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广大农村长期以来,由于补饲哺乳仔猪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采用熟食稀喂;  相似文献   

2.
仔猪哺乳期是猪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和单位增重耗料低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能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断乳窝重,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而且还为今后的育肥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好猪不仅要养好育肥猪,还要养好仔猪。而目前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哺乳仔猪成活率低、腹泻严重、断奶窝重小等,究  相似文献   

4.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需要营养物质亦较多,但其生理机能发育尚不完全,因此,早期补饲以弥补营养之不足,促进胃肠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断奶窝重和个体重,使其成为优良的后备猪和肥育用幼猪。哺乳仔猪的补饲,也是养猪生产环节中的优饲阶段,据我省群众总结的经验和试验结果,每增重1千克,约消耗混合料1千克,断奶重可达10~12千克。我县农村养猪历来就有给仔猪进行补饲的习惯,仔猪“开口”一般在生后15~20日龄。随着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仔猪补饲的效果日益显著,据172窝、1508头仔猪统计:初生重660克,40日龄左右阉割时重4.767千克,为初生重的7.22倍;60日龄断奶重8.760千克,为阉割时重的1.84倍,为初生重的  相似文献   

5.
养好猪不仅要养好育肥猪,还要养好仔猪。而目前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哺乳仔猪成活率低、腹泻严重、断奶窝重小等,究其原因主要与营养和饲养管理有关,其中饲养管理不当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断奶前的仔猪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如果断奶前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则直接影响育肥猪的增重和延后出栏,目前哺乳仔猪成活率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简要阐述如下:1加强初产仔猪护理1.1科学接产接产前用热毛巾将母猪乳房、外阴、臀  相似文献   

7.
在广大农村,哺乳仔猪成活率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有的养猪场仔猪的成活率甚至低于50%,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科学饲养哺乳仔猪,提高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广大养殖户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选择临产母猪40头、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各100头,对2%麦饭石添加于猪饲料中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母猪产仔成活率增加22.12%;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49.29%,饲料报酬提高52.00%;4月龄育肥猪日增重提高34.44%,饲料报酬提高34.37%。所以,麦饭石能有效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是猪的良好补充剂。  相似文献   

9.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的重要原因。仔猪在“初生、补饲、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得到精心的照顾,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理想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才能提高养猪效益。现据笔者在兽医门诊临床实践中接触到的200多胎次哺乳仔猪发生不同程度死亡的情况,分析提出哺乳仔猪培育的综合技术措施,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哺乳期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应加强哺乳期仔猪的饲养管理,下功夫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及断奶重。一方面断奶重直接影响育肥的速度,另一方面哺乳仔猪也易患病死亡。做好  相似文献   

11.
过去10年仔猪饲养方法的最大改进之一就是三阶段饲养法的建立和推广,即从哺乳猪补饲开始,经过断奶,直到生长育肥前这段时间内,饲喂三种类型的日粮。大多数情况下,哺乳仔猪首先饲喂营养浓度高,适口性好,消化率也高的饲料,而把成本较低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仔猪料放在其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获得平稳的生长速度,保证56日龄体重至少达到20千克,断奶仔猪生长速度超过500克/天,饲料报酬不高于1.5。澳大利亚的 Campbell 提出了一个类似的目标,即10周龄活重达30千克。为达到这一目标,对于不同断奶体重的3周龄断奶的仔猪,日增重只需在490~560克之间即可,而4周龄断奶的仔猪日增重则必须在520~  相似文献   

12.
哺乳仔猪早期补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辽中县粮库猪场,自1998年以来对全场所产哺乳仔猪逐窝实行科学补饲。据4年来统计,共补饲仔猪326窝,平均55日龄断奶窝重138.1kg、头重11.5kg,比过去常规饲养的哺乳仔猪窝重增加4.21kg,提高43.8%,净收入每头增加50~60元左右。仔猪成活率也比过去提高了14.9%。大大提高了养母猪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及早诱食哺乳仔猪诱食越早,增重越快。在生产中他们根据母猪泌乳情况和哺乳仔猪头数确定诱食时间。母猪乳少,产仔多,一般在7~10日龄诱食;母猪乳多,哺乳仔猪头数少的,可…  相似文献   

