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北京地区13属24种百合科蜜粉源植物的花粉形态。文中除有花粉形态描述外,还有分属检索表和简单的植物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0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以内蒙古地区分布的蒺藜科(Zygophyllaceae)中的5属7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科植物的花粉粒以长球形,圆球形为主,属中等大小,萌发器官多为3孔沟,外壁表面纹饰以网状,条纹状最为常见,同时,观察结果还表明,蒺藜科不同属的植物花粉形态差异显著,而同属不同种间差异则较小,本文认为花粉形态特征在该科植物分类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可作为属间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0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西部荒漠区九种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宛涛  燕玲 《草地学报》1999,7(2):129-135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七科九种珍稀濒危植物的花粉形态,并对共 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在光镜下确定花粉形状、赤道面观和极面观的形态以及萌发器官类型和数量,而花粉的外壁纹饰细微结构则不明显。在扫描电镜下的花粉外壁纹饰非常清晰,同时亦表明九种植物为一个较为自然的类群,在属(种)之间共 形态的类型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对党参、土连翘、向日葵、油菜、荞麦等五种药用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比。观察表明,不同种属的花粉粒在形态、大小、萌发孔和纹饰等细微结构特征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它为花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贺兰山山地疏林草原建群种、优势种、伴生种等10种主要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花粉的外壁纹饰非常清晰,萌发器官类型鉴定准确.同时表明这10种归属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其花粉形态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贺兰山山地疏林草原建群种,优势种、伴生种等10种主要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 细致的观察,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花 粉的外壁纹饰非常清晰,萌发器官类型鉴定准确。同时表明这10种归属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其花粉形态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蜜源植物花粉和风媒花粉的区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西外大街14号:100044)刘炳仑很久以来,为了适应养蜂业的发展,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研究蜜粉源植物花粉形态的专家们,就开始对蜜粉源植物花粉形态与风媒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区别,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并结合光学显微镜对9种阿拉善-鄂尔多斯生物多样性中心山地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系统地描述了其大小、形状、萌发器官类型、表面纹饰等特征,还结合野外调查记载了各植物种的花果期、生境和分布、产地等.总结部分科、属植物的花粉特征并分析了花粉样品在采集、制片和观察过程中可能造成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珊珊  杨淑萍  阎平  任杉杉  徐文斌 《草业科学》2017,34(12):2464-2469
通过对新疆北塔山地区实地考察和植物标本的收集与鉴定发现,该区共有木本植物21科41属7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被子植物18科38属65种。科的组成中,单种科有7科7种,含2~9种的寡种科有11科41种,中等科仅黎科1科15种;属的组成中,单种属24属24种,含2~4种的寡种属17属47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在科级水平有5个分布类型3个变型,在属级水平有6个分布类型及5个变型,以温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2003~2005年我们对北京市农业野生饲草植物进行了普查。通过分类鉴定可作为饲草植物的有170种,隶属26科,100属。其中,水生饲草植物31种,隶属15科21属,占饲草植物总数的18.2%;陆生饲草植物139种,隶属14科79属,占饲草植物总数的81.8%。分布广泛、发生数量多、有较好应用价值的主要饲草植物有48种,隶属15科38属,占饲草植物总数的28.2%。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单元,对其种子植物分别从科,属和种3个层次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含种子植物31科、84属、115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11.00%,2.89%和0.48%,相对于该区较小的面积尺度,其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该区系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禾本科(21属,25种)和菊科(13属,22种)为优势科,这两个科共含有34属、47种,分别占该区系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9.53%和40.17%,表明他们对该区系的构成起较大作用;黄河兰州段种子植物区系中科、属、种的地理分布类型都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该区系中有世界广布属2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29.4%,各热带分布型共11属,占本区总属数的12.95%,各温带分布型共49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7.65%,其中,北温带分布有20属,占总属数的23.53%,世界温带分布有9属,占总属数的10.59%,种的分布型也以北温带分布型占优势,此分布型共计55种,占总种数的47%,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型,有17种,占总种数的14.53%;热带分布型的种较少,仅占总种数的19.65%,表明该区系的温带成分明显多于热带成分,温带性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周边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对成吉思汗陵周边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吉思汗陵周边有野生种子植物529种隶属260属73科,分别占内蒙古种子植物的23.96%,39.82%,62.39%,在属、种层次上多样性较贫乏;植物科属组成特点是趋向大科、大属分布,寡种科属和单种科属是植物区系主要组成成分,也是植物区系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区系地理成分混杂,联系广泛;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优势明显,泛热带分布次之;特有程度低,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性;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86.39%;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2.38%。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甘肃省草原蕨类植物的生长分布状况及植物区系的地理组成成分,充分研究该区域的自然历史过程,本研究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草原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研究表明,甘肃省草原共有蕨类植物14科19属31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资源(63科230属2 600种)总科数的22.22%,总属数的8.26%,总种数的1.19%。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优势属为卷柏属、岩蕨属。科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属主要以热带分布型和温带分布型为主,无特有属;垂直分布较为明显;含有古老科属;甘肃省草原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7.
