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刺桐姬小蜂药剂防治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16%虫线清乳油,3%啶虫脒粉剂,雅丹(35%硫丹EC)油剂,20%阿维、三唑磷乳油和25%吡虫啉粉剂等5种药剂对刺桐姬小蜂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刺桐姬小蜂幼虫和蛹均不起作用,而对成虫有较强杀伤力。几种药剂以16%虫线清乳油、雅丹和20%阿维、三唑磷乳油防治效果比较理想,死亡率较高,最高的死亡率为100%,而各浓度之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克线磷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治松材线虫病,1988-1992年间,使用3种药剂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进行室内毒性测定,并选用5%克线磷颗粒剂在林间、盆栽树苗上作防治试验.巴丹在100×10-6时,线虫仍可存活、繁殖;F—001药剂在50×10-6以上时,灭虫率均可达90%以上,克线磷浓度在60×10-6以上时,则可完全抑制线虫的生长繁殖.在林间,以克线磷处理的黑松(Pinusthunbergii)植株,均比对照株死亡率低.盆栽苗上的施药、接种试验,更进一步证实了该药剂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3.
四种杀虫剂对橡胶盔蚧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4年8月进行4种杀虫剂对橡胶盔蚧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800倍液、2.5%杀蚧乳油 800 倍液、2.5% 蛛八蚧乳油 800~1 000 倍液、40% 氧化乐果乳油 800 倍液对橡胶盔蚧 1、2 龄若虫效果显著,14d 的防效均在91.3%以上;4种药剂的 800倍液对3龄若虫、成虫的试验结果,40%杀扑磷施药后 14d 防效为 64.7%,对成虫无效;对橡胶树无药害。  相似文献   

4.
1999年在玉溪研和镇可官茶厂栗园筛选了Bt乳剂等4种药剂于栗实蟓甲和板栗剪技蟓甲成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具一定防治效果,板栗落苞和虫果数明显减少;其中以40%的氧化乐果乳油和2.5%功夫乳剂防治效果最好,达80%以上,基本上控制了两种害虫危害;但2.5%的功夫乳剂成本高,在生产中,建议采用成本较低的40%的氧化乐果乳油为佳。  相似文献   

5.
麻疯树柄细蛾是攀西地区麻疯树主要害虫。试验利用2%阿维菌素乳油、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和40%杀扑磷乳油进行了林间防治麻疯树柄细蛾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2%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最为有效,防治效果为89%。40%杀扑磷乳油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3.2%阿维菌素乳油、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唑磷毒死蜱-蛀虫净+增效剂LS-906、5%二嗪磷颗粒剂、50%敌西·辛硫磷乳油6种药剂,采用杆基喷雾,根部灌根、埋药、杆基注药方法分别对沙蒿木蠹蛾杆基初孵幼虫和根部钻蛀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施用后虫口数量均有减少,3...  相似文献   

7.
洋紫苏根结线虫病药剂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用盆栽试验进行了克线磷、铁灭克、益舒宝、特丁磷、呋喃丹等药剂防治洋紫苏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Javanica(Treub,1885)chitwood,1949)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药剂防治洋紫苏根结线虫病的效果按大小顺序为:克线磷>铁灭克>益舒宝>呋喃丹>特丁磷。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随用量的增加而增高。施药后洋紫苏根际土壤中的二龄幼虫群体水平按高至低的顺序为:特丁磷>呋喃丹>益舒宝>铁灭克>克线磷。随药剂施用量增加,各处理中二幼虫数越少,防效也越强。5种药剂对洋紫苏生长量(株高和鲜重)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核桃桑白蚧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速扑杀乳油、20%赛嗪杀扑磷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48%毒死蜱乳油和自制石硫合剂5种药剂在景东县文景镇者孟村核桃采穗园中进行核桃桑白蚧害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0%赛嗪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2 000倍液和48%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一般;自制石硫合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树干注射法防治灰同缘小叶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 cinerea Dworakowska)是秋枫的重要害虫.用16%虫线清乳油、20%叶蝉散乳油、30%氯胺磷乳油、40%乐果乳油和3%吡虫啉微乳剂原药对灰同缘小叶蝉进行树干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乐果乳油施药后7d和14 d,防治效果为98.78%和97.88%,防效良好;30%氯胺...  相似文献   

10.
在福建省福清市进行了不同浓度的40%杀扑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3种药剂复配剂防治黑松林松突圆蚧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复配剂中3种农药的最佳浓度组合为A1B2C1,即:40%杀扑磷乳油1?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1000倍液和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的复配剂。其防治黑松林松突圆蚧的效果达83%以上,其复配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控制淡竹毒蛾幼虫的药剂,以制定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决策,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危害方竹林的淡竹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开展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对淡竹毒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973、1.062、1.216、0.482、0.836 mg/L,以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剂对淡竹毒蛾幼虫毒性最强,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均有杀虫作用。林间防治效果表明:药后3 d,5种植物源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均为90%以上,以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2种苦参碱类药剂的林间最佳使用浓度均为1 500倍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林间最佳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为1 200倍液。测试的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淡竹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是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防治措施,黄纹竹斑蛾已成为危害毛竹叶片的主要害虫。为探索有效控制黄纹竹斑蛾危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种植物源杀虫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和1.1%苦参碱粉剂对黄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其中前5种药剂采用喷烟技术施药,后一种药剂采用喷粉技术施药。结果表明:施药后3 d,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的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40,用药量为1 200 mL/hm2;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9,用药量为800 mL/hm2;1.1%苦参碱粉剂田间最佳用药量为22.5 kg/hm2。上述6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无公害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的药剂,在黄纹竹斑蛾幼虫危害时施用。  相似文献   

13.
高节竹梢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掌握高节竹梢枯病Arenrinium phaeospermurn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10种杀菌剂进行室内药效测定,选出的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80%402乳剂、40%异稻瘟净、20%粉锈宁等5种杀菌剂对暗孢节菱孢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野外防治试验表明,采用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效果可达88.2%。  相似文献   

14.
应用虫线清乳油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细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6%虫线清乳油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对使用浓度、时机、处理方法和效果检查标准等技术细则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药剂使用浓度在冬季为6.7ml/L;在夏季为5ml/L;将疫木剥皮分段处理的杀虫效果明显比直接喷雾处理的好;处理枯死木时机选择在松褐天牛幼虫期杀虫效果好;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效果检查标准为,喷药后的第5天和第15天进行检查松褐天牛死亡率,要分别大于75%和95%。  相似文献   

15.
以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AS-2型杀虫乳剂四种化学药剂进行油桐尺蛾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桐尺蛾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和AS-2型杀虫乳剂具有较好的杀虫速效作用;5%吡虫啉乳油具有较好的杀虫缓效作用;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兼具速效和缓效作用,为生产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浸渍和室外喷雾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25%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药效测定600倍和900倍浓度处理36h之后幼虫的死亡率均达到100%,1 100倍溶液在48h后死亡率达到100%;林间喷药试验中,600倍液、900倍液、1 100倍液在72h后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00%、90%和85%。因此,采用0.25%印楝素乳油防治蜀柏毒蛾,其浓度以900~1 1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7.
进行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成虫和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喷药防治成虫,2.5%高效氯氟氰菊酯25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3%噻虫啉1500倍液速效性好。在幼虫孵化初期灌根防治幼虫,25%噻虫嗪1000倍液和20%呋虫胺2000倍液防效最好;打孔注药防治幼虫,5%和10%吡虫啉原液、5%啶虫脒原液防效最好;毒死蜱不适宜于打孔注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