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果树土壤管理一直运用传统的清耕制,而世界上果树生产先进国家,果园土壤管理90%以上是实行果园生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果园生草是生产绿色和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一、果园生草法的概念果园生草法的狭义概念是除果树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的土壤管理方法。而广义的概念是指人工全园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  相似文献   

2.
<正> 果园生草法是果树植株间不耕作,种植多年生牧草做覆盖的土壤管理方法。生草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实施多年,应用十分普遍。果园生草可改善果园小气候、改善果园土壤环境、有利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我国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果园生草要因地制宜,按区域、气候和土壤类型等,选择适宜的生草模式、草种和配套措施。一、生草模式1.自然生草。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  相似文献   

4.
果园土壤管理新方法--生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有清耕法、覆盖法、生草法、免耕法等。我国果园传统的耕作方法是清耕法,即果园终年保持土壤疏松无草的状态。清耕法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土壤保持疏松通气,故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质的分解,短期内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供给,促进果树生长。但长期  相似文献   

5.
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有清耕法、覆盖法、生草法、免耕法等.我国果园传统的耕作方法是清耕法,即果园终年保持土壤疏松无草的状态.清耕法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土壤保持疏松通气,故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质的分解,短期内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供给,促进果树生长.  相似文献   

6.
果园生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转化营养,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防止水土流失;且能改善果园土壤环境,增加植被多样化,有利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果园小气候,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本文从生草区别、草种选择、种植方法、生草管理等方面介绍果园生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一、适宜生草的果园条件果园生草法就是全园人工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草,从而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是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人工生草由于草的种类是经过人工选择的,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但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果园生草宜在年降水800mm以上或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区,在土壤肥沃大龄树果园,可全园生草;幼苗期行距5~6m的稀植园,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3):82-83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和制度,行间生草、株间生草及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成为了中国果园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含水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苹果园生草对对土壤矿质营养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果园生草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86-490
果园生草是改善果树生态条件的一项现代土壤管理技术,实施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确保现代果园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总结了我国10 a来的生草试验研究,从草种选择、果园生草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果园生草对果园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展果园生草试验研究的现状。从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果园生草显著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果园的大气生态,并明显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提高了果树产量和改善了品质。预期今后将在筛选适宜草种、探明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和弄清生草对果树产量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果园生草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是世界上果树生产先进国家大都采用的管理方式,该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逐步在一些大型果园尝试使用。近年来,随着果园管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果园生草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其优势也越发明显。果园生草技术就是人工全园种草或在果树行间带状种草,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效应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适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可以促进果树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营养成分,改善生态环境,并能促进果牧型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果园生草的效应、适宜的草种及其适宜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浅谈果园生草法土壤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果园土壤耕作管理有许多方法,如清耕法、覆盖法、免耕法、休闲轮作法等,但从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生草法是适应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的较适宜的方法之一。因为果园生草法经过面积试验,已经确定与其它土壤管理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并有较好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法是相对于果园清耕法而言的。所谓生草法,就是让杂草在果园中自然地生长,或人工种草,让草覆盖种间地表,为果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保持园内的生态平衡。实行果园生草法代替清耕法,是耕作制度的一场大变革,经过几年实践证明,果园生牙齿法效果好于清耕法,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果园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果园小气候等,是保证果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果园生草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即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果园生草能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果树生长环境,多年生草能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该文阐述了果园生草的概念、模式、优点、种类、生草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生草是一项绿色、生态的现代土壤管理技术。果园生草栽培有利于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调节土温,抑制杂草生长和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桃果品质。本文深入的阐明了我国果园生草效应及配套生草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适宜草种的选择、生草后桃园管理等研究还不够完善,预测今后将在因地制宜的选择草种、探明果园草的生理生态效应以及生草后管理措施方面进一步深入以研成配套成熟的轻简化生草栽培技术,同时也为桃园生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果园生草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果园管理技术。果园生草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调节果园生态环境,影响果树植株生长发育,多年生草能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园生草体系中生草与果树存在竞争养分、水分的矛盾。在生草初期减弱了果树生长发育,影响了早期产量。其原因可能是体系中生草与果树根系互作,影响了养分、水分的运输和分配。目前,果园生草体系逐渐向与畜牧业、养殖业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正>一、果园"生草"和"覆草"适用于土壤贫瘠、肥力低、保水力差、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的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行间与株间,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并对生草进行施肥、灌水等管理,等草生长到20~30厘米时,分期收割青草,晒至半干,掩埋在树冠下,年年反复进行。生草法能培肥地力,保护土壤,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可大量节省除草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8.
果园生草的效用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亦即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对果树有益的特定品种的草.它是果园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果树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已将此作为果园科学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为了加快我国果园耕作制度的变革,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8年正式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土壤管理措施对果园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土壤水分条件是果树优质丰产的基本保证,不同土壤管理方式能够改变果园的土壤水分含量与分布。免耕、生草和地表覆盖等目前果园主要研究及推广的现代土壤管理制度,是中国果树产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综述了免耕、生草和地表覆盖等果园土壤管理方式在减少水土流失、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存在问题及适用条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以形成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体系,促进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重点介绍了果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探讨了生草栽培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的技术要点。针对我国果园生草现状,提出需要因地制宜选择草种及生草方式,加强水肥管理,加深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方面研究,倡导精耕细作,推进"果-草-牧"等良性复合体系的构建,为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果园生草栽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