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牛胬肉翻睛是牛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多发于署月炎天。本病以两胞肿胀,向外翻出,难于缩入为本病的主要特征。笔者参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试对本病的辩证施治作一浅析。1病因病机1.1多因署月炎天,劳役过度,驱赶太急,使热毒积于心肺,疫气流入肝经,外传于眼,而致本病。1.2署月炎天,长期日晒或拴于通风不良的厩舍之中,使热毒积于心肺,疫气流入肝经,外传于眼而致本病。1.3外感风热,热邪乘虚而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而致求病。1.4饲养管理失调,喂养太盛,内伤料毒,日久化热,使热毒积于心肺,流入肝经,肝受其邪,外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家畜口疮 4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病例情况 诊治的 4 8例均为门诊患畜 ,其中马 4例 ,骡 2例 ,驴 2 2例 ,牛 2 0例 ;病程最长者 6个月 ,最短 1个月 ;口疮单发 4例 ,多发 4 4例。2 病因病理 口内不洁 ,牙齿不整 ,机械性损伤 ,猛食过热饲料 ,误食刺激性强的有害物质等均可损害口舌而发病 ;暑月炎天 ,劳役过度 ,心经积热上攻致舌体肿胀继而成疮 ;久渴失饮 ,役后乘热饲喂 ,邪热积脾胃 ,上攻唇、口而发病 ;久病气虚 ,口失濡养 ,或肾虚不能制阳 ,虚火上炎亦可成疮。3 治疗方法3.1 内治 全部病…  相似文献   

3.
天竺黄散加减治疗脑黄马生龙(化隆县畜牧兽医站,810900)笔者曾临床收治脑黄3例(马2例、驴1例),经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于下:病因病理:多因暑天,劳役过重,厩舍闷热,以致热毒积于心肺,痰浊淤于胸隔,上攻于脑,蒙闭清窍,阻塞经络,致发本病...  相似文献   

4.
家畜角膜翳是我县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常规及民间的疗法虽多,但大多疗程长,疗效差,致使很多患畜久治不愈,造成单侧或双目失明的不良后果。笔者自1983年以来,为了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结果以“泻肝散”内服,外用“拨云散”点眼,内外同时施治,获得满意的疗效,经治疗56例(牛49例,马7例),治愈53例,治愈率达94.6%,现特报告如下:1病因病理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或因长途运输,劳役过度,饮水不足,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经,肝受热邪,外传于眼所致;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  相似文献   

5.
家畜患角膜翳在我县常见。笔者自1983年以来,为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结果以“清肝散”内服,外用“拨云散”点眼,内外同时施治,获得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4.6%(53/56)。1 病因 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或因长途运输,劳役过度,饮水不足,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经,肝受热邪,外传于眼所致;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熏蒸于眼,遂发此病。2 临床症状 病畜羞明流泪,疼痛,眼睑闭合,睛生灰白色或蓝色云翳,白睛血管充盈。重则翳膜被覆于瞳孔表面,粗糙乏光泽,看不见虹膜和瞳孔,有的为斑点状白翳,…  相似文献   

6.
<正>口炎中兽医称之为口疮、舌疮。多因热邪积于心经上攻于口舌、脾胃积热上冲熏蒸口舌、草料不洁混有麦亡及异物等刺伤口舌所致。以舌与口腔黏膜发生红肿、水泡、溃烂、流涎等为特征。口炎也常伴随其他口腔疾病或咽炎混合发生。  相似文献   

7.
1 病因 本病多因饲喂霉变饲料,或长途运输,劳役过度,饮水不足,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经,肝受热邪,外传于眼,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蒸熏于眼而发。2 临床症状 患畜羞明、流泪,眼睑闭合,睛生灰白色或蓝色云翳,白睛血管充盈。重则翳膜被复于瞳孔表面,粗糙乏光泽;有的为斑点伏白翳,视物不清乃至完全不能视物。初发生者常可见树枝状微血管向中央延伸。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置失当,则会导致翳膜增厚,将眼球遮住而完全失明。患畜患病后口色红、脉洪。3 诊断与鉴别 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可确诊。但本病应与角膜外伤加以区别,后者多发…  相似文献   

