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发病情况 2009年5月13日我市富康家禽养殖合作社从外地某孵化场购入雏鸡2500只,网上育雏。2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育雏舍消毒,饲喂自配混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拌入0.02%呋喃唑酮,并用0.02%高锰酸钾饮水。10日龄时,雏鸡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5日龄时,共发病460只,死亡215只,发病率为18.4%,死亡率为8.6%。  相似文献   

2.
鸡甘保罗病又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00年5月,湖南省衡东县某村暴发了一起以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的病例,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甘保罗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0年3月22日从孵化厂购回土杂雏鸡1200羽,采用立体育雏,用红外线灯保温,饲喂衡阳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鸡料。1日龄,在饮水中加入0.02%高锰酸钾和5%的红糖,3~4日龄,饮水中每天加入青霉素3000u/羽、链霉素20…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2日.我县高陂镇某养鸡场从外地某孵化场购入雏鸡3000只.网上育雏。1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饲喂自配混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拌入0.02%呋喃唑酮,并用0.02%高锰酸钾饮水。10日龄时,雏鸡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5日龄时,共发病630只,死亡246只,发病率为21%,死亡率为8.2%。经吉安市兽医卫生检验所检测,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吉荣  唐云宪 《中国家禽》2005,27(11):46-46
本次发病雏鸡于2004年3月中旬购自当地一孵化场,共购1034只,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6.6%c.32日龄转群和调整饲养密度,将雏鸡从网上下到同一育雏房的地面平养(育雏舍未经任何消毒),地面铺上一层稻谷壳作为垫料,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个体的增大,呼出的气体和排出的代谢产物增多,地面垫料变得比较潮湿,卫生状况转差。到38日龄时,个别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拉稀粪或粪便带血,冠髯苍白,43日龄时,出现鸡只死亡。并在随后的几天里,鸡群的发病率增多,死亡率增加,在整个疫情期,有临床症状的雏鸡.453只,发病率为45.3%,共死亡雏鸡42只,病死率为9.71%。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太谷县某公司饲养美国的七彩山鸡种鸡8000余套,每7天孵化1批,每批出雏10000只左右。199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3批4~10日龄雏山鸡,发生大批死亡,共死亡雏山鸡26000余只,死亡率为85%,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发病情况 3批山鸡,在孵化过程中,受精率90%以上,出雏率超过85%。进入育雏笼后,1~3日龄,饲料中拌有0.02%的痢特灵,饮水中加入速补14、青霉素2000单位/只·日。生长发育未见异常,只是饮水量较大。从第4日龄开始,出现病死鸡。病鸡表现精神委顿,运动失调,两脚无力或麻痹,食欲废绝,口渴,饮水量  相似文献   

6.
1996年6月,辽宁省辽中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育雏成活率100%。采用室内大电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鸡的生长特点配制。10日龄鸡新城疫11系疫苗滴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发现,成活1916只,成活率98%(1961/2000)。6月14日(即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鸡IO5只,占25日龄成活雏鸡的5.4…  相似文献   

7.
1科学饮水与喂料 接雏2-3小时后,可先饮水后开食。0—3日龄时,饮水中可适量添加多维葡萄糖盐水或0.01%高锰酸钾溶液,可减少应激,预防雏鸡早期感染。育雏初期要求饲料营养标准较高,0—28日龄雏鸡日粮中能量水平要达到12.5兆焦/千克,粗蛋白含量21%,  相似文献   

