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病,是由兔梅密螺旋体引起兔的生殖器官慢性传染病。以侵害外生殖器,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特征。1病原兔密螺旋体是一种细长螺旋形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体长6~16μm,有的长达30μm,螺旋长度1.1μm,幅宽0.6~1.0μm。将病部渗出液或淋巴液涂片固定,以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着染为玫瑰红色,当用福尔马林缓冲溶液固定时,普通碱性苯胺染料也可着染。组织切片可用W arthin法染色。用暗视野显微镜可清楚地观察到密螺旋体形态和运动,因此能确诊本病。2流行病学本病只发生家兔和野兔,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变部组织。病兔是主…  相似文献   

2.
兔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病,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家兔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外生殖器皮肤和粘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1病因兔密螺旋体是一种极其纤细的微生物,其形态与人梅毒病的苍白螺旋体相似,但不感染人.兔螺旋体病是一种慢性外生殖器病,病原体是螺旋体对外界抵抗力低,阳光直射1.5~2.0h死亡,在56℃环境下20min死亡.螺旋体对酸敏感,0.5%的石炭酸,能在5min内杀死.本病的传播多是接触性感染,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健康免与病免交配接触感染,病原体污染后的势草,饲料用具亦能传染.2症状与病变兔螺旋体病潜伏期一般为5~30…  相似文献   

3.
兔密螺旋体病是成年兔的慢性传染病.病原为密螺旋体.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纤细螺旋形的细菌.主要存在于病兔外生殖道病灶内.病兔是传播源,被病兔污染的垫草、用具、饲料是传播媒介,也可经交配传染,所以发病绝大多数是成年兔.育龄母兔发病率高于公兔.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愈病兔5例,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兔疏螺旋体病 疏螺旋体病亦称莱姆病,是由经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以叮咬性皮损、发热、心肌炎、脑炎和关节肿胀疼痛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兔密螺旋体。  相似文献   

6.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兔密螺旋体。  相似文献   

7.
做好家兔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养兔成活率,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十分有益。 一、兔螺旋体病。兔螺旋体病俗称兔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引起的兔的一种慢性生殖器官传染病。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兔外生  相似文献   

8.
兔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病,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家兔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侵害家兔外生殖器的皮肤和黏膜,使其发炎,形成结节和溃疡。1病因兔密螺旋体是一种极其纤细的微生物,具有细小的螺旋状结构,其形态与人梅毒(苍白密螺旋体)相似。兔密螺旋体抵抗力弱,阳光直射1.5~2h即可致其死亡,加热5min能被杀灭。本病多为接触传染。常见的发病原因是病兔与健康兔交配感染或被染有病原体的垫草,饲料,用具传染。2症状潜伏期为5~30d乃至2个月,也有潜伏期为3~4个月的。发病兔多是参加配种的成年兔。发病初期,兔外生殖器…  相似文献   

9.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兔密螺旋体。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性成熟的成年兔,以交配经生殖道感染为主。病兔污染过的垫草、饲料、用具等能够可成为传播的媒介。该病发病率高,但死亡  相似文献   

10.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是由兔密螺旋体病原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原对猴、小白鼠及豚鼠无致病性,人不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繁殖兔,但家兔感染兔梅毒后,对于人梅毒仍有感染性。一般在气候温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易发病,病兔主要通过交配经生殖器传染,其所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等是重要的传染源。当兔群暴发该病时,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几乎无死亡病例。笔者在实践中,采用新肿凡纳明(914)和青霉素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兔密螺旋体病34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兔口炎又称流涎病、溃疡性口腔炎或传染性口腔炎.病原体为水疱性口炎病毒,是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有大量流涎,故也称"流涎病".轻者间歇发生,重者可连绵不断,严重影响仔兔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兔大批死亡,给养兔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1 传染性鼻炎型 此型病兔最为多见,其病势缓和而病程漫长,死亡率也不高,因而是兔群中流行巴氏杆菌病的重要疫源.病兔的上呼吸道发生卡他性炎症,初期流浆液性鼻液,以后鼻液转呈粘液性,甚或脓性.鼻孔周围常粘附炎性分泌物之痂垢,局部被毛潮湿、凌乱,间或脱落,发炎皮肤红肿而常有爪伤痕迹.病兔因鼻腔被炎症分泌物充塞和刺激,往往表现呼吸困难,时而发出呼噜声音或打喷嚏.有些病兔继发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或乳腺炎等病症.  相似文献   

13.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兔巴氏杆菌病即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家兔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呼吸道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通常无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湿润多雨季节发生较多.通常引起9周龄至6月龄的兔死亡的最主要起因,埋伏期长短从几小时到5天或更长.现将兔巴氏杆菌病的类型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类型 鼻炎型诊断特点是有浆液性粘液或粘液脓性鼻漏,鼻口粘附草料.鼻部的刺激常使兔用前爪擦揉外鼻孔,使该处被毛湿润并缠结,有打喷嚏、咳嗽和鼻塞等异常呼吸音.  相似文献   

15.
兔密螺旋体病是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兔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严重影响养兔效益的制约因素。 该病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2~10周不等。通常先始于外生殖器官和肛门周围,进而蔓延到脸、下颌等处,最早症状发病部位红肿、发炎,然后形成粟粒大小结节,破裂后成溃疡,经治疗或自愈后结痂,痂皮下有局灶性上皮溃  相似文献   

16.
本市某兔场存栏兔6000只,20%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常年反复发生鼻炎、眼炎,幼兔很少发病。经使用卡那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抗菌素治疗,病情缓和,但久治不愈,死亡率较低。1 临床症状病兔从鼻孔、眼角流出粘液性或浆液性分泌物,个别病兔从鼻孔或眼角流出脓性分泌物,重病兔仰头呼吸。但在气温较高的天气,大量病兔突然出现流鼻血现象,经过注射抗菌素治疗,病情有所控制。青年兔、成年兔多发鼻炎、眼炎,幼兔较少发生,大部分病愈兔反复发生。个别病兔久治不愈,病重而死。2 病理剖检2.1 病兔 眼结膜潮红、充血,有炎性分…  相似文献   

17.
家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一般在气候温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易发,病兔主要通过交配经生殖器传染,其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等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当兔群暴发该病时,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几乎无死亡病例。1病原兔密螺旋体是一种细长的螺旋形微生物,呈革兰氏阴性,但着色差。该病原对猴、小白鼠及豚鼠无致病性,人不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繁殖兔。  相似文献   

18.
家兔螨虫病(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家兔体表或表皮内的痒螨虫或疥螨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皮肤病,以患部皮肤剧痒、脱毛、发炎、结痂为丰要特征.近几年,宁德市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兔生产,为农民增加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养殖过程中,一些兔场兔螨病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散养的农户,兔螨病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率可达70%以上,轻者使家兔消瘦,影响生产性能,严重者造成死亡,给养兔户带来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兔螨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作一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吕惠序 《养猪》2012,(5):102-104
猪痢疾(SD)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曾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或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主要感染生长育成猪,以消瘦、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过去也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血痢、黑痢或黏液出血性下痢等。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它与称为猪结肠螺旋体病或猪肠道螺  相似文献   

20.
由兔场的鼠分离出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该场病兔分离出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菌体血清型,对小白鼠、兔的致病力相同.而在某兔场的灭鼠期间,观察到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明显下降。因此认为鼠很可能是兔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一种健康带菌动物和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