8.
(一)病因此病多发生于夏末秋初,常因天气炎热,劳役过重,饲养管理不当,饮水不足,奔走过急或因久渴失饮,热毒停滞胃肠,胃火熏蒸或草饲料、饮水不洁而引起的等等。致使热邪积于心胸,上攻于舌,使舌体发生肿胀。  相似文献   

9.
牛眼病多因外感风伤热毒所致,如暑热炎天,风热不得外泄,风热相搏,交攻于眼,风热化火热毒内侵,致使热毒积于心肺,流注于肝,侵之于眼而发生眼病,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  相似文献   

10.
角膜翳是耕牛、尤其是水牛易发的外科性疾病。多由角膜炎发展而形成,究其原因大致是夏季高温暑热、劳役过重或栓于通风不良的闷热厩舍,或密闭于车船内,致使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径,外传于眼而生本病。饲养管理中,暴饮暴食,致内伤料毒而生本病。山区耕牛多散养,由草籽、藤刺等刺激眼结膜而产生炎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致本病。  相似文献   

11.
家畜角膜翳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常规及民间流传的疗法虽多 ,但大多疗程长 ,疗效差 ,致使很多患畜久治不愈 ,造成单侧或双目失明的不良后果。笔者自 1983年以来 ,为了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 ,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 ,内服“泻肝散”,外用“拨云散”,获得满意的疗效 ,经治 56例 (牛 4 9例、马7例 ) ,治愈 53例 ,治愈率达 94 .6%。其中 :2~ 3d(服药 2~ 3剂 ,点眼 6~ 9次 )治愈 34例 ;4~ 6d(服药 4~ 6剂 ,点眼 12~ 18次 )治愈 19例。1 病因病理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 ,或因长途运输 ,劳役过度 ,饮水不足 ,热毒积于心肺 ,流注肝经 ,肝…  相似文献   

12.
家畜角膜翳在我县系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常规及民间流传的疗法虽多 ,但大多疗程长 ,疗效差 ,致使很多患畜久治不愈 ,造成单侧或双目失明的不良后果。笔者自 1983年以来 ,为了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 ,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 ,结果以“洗肝散”内服 ,外用“拨云散”点眼 ,内外同时施治 ,获得满意的疗效 ,经治疗 5 6例 (牛 49例、马 7例 ) ,治愈5 3例 ,治愈率达 94 6 % ,现特报告如下 :1 病因病理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 ,或因长途运输 ,劳役过度 ,饮水不足 ,热毒积于心肺 ,流注肝经 ,肝受热邪 ,外传于眼所致 ;或因畜舍通风不良 ,污浊之气 …  相似文献   

13.
黄牛患木舌症,多因天气炎热,劳役过度,吃了霉败草料或饮污水,热毒积于心肺,上冲于舌,致使舌体肿胀似木,故名木舌症。病牛伸头直颈,发热,口内灼热流涎,舌硬似木,吊露口外,色红肿胀,拒食绝饮,呼吸困难,粪便秘结,尿短赤,日久者,舌生水泡流出黄血水。黄牛木舌症,虽不是常见病,但时有发生。笔者由同行前辈传教木舌症的治验,几年来经试治11头病例(选用其中一法),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绿葡萄藤汁治疗角膜翳张禄三(云南省剑川县畜牧兽医工作站671300)角膜翳,多因长途运输,劳役过度,热积心肺,流注肝经,外传于眼;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蒸熏于眼,致发此病;亦常见于某些感染性疾患及热性病程中。笔者自1981年以来,用家传验方“绿葡...  相似文献   

15.
薄荷:可治风火赤眼、夏季感冒,外搽还可止痒。 菊花:可治支气管炎、风火赤眼。 穿心莲:可治菌痢、肠炎、肺炎、腹泻。 马齿苋:可治痈、疮、疔、毒和急慢性细菌痢疾,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显著抗菌作用。 大蒜:可治痢疾。 辣蓼:可治痢疾、肠炎,捣烂外敷可治顽癣。 紫花地丁:可治目赤、乳腺炎、肠炎、腹泻及疔、疮、肿、毒。 桑叶:可治咽喉炎、风火赤眼。 葱白:可治腹泻、感冒。 大蓟:可治乳腺炎、疮、痈、肿、毒和各种出血症。 荠菜:可治痢疾、肾炎、出血。 地锦草:可治腹泻、痢疾、尿路感染、黄疸、便血、乳汁不通。 蒲公英…  相似文献   