8.
1998年11月27日,临沂市郯城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海兰蛋用雏鸡发生以腹部皮下渗出、站立不稳、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发病率25%、死亡率11·6%,经综合检查,确诊为链球菌病。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998年11月10日,该专业户从连云港某种鸡场引进海兰蛋用雏鸡3000只,按照防疫程序,1~7日龄在饮水中加入0.05%氟哌酸、饲料中拌入0.05%土霉素,8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16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饮水首免,次日早上发现个别鸡腿发软、站立不稳,1天后病IB增多,病情加重。病雏主要表现站立不稳。有的以附关节着地,羽毛…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涿州市某养殖户饲养500只京白雏鸡,6日龄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IBD疫苗饮水免疫.用量均按0.5毫升/只。23天时发病。当天死亡6只.经用综合防治措施,3天后死亡停止。至28号鸡群精神、采食基本正常。本次发病共死亡雏鸡65只.死亡率为13%。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2004年9月16日,同心县丁家塘乡丁某等4个养鸡户从孵化户徐某处收入1日龄肉杂鸡2000只,在土炕或平网上育雏(上面铺旧报纸),育雏室温度35~36℃,相对湿度60%~68%,饲喂正大肉雏鸡喂料.19日开始,4户的雏鸡均出现零星死亡,当地兽医诊断后给予了青霉素饮水和多维电解质饮水,但用药效果不明显.21日死亡数量逐渐增加,继续用药后仍不能控制病情,23日前来我市兽医站进行诊断.经调查,4户共死亡雏鸡84只,死亡率4.2%,其中1户最多死亡33只,死亡率达8.25%(33/400).根据畜主提供的情况,同时对孵化场进行了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哈尔滨郊区某养殖场于2008年6月29日从双城一孵化厂订购20000只三黄鸡雏,于7月22日入栏一日龄雏鸡,鸡苗健壮活泼,每组育雏笼饲养雏鸡200只,按育雏笼生产厂家的说明书饲喂,密度不大;25日用C30-86H120疫苗点眼滴鼻,于8月1日雏鸡开始发病。8月12日就诊时,已死亡600多只鸡。  相似文献   

12.
<正>哈尔滨郊区某养殖场于2008年6月29日从双城一孵化厂订购20000只三黄鸡雏,于7月22日入栏一日龄雏鸡,鸡苗健壮活泼,每组育雏笼饲养雏鸡200只,按育雏笼生产厂家的说明书饲喂,密度不大;25日用C30-86H120疫苗点眼滴鼻,于8月1日雏鸡开始发病。8月12日就诊时,已死亡600多只鸡。  相似文献   

13.
1996年6月,我县黄田镇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腹部膨大、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现将诊疗情况简要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996年5月21日从外地购进经过马立克疫苗接种1日龄杂交雏鸡2000只,运雏成活率100%.采用室内大灯泡保温育雏,饲料按标准配制.10日龄鸡新城疫Ⅱ系苗满鼻免疫.育雏期间,无异常发现,成活1961只,成活率98%.6月14日(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想推陆续死亡.6月22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105只,占25日龄成活雏鸡的5.4%.在确诊为弧菌性肝炎后,…  相似文献   

14.
我县徐塘乡二庙村于恒芝饲喂的500只雏鸡于10日龄时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的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新城疫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本户于1991年3月4日在某炕房购进罗斯雏鸡500只进行育雏,在1~5日龄时,每千克雏鸡全价饲料中加氯霉素1克拌料喂服并用链霉素饮水,6~10日龄时用痢特灵和病毒灵,每千克饲料分别加0.2克和0.8克进行喂服。于第10日龄时发病,三天内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160只.用泰乐菌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因而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 ,某养殖户饲养雏鸡420只 ,在育雏15日龄后陆续出现死亡 ,发病急、传染迅速 ,每天死亡15~20只 ,病程短促 ,应用链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治疗均未奏效 ,11天内发病339只 ,发病率为81 % ,死亡206只 ,死亡率达61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新城疫。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一直以饲养肉用仔鸡为主。5月18日从外地某雏鸡饲养场购入雏鸡420只饲养。育雏采用网上平养 ,饲料为本地一种鸡场提供的育雏料 ,饮水为深井水 ,育雏舍温度、湿度、通风等均严格控制 ,舍内每星期消毒一次。前期雏鸡生长发育良好 ,至15日龄 ,早晨突然…  相似文献   

