ 8 5 ) >中性土 (pH6 .5~ 7 5 ) >酸性土 (pH5 .5~ 6 5 ) ,Mo和Zn含量为中性土 >碱性土 >酸性土 ,Mn含量为酸性土 >中性土 >碱性土。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 ,但檀皮中Ca、Mg含量与木质部中Ca、Mg含量呈明显正相  相似文献   

3.
石灰性紫色土是我省常见的一种土壤类型。由于这类土壤的母岩有碳酸盐反应,土体疏松,晴天易旱且有机质含量低,很难进行杉木育苗。为探讨杉木苗在该土壤上的生长适应性及育苗技术等问题,1983年春,我们在本场邵家畈林区上田湾(pH7.5、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土壤特征对天然混交林主要优势种群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特征因子对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影响不一。土壤质地是影响杉木和木荷优势度的首要因素;而对甜槠而言,则成为主要因素。土层厚度是影响杉木和木荷的主要因素;对甜槠而言,则成为次要因素。在同一因子中不同类目(资源位)中杉木及其伴生树种反应亦不同。在土壤质地中,对于杉木优势度,其得分值最高的是重壤土壤;对于木荷优势度,其得分值最高的是轻粘土壤;对于甜槠,其得分值最高的是轻粘土壤。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土壤机械组成是土壤物理性状的基础特征之一,深入探讨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学的研究和区域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威宁县3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淀积层土壤的机械组成情况,探讨了不同成土条件及土壤类型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不同成土母岩对土壤机械组成影响差异性显著,砂(页)岩发育土壤较碳酸盐岩和红色黏土发育土壤含砂量大;砂(页)岩发育土壤存在一个坡度区间(16~25°)黏粒含量低于砂粒含量,其他坡度区间黏粒含量大于砂粒含量,随坡度的增大黏粒含量增加砂粒含量减少;坡脚黏化特征比坡腰和坡顶明显。②不同的土壤类型对土壤机械组成影响差异性显著,暗红棕壤黏粒含量显著高于砂粒含量,土壤黏化特征最明显。从整体上看,威宁县土壤机械组成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油茶土壤母岩与叶片养分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油条土壤成土母岩主要有板岩、花岗岩、紫色砂岩、石灰岩、页岩及第四纪红土母质等。不同母岩发育的土镶,其特性,矿物元素含量不同,并影响到油茶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为探求土壤母岩与油茶叶片养分含量的关系,对生长在扳岩、花岗岩、紫色砂岩(砂岩)、石灰岩及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上的油茶作了初步的调查、测定。  相似文献   

7.
咸宁地区土壤物理因素对杉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的重要用材树种之一,咸宁市是湖北省杉木的集中产区。杉木性喜湿润的气候环境和肥沃疏松的土壤;通过对咸宁杉木生长与土壤物理因素关系分析,提出杉木最适宜生长和不适宜生长的土壤物理因素,为杉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海南省儋州市南部植胶区各农场橡胶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橡胶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锰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关系最大;土壤有效锌、有效铜与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关系密切。各橡胶人工林样点,在典型变量排序图上以不同成土母岩聚集。  相似文献   

9.
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李传涵 《林业科学》1994,30(2):170-175
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陈f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传涵(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杉木,根际土壤,土壤酶,杉木中毒由于林木生长的影响,使得林木根际土壤pH值、养分含量、微生物数目、生化活性等性质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杉木纯林及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西南宁市郊杉木纯林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纯林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差异,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营造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的径阶集中分布范围为18~22 cm,纯林主要集中分布在12~20 cm径阶范围内;杉木混交林径级离散度为0.593 3,杉木纯林径级离散度为0.929 3,混交林分化不明显而纯林分化明显。杉木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壤中全N、氨态N、全P、全K、速效P、速效K含量均显著多于杉木纯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均逐渐减少。混交林林分结构比纯林稳定,养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正>桃源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44.44万公顷,林地面积27.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17%,活立木蓄积总量1377.3万立方米。沅江从西向北流经桃源县,县内流域里程约100公里,沅江以南是雪峰山余脉的山区和丘陵区,母岩以板页岩为主,主要生长杉木和毛竹;沅江以北是武陵山余脉,母岩以砾岩、石灰岩和沙岩为主,主要生长马尾松和油茶。全县的森林资源主要以杉木、马尾松和毛竹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土壤营养对核桃品质的影响,为核桃园施肥及园地选择提供依据,对河北省主要核桃产区10个县的不同立地环境,不同土质和不同成土母岩,38个5~8年生辽宁1号品种核桃园的土壤和坚果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和Ca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分别与种壳厚度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Ca离子含量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石灰岩质土壤核桃在单果质量、种仁饱满度方面显著好于片麻岩土壤,极显著好于杂岩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中N、K、Mn、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Ca、Fe、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编制方旺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中,根据林场立地条件,以成土母岩和土壤厚度为主导因子划分立地类型,运用直接模糊聚类方法,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紫色土山丘是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母岩和土壤都呈紫色或紫红色。土壤由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岩层的成土母岩风化发育而成。世界上的红层地区大多有紫色土山丘分布。我国紫色土山丘面积有3亿多亩,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其他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河南、陕  相似文献   