13.
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基础阶段,仔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也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而仔猪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饲养管理的独特性,饲养仔猪的关键环节是把握“三关”,即出生关、补饲关、断奶关。  相似文献   

14.
仔猪在哺乳期生长发育最旺盛,是培育优良种猪和养好肉猪的基础和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应加强仔猪培育,以充分发挥它的最大生长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缩短育肥期和提高种用价值、降低饲养成本。仔猪补饲就是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给仔猪提早开食补料,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和断奶体重。毕节地区农户饲养仔猪大多采用传统饲喂方法,双月断奶,接近断奶才开始补料。传统饲喂方法仔猪双月重较低,直接影响后期生长速度,延长饲养周期,增加饲养成本,并拖累母猪。为了比较两种饲喂方法对断奶仔猪的增重效果,笔者于2006年3~5月期…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农家传统养猪,由于对哺乳仔猪补饲的方法不科学,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量大米,采用熟食稀喂,与饲养标准相比,含蛋白质低、能量少、钙、磷失调,开始补饲的时间迟,一般在仔猪25~30日龄才开始喂料,导致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成活率低、断乳重小。1985年,据我县洋口镇沙垱养猪联合体,对成年母猪82头、产仔168窝、1349头仔猪、平均60天断乳、窝重75.6公斤,平均头重9.48公斤。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狠抓了从深圳和漳州引进的“311”乳猪料示范推广工作,每包40公斤,每公斤含消化能3.2~3.3兆卡,含  相似文献   

16.
<正> 仔猪哺乳期是猪一生中生长最旺盛时期,科学补饲是促进仔猪生长、弥补母乳不足的必要手段,不仅可以取得最大断乳窝重和个体重,同时还可提高仔猪成活率,为育肥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广大农村,仔猪的补饲一般到30日龄才开始,补饲迟,补饲顺序及补料调制方  相似文献   

17.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仔猪在“初生、补饲、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得到精心的照料,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理想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才能提高养猪效益。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哺乳期死亡,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猪从出生到屠宰可分为幼猪(哺乳仔猪)、育成猪(断乳后1-2月的猪)和育肥猪(断乳后3个月以上的猪)。哺乳仔猪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初生仔猪重1-2kg,经过50~60d的饲养后,断奶时的体重可达到15~25kg,一般是初生重的10~15倍。如果掌握了仔猪的生长规律,又了解影响生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就可以培育出好的幼猪,保证哺乳仔猪过好“四关”,即初生关、下痢关、补料关和断乳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19.
在猪的饲喂过程中,适量地加入某种饲料调味剂,不仅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提高其转化率,还可以显著提高猪的日增重。1 甜味剂 主要包括糖和糖精。糖大多在仔猪料中应用,用量不宜过多,一般2%~3%,否则易引起仔猪腹泻。育肥猪饲料中添加的甜味剂主要是糖精。据试验,每吨饲料中添加糖剂50g,猪日增重提高6%以上。饲料消耗降低4%。2 香味剂 猪对饲料中的香味比较敏感,饲料中添加动植物油脂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饲料中热量,提高饲料报酬。仔猪饲料中添加2%~3%油脂,日增重提高8%,并可降低死亡率;育肥猪饲料中添加4%油脂,日增重提高5%~8%,饲…  相似文献   

20.
正在28日龄时,断奶仔猪的窝重可以超过115 kg,在出生后期,低出生体重仔猪的饲料转化率会低于2.4。这些是最近英国北爱尔兰希尔斯伯勒农业食品与生物科学研究所(AFBI)进行的母猪和仔猪潜力研究的结果。研究结果在一个大型新闻发布会中分享。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之下,商业生产中断奶窝重很少超过105 kg,而北爱尔兰育肥猪的平均饲料转化率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