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预警大喇叭在农村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民是迫切需要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群体。气象预警大喇叭是辽宁省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的主要发布手段之一,具有系统管理、系统监控、终端管理、终端监控和信息发布管理等功能,且结构简单,易安装,操作简便,受众面广,能快速有效播放发布突发性灾害事件预警信息,有助于村民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实现了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系统最大化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2.
雷瑛 《北京农业》2012,(6):213-214
受气候变暖影响,广东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提对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息发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静  王宝香  张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47-14548
气象灾害预警短信依托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气象资源自然成为了气象部门发布趋利避害、防灾减灾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全方位、全时空、快速反应的气象服务手段之一。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较为频繁,不同用户群对接收信息内容、级别、灾害种类等要素要求各有不同,一般用户只要求接收对其能够达到影响的某一类或几类预警信息,或接收对本地造成影响的当地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息。因此,建立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期为预警用户提供更及时、准确、实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设一套集约化、易管理、节省资源、稳定性强的分布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其依托辽宁省气象局广域网,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支撑,实现辽宁省、市、县3级气象部门均能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决策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实时信息(降水量资料、实况资料等)通过统一的绿色短信渠道灵活、直接、及时提供给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托新兴县气象台发布的2016年前汛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相关资料,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归纳指出在发布工作中存在山区县局预报能力有限、局地强天气困扰预警信号发布、公众接收预警短信较迟等问题,并结合实际,建议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应建立健全与毗邻区域气象灾害联防联动机制、逐步推进区域气象自动站改造升级、着眼防灾减灾科学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力量和综合利用发布渠道形成强大预警合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做好山区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朱国强  周慧  刘瑞琪  黄赛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10-15712,15718
基于GrADS、Delphi、WEB与SQLServer等技术,建立了湖南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由预警发布提示、预警分媒体制作和预警查询统计三大模块组成;该系统平台网络终端拓扑包括业务数据库服务器、短信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服务器和接受终端等。该系统具有提供不同用户权限控制、防汛号码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管理、组建专用预警通道、构建各运营商综合预警信息平台和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等功能。该系统的建立为湖南省的重大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GrADS、Delphi、WEB与SQLServer等技术,建立了湖南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由预警发布提示,预警分媒体制作和预警查询统计三大模块组成;该系统平台网络终端拓扑包括业务数据库服务器,短信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服务器和接受终端等。该系统具有提供不同用户权限控制,防汛号码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管理,组建专用预警通道,构建各运营商综合预警信息平台和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等功能。该系统的建立为湖南省的重大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防灾减灾功能的气象短信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迅速地传播到国民手中,提醒群众提前做好防御措施,以尽可能将气象灾害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是气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手机气象短信已经成为大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途径。对做好防灾减灾气象短信服务提出建议,论述了常见气象灾害防御的气象短信服务方法,以期为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卫农  肖勇  佘祝荣  李良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74-11977
我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突发性气象灾害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它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为了防灾减灾,各级政府建设了一批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天气,为各种灾害天气做出预警。详细介绍了利用C++语言和sql数据库,使用多程技术,硬件采用广州毅航公司ISX4000可编程通信平台,开发出具有自动雨量站语音预警、预警外呼管理、路由选择、语音信箱平台等功能的气象灾害应急主叫服务系统。这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和预报服务提供一种崭新尝试,对各地的气象灾害应急服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忻州气象灾害预警及信息发布短信平台”开通使用5年来编辑气象短信的实践,就气象短信的创意和编写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灾害的及时监测、准确预测是整个预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气象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阿拉善盟气象灾害预警体制机制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指出阿拉善盟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尤其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信息共享,特别是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后的应急响应和社会联动等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红 《现代农业科技》2014,(13):273-274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号发布机制,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武汉中心气象台为例,通过对2013年预警信号发布情况、服务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如何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气象信息发布在实际运用中难以针对特定客户提供设施农业温室作物长势和小气候气象数据及温室外天气状况的预警查询服务的问题,研究依托业务运行的天津市设施农业远程监控系统,以GPRS模块为基础,通过VB.NET编程语言,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以Client/Server为构架,建立了基于GPRS模块的设施农业预警查询系统,通过电话、短信等接入手段,以短信、彩信自动回复方式为媒介,实现了温室小气候的实时查询、灾害天气的多极自动预警、发布一体化,提高了设施农业气象预警信息的准确率及查询制作发布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产品及其发布技术为依托,建立综合气象服务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可使发布预警信息效率提高50%以上,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完善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对降低灾害损失、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气象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期为提高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茶叶生产中对气象服务的需要,利用C#编程语言开发茶叶生产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气象灾害监测和识别、影响天气分型、开采期预报、数据管理、产品制作和短信一键式发布,减少了气象服务中的人力成本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可为提升茶叶生产气象保障服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每年都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气象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第一时间掌握气象预报预测服务信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防御气象灾害至关重要。微山县构建的应急联动发布体系通过将气象部门的信息发布平台政府化,扩大气象信息发布覆盖面,缩短信息流转流程,基层可在第一时间掌握重要天气服务材料,对防范应对极端天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及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通过为基层农牧业生产服务,提升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牧业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梁平县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交流建设交流会精神,以三农气象服务和完善"两个体系"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套完整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一键式发布系统,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