15.
采集临安市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区8个乡镇共321个土壤样品,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受成土母岩和人为经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太湖源镇林地土壤容重最小,仅为0.9 g/cm3,总孔隙度最大,为65.86%;昌化、河桥、龙岗3个乡镇土壤砂粒(2~0.02 mm)含量较高,大于30%,而粉粒(0.002 ~ 0.02)含量则较低,小于46.0%;土壤pH值以河桥镇为高,pH6.17,太湖源镇最低,pH4.81;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岛石镇和太湖源镇为高,分别达38.00、35.54 g/kg,而河桥镇最低,为23.95 g/kg;昌化、岛石、太湖源3个乡镇水解氮、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达200.00、100.00mg/kg;土壤有效磷和有效硫含量以岛石镇为最高,分别为10.80,24.90 mg/kg;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锰>铁>锌>硼>铜,土壤有效锰、铁、铜含量以岛石镇山核桃林地土壤较高,分别为62.46、26.88、1.30mg/kg,而有效锌、硼则以清凉峰镇为高,含量分别为2.26,1.77 mg/kg.  相似文献   

16.
杉木立地条件的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气候(主要为水热条件)、地貌、地质、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对杉木生长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杉木产区区划及立地分类系统。以水热条件和区地貌为依据,对杉木产区作出带、区(亚区)二级区划;在区(亚区)之下,以大地貌(岩性)、局部地形及土壤因素为依据,分别划分立地类型区(亚区),立地类型组及立地类型。同时还编制了杉木(实生)地位指数表和多因素数量化地位指数查定表,以评价立地生产力;对立地分类及立地评价在林场还作了应用研究。应用这个研究成果不仅可以避免目前有些地区不恰当地选择商品材基地和造林地,而且可以作为提出育林措施的依据,改善杉木林的栽培,提高杉木造林的生长、生态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杉木和枫香混交经营5 a后对杉木生长和林分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降低了杉木的存活率,保存率仅为87.0%,但混交林中杉木和枫香的平均胸径、树高均显著大于杉木纯林,其中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68 m、5.41 cm,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20和1.19倍,说明杉木与枫香混交经营促进了杉木的树体生长;混交林土壤中的有机碳累积量大于纯林,且土壤的养分指标如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均比杉木纯林高,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17.37%和18.11%,说明混交林在提高土壤固碳能力的同时,也使林地的肥力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会同杉木基地Ⅱ号集水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施N肥实验,并进行一年期采样,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N肥对杉木林N、P含量的影响及杉木器官与土壤N、P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提高杉木土壤、细根、叶片的N和P含量,其中施N肥25 g/m~2能提高土壤的N、P含量,施N肥25g/m~2比施N肥5 g/m~2和15 g/m~2更能提高土壤中细根的N、P含量,施N肥5 g/m~2比施N肥15 g/m~2和25 g/m~2对提高叶片中的N含量的效果好,施N肥并未提高凋落物N含量。会同杉木人工林氮磷含量的增加说明施肥能够促进杉木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研究我国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19年生米老排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米老排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均值为2.95μmolCO2·m -2 s -1,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的2.37μmolCO2·m -2 s -1;米老排人工林土壤呼吸的 Q10值为1.83,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的1.99;2种林分土壤呼吸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主要受土壤温度的驱动,土壤温度能分别解释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77.0%和81.6%;回归分析显示,2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与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轻组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凋落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关系最密切;树种间凋落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差异是导致米老排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速率高于杉木人工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竹酢液对杉木苗木生长效应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杉木幼苗的盆栽试验,采用喷施及土壤施入两种施用方法及9个不同浓度处理,分析施用竹酢液后对土壤化学性质以及杉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竹酢液后,土壤pH无明显变化;H50和P300两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苗木生长过程中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等指标含量的衰减程度;促进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体看来,适宜浓度的竹酢液对提高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促进杉木生长有利,其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