16.
牛角膜翳是牛于夏季较常发生的一种眼病。本人多年来用磺胺结晶组方治疗85例,治愈82例,治愈率达96%以上,现将情况简介如下:l病因夏日炎热,放牧暴晒,劳役过度,畜舍闷热,暑气熏蒸,导致热邪内侵,积于三焦,郁而不解,肝受邪热,外传于眼而发生。2症状结膜红肿,羞明流泪,眼分泌物增多,角膜上有点状灰白色的云因,逐渐扩大增厚,最后发展成片状遮住视线而失明。3治疗用生理盐水、0.5%~1%阿托品、氢化可的松眼药水、磺胺结晶治疗。即先用生理盐水洗眼,每天4~5次。洗后2~3分钟,滴1~2滴阿托品,以防虹膜粘连,每天1~2次。满…  相似文献   

17.
脑炎与中兽医学的脑癀相似。一般多发生于夏秋暑热季节。劳役过重,热毒熏蒸,积于心肺,暑温疫疠之邪乘虚而入,正邪相搏、瘟疫病邪郁结化热,热毒郁结不能外泄,痰浊郁于胸膈,上攻于脑,蒙闭心窍,阻塞经络,致发本病。病畜表现惊狂或呆痴。治疗方药:凉血解毒,舒肝清心,安神  相似文献   

18.
薄荷治风火赤眼和夏季感冒,外搽还可止痒。菊花治支气管炎和风火赤眼。穿心莲治菌痢、肠炎、肺炎和腹泻。马齿苋治痈、疮、疔、毒和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显著抗菌作用。大蒜治痢疾。辣蓼治痢疾和肠炎,捣烂外敷可治顽癣。紫花地丁治目赤、乳腺炎、肠炎、腹泻及疔、疮、肿、毒。桑叶治咽喉炎和风火赤眼。葱白治腹泻和感冒。大蓟治乳腺炎、疮、痈、肿、毒和各种出血。荠菜治痢疾、肾炎和出血。地锦草治腹泻、痢疾、尿路感染、黄疸、便血和乳汁不通。蒲公英治胃、肝、胆、乳腺等炎症。草决明治乳房炎。金银花治感冒发热、肺…  相似文献   

19.
耕牛眼结膜炎在农村是一种散发性的常见病,特别是夏秋两季发病较多,影响耕牛使役。1病因多发生在农忙季节,农闲较少,水牛较多,黄牛较少。本病的发生一般多系外感风热,内伤劳役所致。如外受暑热熏蒸,热邪乘虚侵入肝经,外传于眼;或内伤劳役过重汗出过多,饮水缺乏,休息不当,加之牛厩潮湿闷热,致热积三焦,郁而不解,肝受其邪,肝火上升注入目。另外鞭伤或麦芒及其它异物误入眼结膜内创伤眼部,亦可发病。2症状发病以一侧眼为多,初时结膜潮红、发痒、秦明、流泪,继而够盛,闭目难睁,重者结膜外翻,肿痛拒按,如延误治疗,则往往…  相似文献   

20.
口炎为耕牛心经积热或胃炎熏蒸以及异物损伤舌体 ,致使舌与口膜发生红肿、水泡、溃烂、流涎等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兽医学称口炎 ,中兽医学叫口疮或舌疮。如驼经云 :“驼患口疮心家热 ,舌上生疮唇破裂” ,正是此意。或者因热邪积于心经 ,上攻于口舌 ;脾胃积热 ,上冲熏蒸口舌 ;草料不洁 ,混杂有麦芒及异物等 ,刺伤口舌所致。口炎往往不是单一发生 ,常常伴随着口腔疾病和咽炎混合发生。笔者经 2 0多年临床实践 ,治疗牛口炎3 2例 ,经用口噙药物治疗 ,全部治愈 ,其中 2 5例仅治疗一次获得痊愈 ,其余 7例治疗两次即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1 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