16.
豫北某县一养鸡场从新乡市某种鸡场引进罗曼商品代雏鸡5 500多只,在6日龄时爆发肺型白痢杆菌病,造成大批死亡,经多方诊治,至12日龄才基本控制,但已死亡2 200多只,死亡率达40%,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雏鸡到场后,采用网上平养,火道加温,半密闭式育雏,横向通风,1~5日龄时共计死亡53只。饲料用郑州某厂产的4%预混料加原料自配,舍温在30~34℃之间,低光照。6日龄时,死亡达300多只,当时该场技术员怀疑:①饲料中玉米霉变中毒;②加温火道漏气造成的煤气中毒;③疫苗接种引起的强应激等…  相似文献   

17.
艾维菌父母代肉种鸡经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弱毒疫苗免疫后,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不同免疫期种鸡的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发现,26周龄种鸡禽脑脊髓炎(AE)抗体阳性率为86.79/6~1009/6.其后裔雏鸡在1~7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为83.3%~100%;14日龄时降至30.0%~70.09/6;多数在21日龄时转阴。36周龄种鸡AE抗体阳性率为56.7%~76.79/6,其后裔雏鸡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只有50.0%~76.7%;7日龄时降至10.0%~50.0%;14日龄时全部转阴。表明,雏鸡AE母源抗体水平及其衰减规律受种鸡抗体水平的影响。攻毒保护试验发现,低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为50.0%),不但7~28日龄脑内攻毒后6~11d全部发病,而且14日龄颈部皮下攻毒后11~13d也有6/10雏鸡发病;而高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的母源抗体为1009/6),虽然14~28日龄对脑内攻毒易感,但是颈部皮下攻毒后观察45d均未发病。证实,雏鸡1日龄的AE母源抗体为50.0%时,很难保护其免受AEV的侵袭。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广西玉林市李某2005年6月引进养三黄雏鸡1000羽,在7日龄和27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和鸡新城疫疫苗Ⅳ系苗饮水免疫,14日龄和30日龄时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2005年6月10-11日为阴雨天气,饲养棚漏雨,7月13日,有25只雏鸡发病,出现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稀粪便,有的粪便中带血.李某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第二天其它鸡只相继发病,7月15日雏鸡40日龄,每日发病50多只,5天共发病300只,死亡190多只。发病率达30%,死亡率达19%。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4月 30日 ,我县城关镇某专业户饲养的 30日龄罗曼雏鸡突然发病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典型特征 ,初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经用攻毒 2 0 0 0口服 ,抗病毒和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 ,三林合剂饮水 ,迅速控制了病情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发病情况该户采用立体育雏笼育雏 ,室内火炉保温 ,饲养规模 80 0只 ,定时饲喂 ,自由饮水 ,饲料为某公司生产的蛋小鸡颗粒料。雏鸡在 1日龄接种了马立克氏疫苗 ,7日龄接种了鸡新城疫 +传支H12 0 二联苗 ,因没有传染性法氏囊疫苗 ,未在 1 4日龄用该疫苗免疫。该鸡群饲养至 30日龄 ,突然发病 …  相似文献   

20.
本地皋埠、马山二镇三位专业户饲养的同批红宝雏鸡共2800羽于5日龄同时发生念珠菌病,经综合诊治,鸡群于10-16日龄停止死亡,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苗鸡进入育雏室后1-2天,发现雏鸡有水样下痢,分别自投以下抗菌药物:第一户(800羽),1-2天用0.03%的痢特灵拌料,3-4天用sform浓度的氟哌酸饮水,5-6天每1.5公斤水中添加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第二户(1000羽),1-3天用0.1%的氯霉素原料拌料,4-5天停药。第三户(1000羽),1-3天用50ppm的氟哌酸饮水,4-5天每2公斤水中加人100万单位的氨苄青霉素。效果均不明显,雏鸡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