腾格里沙漠地处亚洲中部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复杂的植物区系。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开展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植物和标本数据库及文献,对腾格里沙漠天然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位于中国西北植物地理区中间过渡带,属典型荒漠植物区系,由60科201属382种荒漠种子植物组成。其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区系植物趋向于集中在>10种的优势科内,优势科物种比例高达64.40%。区系植物分化程度较大,单种属和寡种属多达178属,占区系植物总属数的88.56%。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植物属分布有14个分布型和9个分布变型,为中国植物属分布类型数的50.00%,其中温带成分分布属比例大,为44.78%,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古地中海成分分布属为21.39%,对植物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植物科分布以世界分布型占优势,包含38个世界广布科,世界分布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分别占到优势科和表征科总数的77.78%和40.00%,与沙漠气候严酷性相一致;热带成分涉及11个科,占区系总科数的18.33%,说明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的发生具有热带亲缘性。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新生进化成分,分布有原始多心皮类植物科、一定数量起源古老的孑遗成分和较多的间断分布类型,以及相当年轻和进化的科,反映出腾格里沙漠植物区系起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The Siphonostomatoida (Copepoda) consists of 40 families comprised mainly of symbiotic members. Representatives of 12 families occur in symbiosis with elasmobranchs. Only eight families, 19 genera and 35 species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37 elasmobranchs off the coast of South Africa. Elasmobranchs caught in the nets of the Natal Sharks Board and by fishermen of the Meer-en-See Boat Club, KwaZulu-Natal Province were examined for symbiotic siphonostomatoids. Additional to previous families reported, members of Cecropidae and Sphyriidae are being reported. Genera for the first time reported from South African waters include Entepherus, Carnifossorius, Eudactylina, Eudactylinodes, Kroeyerina, Pannosus, Phyllothyreus and Paeon. Therefore, currently ten siphonostomatoid families are reported from 49 species of elasmobranchs including 27 genera and 58 species.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新宁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湖南新宁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现状,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类群。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发现新宁共有534种野生地被植物,隶属101科250属,分别占该区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42.26%,24.15%和16.91%,其中蕨类植物9科11属25种,双子叶植物76科200属433种,单子叶植物16科39属76种,裸子植物缺乏。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有236种,占总种数的44.19%,而藤本、灌木、蕨类和竹类所占比例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31.84%,18.73%,4.68%和0.56%;直立型、缠绕攀援型和蔓生匍匐型地被植物所占比例相差较大,分别占总数的59.36%,31.84%和8.80%;大部分野生地被植物具有良好的观赏特性,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20.
湖南城步野生藤本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湖南城步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现状,更好地开发利用其野生藤本植物资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和查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城步野生藤本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城步共有野生藤本植物40科88属277种,其中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较贫乏,分别只有2科2属2种和1科1属1种,占该区域野生藤本植物总种数的0.72%和0.36%;被子植物有37科85属27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具有明显的优势,有33科80属245种,占该区域藤本植物总种数的88.45%;单子叶植物处于次要地位,仅有4科5属29种,只占该区域藤本植物总种数的10.47%。在科属构成中,科的构成比较集中,属的构成相对分散。藤本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导,占总种数的81.59%;而地下芽、一年生、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8.66%,4.69%,2.89%和2.17%,并且以缠绕类藤本占优势,缠绕类、搭靠类、卷曲类和吸固类分别占总种数的46.21%,24.55%,21.30%和7.94%。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地理成分为主,有52属,占总属的59.09%;温带成分占有较大比例,有29属,占总属的32.95%,其中以泛热带性地理分布居首位,其次为东亚分布,说明该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并且有热带成分向温带渗透和过渡的性质。同时,湖南城步野生藤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应加强对其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拓展开发利用途径,扩大应用面,提高对城步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